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美豆收获季撞上供需博弈期:从优良率下滑到中国采购转向,国内豆粕市场如何破局?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9/15 14:09:00 关注:91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美国大豆收获季开局:优良率持续走低,产量预期面临下调压力

  (一)从收获进度与优良率双维度剖析美豆基本面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截至 9 月 6 日,美国大豆优良率降至 64%。尽管该数值仍处于历史较好水平,但已连续两周环比下降,相较于此前高点下滑了 5%。随着收获季于本周启动,下周即将公布首份收获数据,市场高度关注单产是否会因后期天气及病虫害影响而进一步承压。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与收割面积双双下降,叠加优良率回调,为 9 月美国农业部(USDA)月度供需报告下调产量预期埋下了伏笔,短期内或对美盘大豆期价形成支撑。
  (二)中国采购缺席成为美豆销售的关键困境
  作为美豆传统最大买家,中国进口商自 6 月起暂停采购,转而在 7 月后从阿根廷采购至少 800 万吨大豆,并搭配乌拉圭货源。德国《油世界》指出,凭借南美进口与庞大国储库存,中国在 2025 年底前无需采购美豆。这直接导致美豆出口销售季遇冷,往年同期约 8%-9% 的产量已签约中国,而当前签约量近乎为零,新季大豆上市前的库存消化压力加剧,对美盘短期走势形成利空影响。
  二、国内豆粕市场现状:高供应下的短期博弈与远期预期分化

  (一)到港量创纪录与下游观望导致供需错配
  海关数据显示,8 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高达 1228 万吨,创下同期进口量的历史新高,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2%,较 2025 年 7 月增长 5%。在如此庞大的大豆供应下,油厂开机压榨热情高涨,豆粕周产量成功突破 200 万吨。理论上,在充足的原料供应和高效的生产情况下,豆粕市场应呈现繁荣景象。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终端饲料企业在豆粕市场中表现极为谨慎,采取观望态度。一方面,前期采购使其持有一定量的豆粕库存,足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当前豆粕价格仅小幅波动,未出现明显涨跌趋势,这使得饲料企业认为无需急于采购。更为关键的是,生猪养殖行业目前处于利润亏损状态,养殖户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对饲料的采购需求大幅下降。
  在此情况下,油厂的豆粕库存开始持续累积,销售渠道变得拥堵,豆粕出货速度明显放缓。为缓解库存压力,部分油厂采取 “催提” 措施,即催促饲料企业尽快提货,但效果不佳。豆粕现货价格在这种供需矛盾下陷入震荡僵局,既难以因供应增加而大幅下跌,也无法因需求疲软而大幅上涨。
  (二)四季度供需矛盾预演:从 “供应过剩” 到 “预期紧张” 的逻辑转变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目光逐渐聚焦到四季度。按照以往经验,四季度通常是国内传统的生猪、家禽及反刍等动物饲料对豆粕的消费旺季。然而,今年情况较为特殊。由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国大豆进口商自 6 月开始暂停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意味着在四季度,美国大豆将大概率缺席中国市场。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对豆粕供应前景的担忧,担心届时大豆到港数量下降会导致豆粕产量随之减少,进而引发市场供应紧张,支撑豆粕价格维持偏强行情。
  不过,市场并非毫无应对措施。目前,国内已从巴西、阿根廷及乌拉圭等国进口了大量大豆。其中,巴西、阿根廷合计超 1500 万吨大豆已进入装运周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陆续抵达中国港口,为国内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供应。此外,国家粮库已连续开启国储进口大豆拍卖,并计划在 11 月开始提货。据估算,本次拍卖预计投放量在 300 - 500 万吨左右,这无疑将进一步缓解四季度市场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
  机构分析指出,当前豆粕现货 “涨跌两难” 的背后,实际上是近月高库存与远月紧平衡两种市场预期的激烈博弈。短期内,由于前期的高进口量和下游的观望态度,豆粕库存处于高位,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四季度消费旺季的到来以及美国大豆的缺席,市场供应存在收紧的可能性,又为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在这种复杂的市场形势下,还需警惕资金面驱动的阶段性波动。一旦市场资金对豆粕的未来走势形成一致预期,就可能引发价格的大幅波动 。
  三、多空因素交织下的市场走向:机构研判与交易策略锚点

  (一)国际市场:美豆供需报告与中美关系成为核心变量

  正信期货、南华期货等机构指出,9 月 USDA 报告若下调美豆产量,或短暂提振外盘,但中国采购持续性缺失与新季供应放量仍是压制因素。东吴期货提示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西班牙谈判若释放缓和信号,美豆出口预期或阶段性修复,反之则加剧市场对美豆库存积压的担忧。从历史数据来看,2018 - 2019 年贸易摩擦期间,美豆出口对华签约量锐减,价格随之大幅下挫,如今类似剧情正在上演,市场对中美关系影响美豆供需平衡的担忧达到顶点 。
  (二)国内策略:近月观望与远月逢低布局
  针对当前豆粕市场,瑞达期货建议短期规避近月合约波动,聚焦远月供需拐点:一方面,水产养殖旺季结束后菜粕需求转弱,豆粕替代优势或提升;另一方面,2026 年一季度南美大豆供应青黄不接期,或出现阶段性补库行情。操作上,产业客户可逢低锁定远期采购,投机资金建议等待库存去化信号与养殖利润修复双驱动的做多窗口。回顾 2020 - 2021 年,生猪产能恢复带动豆粕需求激增,彼时市场同样面临供应阶段性紧张,豆粕价格走出凌厉涨势,当下虽情况复杂,但可借鉴彼时供需驱动逻辑 。
  四、长期视角: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重构与中国应对

  (一)进口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南美崛起与国储调控双轮驱动

  从全球大豆贸易的宏观视角来看,2025 年无疑是格局重塑的关键一年。在中国大豆进口版图中,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的地位愈发重要,截至目前,从这三国进口的大豆占比已飙升至 85% 以上 ,曾经对美豆的高度依赖已成为历史。海关数据清晰记录了这一变革轨迹,2025 年 1 - 8 月,南美三国累计对华出口大豆数量突破 6000 万吨大关,同比增长 12%。这一增长背后,是全方位合作的深化。
  在巴西,中资企业在港口基建领域的投入成效显著。以桑托斯港为例,中粮集团投资建设的专用码头已成为巴西大豆输华的重要枢纽,其年货物吞吐能力达 1400 万吨,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配套的物流体系同样在持续优化,公路、铁路与港口的无缝衔接,确保大豆从巴西内陆产区快速运往中国。
  而在国储调控方面,国家粮库自 2025 年以来已连续 12 周启动进口大豆拍卖。这种常态化的拍卖机制,一方面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防止价格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国家对大豆市场的调控能力,建立起 “市场调节 + 战略储备” 的双缓冲机制,有效抵御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二)产业升级进行时:从 “价格跟随” 到 “定价参与” 的跨越

  国内豆粕市场正在经历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产业升级,逐渐摆脱过去单纯依赖国际行情的被动局面。在养殖端,牧原、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相较于 2024 年,这些企业的豆粕用量已减少 8% - 10% 。通过精准的营养配方,在保障养殖动物生长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对豆粕的依赖,从源头缓解了豆粕市场的供需压力。
  在市场机制创新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发挥了关键作用。豆粕期权、基差交易等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手段。产业客户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已提升至 45%,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风险,市场定价效率显著改善。这意味着国内豆粕市场在国际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正在逐步增强。
  展望未来,随着国产大豆产量的稳步提升,2025 年预计达到 2200 万吨,以及蛋白替代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豆粕市场的 “安全边际” 将持续拓宽。从种植、贸易到加工、消费,全产业链的协同升级将使中国在全球大豆与豆粕市场中占据更为主动的地位 。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锚点
  当前豆粕市场正处于 “旧周期尾声与新周期前夜” 的过渡阶段:美豆优良率下滑与中国采购转向是短期导火索,而全球贸易重构与国内产业升级才是长期主线。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需跳出单一供需维度,从政策面(中美关系、国储拍卖)、资金面(期货持仓变化)、产业面(养殖利润、替代技术)多视角交叉验证,方能在震荡行情中捕捉有效机会。当美豆收获季的机器声与国内油厂的压榨声交织,豆粕市场的真正方向,或许藏在四季度供需数据的细微变化之中。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全球大豆与豆粕贸易风云:中国新局与国际博弈2025/9/14 5:46:23
美豆丰收季遇冷:中国 “零订单” 背后的供需博弈与豆粕市场走向2025/9/12 8:48:37
山东:玉米豆粕企稳(9月1日-9月7日)2025/9/11 8:35:39
USDA9 月供需报告前瞻:美豆单产关键修正,国内豆粕能否突破 “旺季不旺” 格2025/9/4 14:06:45
山东:玉米弱势回落,豆粕小幅向上(8月25日-8月31日)2025/9/4 8:52:17
9月豆粕市场:多空博弈下的震荡上行预期2025/9/3 11:51:2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