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专题热点事件专题关注肉牛产业肉牛产业调查 → 文章内容

宁夏生态移民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15/12/2 15:59:52 关注:7825 评论: 我要投稿

  清真牛羊肉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宁夏确定的现代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1-3]。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养殖业是该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经济。近年来,宁夏中南部各市、县(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机遇,把加快发展草畜产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禁牧封育、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强以畜禽良种工程、人工草地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养殖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该区域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有效抗旱减灾、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4]。
  红寺堡区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整建制县(区)级生态移民集中开发区。近年来,红寺堡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养殖业发展意见和关于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指导意见[5],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激励、科技支撑、项目带动”方式,始终把发展以清真牛羊肉生产为主的畜牧业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制定出台了红寺堡区肉牛产业建设实施方案[6]。全面落实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县畜牧业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为了加快肉牛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引领肉牛产业升级,推动现代肉牛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红寺堡区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揭示了肉牛养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为宁夏创建现代农业“三大示范区”(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和北部引黄灌区)及同类生态移民开发区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发展现状与特点
  宁夏中部干旱带涉及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心县、海原县等10个县(区),91个乡镇,106万人口,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2%。该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海拔1200~2100 m。气候为典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强烈,风沙大,降雨少,蒸发量大,植被生长季节短。地带性土壤为棕钙土和灰钙土,腐殖质层较薄,肥力较低,部分土层较厚,植被成分较单一。在地质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台地,是我国北方农区与天然草地牧区接壤的过渡地带,地表经过长期被侵蚀,形成波状高原景观。该区因降水严重不足(降水量在250 mm以下)和风沙的危害,天然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植被覆盖度仅为15%,从而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制约了该区农牧业的发展[7]。
  1.1 现状
  红寺堡区是生态移民新开发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东临盐池、西接中宁、南起同心、北连利通区、灵武,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宽约40千米,总面积2726 km2。已开发土地3.33万hm2。海拔1240~1450米,为山间盆地,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以清真牛羊肉生产为特色优势产业的畜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8-10]。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区肉牛饲养量4.98万头,其中存栏2.2万头,出栏2.78万头。羊饲养量60万只,其中存栏38万只,出栏22万只;肉类总产量7342吨,畜牧业生产总值3.2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584元。
  1.2 特点
  1.2.1 肉牛养殖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在总结往年创建全区肉牛产业大县实践的基础上,实行区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逐级落实包村(户)主抓统筹重点工作,技术干部包示范村(户)主抓关键技术工作的办法,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团结协作、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力加大创建肉牛产业大县步伐,推动肉牛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至2014年底,红寺堡区肉牛饲养量及其中存栏和出栏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3%和5%。据市场调查,2014年12月中旬,牛肉市场零售价格61.00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00~3.00元/kg,牛肉价格呈现坚挺态势。
  1.2.2 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转变
  重点扶持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13个,发展肉牛3800头。如宁夏壹加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规模养殖,以点带面,辐射作用明显。同时,以红寺堡区盛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迅速崛起,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转变,已成为红寺堡区肉牛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1.2.3 区域化布局日趋合理,优势产业带逐步形成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扶持,因地制宜,围绕和结合中南部设施养殖、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等项目的建设,肉牛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以柳泉乡、大河乡、红寺堡镇等为重点区域的肉牛养殖业已占到红寺堡区肉牛饲养量的70%,以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良杂种肉牛已占到全县的85%以上,逐步形成了罗山大道为主的肉牛特色优势产业带。
  1.2.4 市场交易活跃,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红寺堡区清真牛羊肉市场交易活跃,已成为生态移民区活畜及畜产品交易的集散地。据市场调查,一般能繁母牛在15~16月龄交易出栏,体质量在350 ㎏左右,售价为10000元左右;育成母牛在5~6月龄后出栏,体质量为220 ㎏左右,售价为6400元左右;育成架子牛在12月龄交易出售,体质量在400 kg左右,售价为12000元;育肥牛在18月龄交易出栏,体质量在500 kg,售价为15000元。由于当前牛肉价格的上涨,拉动了架子牛的价格,繁殖母牛投入2 100元/头(饲草料、防疫费等),繁殖母牛售价达到3 860元/头,纯收入为1 760元/头(犊牛产值);育肥架子牛投入5 960元/头(购牛5 160元/头,饲草料费810元/头),育肥期为5个月,产肉量达到230 kg/头,按目前市场价格32元/kg计,售价达到8 540元/头,扣除成本6 950元/头,纯收入为1 590元/头。肉牛养殖经济效益显著。
  1.2.5 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养殖水平得到提升1)通过实施国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品种改良成效显著。截止2014年底已完成良种母牛登记及补贴8700头。选择以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为主推品种,采取直把式输精、诱导发情处理、妊娠诊断等实用技术,选用经济杂交的方式,加大良种肉牛品种改良力度,累计完成肉牛冷配改良25000头,适龄母牛受配率达到80%,发情期受胎率达到80%以上。据市场调查,出栏1岁杂种肉牛比同龄当地黄牛新增纯收益1500元/头。2)积极推广肉牛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经济高效实用的肉牛育肥配(混)合饲料和秸秆加工调制技术,育肥肉牛日增重达到1200g以上,新增收入约为800元/头。3)强化技术培训,结合自治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各类项目的实施,近年邀请宁夏肉牛产业专家服务团首席专家和岗位专家等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训养殖户3000人次,村级专业防疫人员600人次。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2.6 饲草资源的利用取得新突破,确保肉牛业的可持续发展1)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产草能力。现已完成草原禁牧补偿面积11万hm2,落实补偿农户6500户, 草原植被覆盖率由实施生态移民前2003年的25 %提高到55 %;草原产草量也由2003年的2 175 kg/hm2提高现在的3 900 kg/hm2,提高了79.31%,草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11]。2)2014年多年生和当年生人工种草面积达3500 hm2;年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面积1.6万hm2,年产玉米秸秆30万t,实现了多样化饲草的均衡供给。近年通过秸秆“三贮一化”调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工调制青(黄)贮、氨化等优质粗饲料50万t,促进了饲草资源的利用,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饲草料。
  1.2.7 强化动物疫病的防检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近年来,红寺堡区业务部门始终把口蹄疫、布病、结核等疫病作为防检疫重点,持之以恒地进行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检和消毒工作,力争做到“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免疫要求。2014年已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注射牛4.15万头,棚舍等消毒面积达23万m2,实现防检疫密度和耳标佩带率均达到100%。同时,加强产地检疫,特别严把外购牛检疫关,从源头禁止或杜绝病畜进入县境。并规范屠宰检疫,严格落实出栏动物报检、定点屠宰同步检疫制度和检出染疫动物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及市场准入制度。今年已完成外购牛产地检疫1.2万头,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完成屠宰检疫肉牛0.8万头,屠宰检疫率为100%。同时加大对兽药、饲料添加剂违禁药品的检查力度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治力度,为肉牛产业可持续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1.2.8 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发展后劲渐进增强
  1)近年来,按照“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三户或五户联户担保、土地经营权担保、财产抵押等多种形式及市场运作的办法,争取金融系统投放肉牛养殖信贷资金6亿元以上,涉及农户3.8万户。其中 农业银行投放1.2亿元,惠及农户1.2万户;红寺堡区行用联社投放3亿元,惠及农户2.1万户;宁夏银行、农发行等投放1.8亿元,惠及农户(规模场、合作社等)0.5万户,新购育肥架子牛2.6万头,惠及农户0.8万户。2)采取肉牛养殖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与秸秆“三贮一化”进行捆绑的办法,对符合肉牛养殖贷款贴息的养殖户,按照肉牛养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0%给予贴息,其他肉牛养殖户按照肉牛养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25%给予贴息,共发放肉牛养殖贴息资金8000万元。3)抢抓宁夏是国家新一轮优质肉牛主产区的机遇,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到自治区2014年草畜产业项目资金1800万元,辐射红寺堡区5个乡镇6个行政村5个规模场。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对新建标准化棚圈、“三贮一化”池等基础设施按国家有关补助政策给予补贴。并利用免费提供牛冷配改良冻精、优质牧草种籽及无偿养殖技术服务等优惠政策,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全区肉牛产业的大发展。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红寺堡生态移民区肉牛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2.1 产业化经营程度较低
  红寺堡区肉牛养殖仍以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体,产业化程度低。肉牛销售主要靠当地市场,养殖效益得不到保障。由于肉牛养殖规模小、数量少,畜产品加工企业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无法进行规模生产,再加上企业实力弱等因素,其示范带动作用不强。部分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松散,还没能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尚未起到带动农户增收的作用。有些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对会员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功能尚不完善。
  2.2 品种改良及良种化进展缓慢
  红寺堡区是生态移民新开发区,黄牛冷配改良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区内黄牛冷配改良站点已达8处,牛人工授精冷配改良普及率为70%。但受黄牛改良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因素的制约,建黄牛冷配点相对较少,而黄牛养殖分布面较广,加之基层黄牛改良人工授精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操作技能不高,致使黄牛冷配改良覆盖面不能满足肉牛生产的需要。现阶段肉牛养殖仍以农村庭院散养或小规模户养占主体,由于市场经济日趋活跃,活畜交易流通频繁,尤其肉用能繁母牛饲养周期长,产出有限(1胎1犊),母牛群体不够稳固。致使肉牛遗传改良及良种化进展缓慢。
  2.3 肉牛养殖经济效益逐步下降
  能繁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存栏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正常能繁母牛的存栏量要达到50%左右才能维持行业的良性发展[12-13]。受全国肉牛存栏数量减少,尤其母牛存栏比例下降态势的影响[14、15],养殖户饲养繁殖母牛的直接经济效益较低[16]。调查显示,一头母牛一年繁殖一头犊牛,犊牛饲养到6月龄后长到200 kg左右销售,按市场价格可以卖到6000元左右,母牛产一头犊牛产生效益需要18个月,其饲养费最低需要3500元,犊牛饲养费800元,不计劳动力、资产原料等成本,收入仅1700元,部分养殖户盈利甚至还会赔本。因此,能繁母牛数量锐减,导致育肥架子牛源紧缺,促使育肥架子牛的成本逐渐上涨。尽管目前牛肉价格有所上升,但饲料价格涨幅较大,致使肉牛养殖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养殖经济效益逐步下降。
  2.4 科技示范推广能力不强
  红寺堡区属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心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不大,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弱,科技贡献率较低。畜牧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力量不够,严重缺少专业技术骨干。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基层人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现已赶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求,畜牧科技示范推广能力不强。
  2.5 肉牛防检工作难度加大
  当前,畜禽疫病种类日益增多,畜禽流通调运频繁,防控难度不断增加,防疫监管难度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兼信息员),常年留守在村中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新增畜禽的补免、动物疫情报告观察、信息报告等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难度大,年报酬偏低,造成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流动性大,防检队伍不稳定。
  2.6 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畜牧业生产投入与发展需求矛盾突出,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投入大量启动资金,但农民和企业自筹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虽然国家加大了项目的扶持力度,但目前棚圈建设费在250元/m2以上,项目补贴仅为100元/m2;“三贮一化”建设费80元/m3以上,而项目补助仅为30元/m3。养殖户大量的资金花费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大部分养殖户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却因资金问题而无法实现。金融部门出于信贷原则和利益考虑,不给无偿还能力的养殖户投放资金或不太愿意开展畜牧养殖专项贷款;农村信用社每户次仅投放1万~3万元的小额农贷,无法满足肉牛养殖户的资金需求,而且贷款利息较高,手续繁杂。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肉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养殖科技为手段,注重特色,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3.1 积极正确引导,主动应对市场变化
  针对当前肉牛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高度重视,加强市场监测,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市场动态,科学判断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肉牛生产方式的转变,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亏损,增加收入。1)应及时了解和掌握肉牛市场动态,及时向养殖户传递信息,指导生产发展。2)应适时调整肉牛生产结构和规模,淘汰劣质品种,更换优良品种,不等价、不压栏,对育肥肉牛做到适时出栏。3)应积极保护和发展能繁母牛,继续执行基础母牛补贴,建立健全基础母牛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防止养殖户宰杀良种基础母牛,并积极探索引入能繁母牛的保险机制。同时加强品种改良,提高良种比重和生产能力。4)应加强标准化饲养管理,科学配制各阶段饲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应协调财政、金融、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规模养殖户提供贷款支持,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保护肉牛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2 强化服务职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草畜产业是红寺堡区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区委、政府把畜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指导,搞好服务。1)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国家对产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土地流转等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应建立完善政府奖励机制,给予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运销大户、畜产品加工企业、对养殖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农户进行表彰和奖励,促进畜牧养殖业的更快发展。2)在财政方面,每年应从农发资金、农村信用小额贷款给予养殖大户、农户等一定的资金、贴息扶持。特别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用于畜牧业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收购产品所需的资金优先给予安排。3)加大招商引资和培育龙头企业的投入力度。通过引外龙、扶强龙、育新龙、兴小龙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力度,加强产业投入,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4)应持续强化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要加强环境治理,以合同管理为基础,以法制管理为保证,为畜牧业快速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5)建立乡村电商信息网络,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卖全球、买全球。
  3.3 不断创新养殖模式,改进生产方式
  认真总结当地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和方向,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改进传统生产方式,探索创新“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合作社(运作)+养殖户(致富)”、“政府+银行+科技+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不同经济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在发展方向上,结合特点和优势,应坚持稳定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特色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后劲和特色优势。
  3.4 规范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指导
  应切实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坚持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确保人员、科技、示范“三到位”,切实加强黄牛冷配改良、秸秆“三贮一化”调制、配(混)合日粮饲喂等标准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指导。强化养殖技术培训服务,以点带面,辐射推广,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开展高效健康、生态养殖,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5 培植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
  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要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3.6 加强疫病防控,增强保障能力
  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严格检疫,强化监督,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不断强化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动物防疫长效机制。着力抓好畜牧食品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程生产环节(产前、产中、产后)、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行养殖、加工、流通全程监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4 结语
  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现代农业“三大示范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应坚持全方位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的要求,抓住宁夏被列为新一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西部肉牛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17]和中阿国家博览会永久会址[18],以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19-20]的契机,狠抓统筹落实,努力在优良品种、高新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我区现代农业由特色向精品迈进,再造宁夏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度[21]。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文章作者:贾毅等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多方联动,高质效推进安格斯肉牛产业合作,促进农业产业升级2024/3/28 15:38:38
甘肃合水县全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3/28 11:51:38
安徽利辛县: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2024/3/28 11:51:14
闽企来昆考察花卉和肉牛产业项目2024/3/28 11:50:43
2023年度山东肉牛产业发展报告2024/3/28 8:48:50
通辽市科左后旗打造“一个园区三个基地”推进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2024/3/27 15:23:0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B2–20200312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潞通大街191号2层01-258C 电话:010-6528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