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对照表
一、送检情况
本周期接收水禽病原学样品7184份,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山东送检最多,共4198份,其次是江苏,548份,河北528份,河南512份,广东和广西分别为360份和252份。
图1. 送检数量(份数)
送检鸭样品数量占比92%,远高于鹅的送检样品数占比(8%)。今年送检7184份,去年同期送检3480份,送检量同比增加106.4%。
图2. 各月份样品送检量比较
二、病原学样品检测结果分析
-
鸭病原检出情况汇总
送检2753场次,山东送检最多,为1744场次。NDRV检出962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1.6%,同比降低1.7%;肉鸭检出占比96.7%(930个),种鸭和蛋鸭零星检出。MDRV检出21个阳性场,检出率为0.7%,同比降低2.3%;番鸭场14个,樱桃谷鸭场5个,麻鸭场2个;广东、山东、安徽、福建、江西和河南均有检出;肉鸭检出占比85.7%,种鸭占比14.3%。DHAV-Ⅲ检出186个阳性场,检出率8%,同比降低7.7%;DHAV-Ⅰ检出88个阳性场,检出率3.8%,同比降低2.9%;均主要检出于山东。DAstV-Ⅲ检出率26.1%(606/2323),同比降低3.4%;DAstV-Ⅰ检出率13.1%(53/405),同比降低0.2%;DAstV-Ⅰ/Ⅲ均主要分布于山东和河北地区。WPV检出310个阳性场,检出率11.3%, 同比降低6.4%;检出于山东(161个)、广东(39个)、福建(31个)、河南(28个)、广西和安徽等10个地区。DuCV检出1434个阳性场,检出率为52%,同比增加19.9%;山东检出占比54.5%(789个),安徽占比9.1%(132个)。
DTMUV检出34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6%,同比增加1.3%,广西检出占比38.2%(13个),广东占比29.4%(10个),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安徽和湖南亦有零星检出;肉鸭为主要检出宿主(占比79.4%),种鸭检出5个(河北、山东和广西),蛋鸭检出2个(广东和湖南)。aMPV检出22个阳性场,检出率为7.2%,均为aMPV-C型,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河北和福建;临床表现为肿头肿脸、呼吸困难、咳嗽和产蛋率下降,剖检可见气管出血、气囊炎、腹膜炎、包心包肝和肺脏出血。FAdV-Ⅰ检出率0.6%(6/1000),同比下降1.4%;DAdV-3检出33个阳性场,检出率3.6%,去年同期未检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安徽、江西和山东。
RA检出1383个阳性场,检出率45.9%,同比增加2%。山东检出975个,其中,以菏泽(260个)、临沂(175个)、德州(113)和潍坊(101个)检出较多。SM检出473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8.1%,山东检出最多(370个);SM临床中普遍流行,检出的增加与今年关注度增加有密切关系。
图3. 鸭病原地区分布(场群)
图4. 鸭病原阳性场群数和阳性率
-
鹅病原检出情况汇总
GoAstV-Ⅱ检出122个场,检出率为57.5%,同比增加4.1%;GoAstV-Ⅰ检出5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6.4%,同比增加0.9%;两者均为山东检出最多,分别为36个(占比29.5%)和19个。鹅细小病毒检出143个阳性场,检出率46%, 同比增加18.1%;主要检出于广东(63个)、山东(40个)和福建(14个),安徽和江西等14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2~4周龄检出占比较多,为28.7%;检出以vGPV为主,其次是GPV;鹅细小病毒通常与RA、DTMUV、GoAstV和GoCV等病原混感,导致肝脾肿大、出血,肺脏出血,咳嗽,气管环出血,肺脏出血,气囊炎和角弓反张等临床症状。 GoCV检出117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7.6%,同比增加24.6%,主要检出于广东(46个)和山东(33个)等地区。DuCV检出17个阳性场,检出率为5.5%,同比增加1.3%;鹅源DuCV主要检出于广东(8个),山东、安徽、吉林、江苏、江西、海南和黑龙江均有检出。GRV检出70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1.8%,同比降低7.3%;主要分布在广东(23个)和山东(18个),安徽、江西和河南等9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肉鹅检出占比95.7%,种鹅占比4.3%。DTMUV检出4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18.7%,同比增加1.4%,主要检出于山东(14个)和广东(13个)等地;肉鹅场检出占比最高,为91.3%,种鹅场零星检出。
NDRV检出24个阳性场,检出率7.5%,同比增加2.8%;肉鹅检出占比87.5%,需要关注NDRV跨种传播对鹅的影响,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DHAV-III检出1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0.3%,同比增加11.2%,均检出于广东,肉鹅场检出占比93.7%,常与GoAstV和WPV等病原混感,导致严重疾病,因此,也需重点关注。RA检出93个阳性场,检出率60.8%,同比增加12.6%,分布于山东、安徽和广东等11个地区。
除GRV外,本研究中其他病原检出率均有所增加,尤其山东和广东为大多数病原的主要检出地区;另外,鸭源病毒跨种传播感染鹅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需要加强鹅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重点地区、重点疾病、以及跨物种传播疾病进行综合防控。
图5. 鹅病原地区分布(场群)
图6. 鹅病原场群阳性数和阳性率
三、重要病原分析及预警
1.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
水禽送检1208个场,检测出80个阳性场;检出率为6.7%,同比增加1.4%,25年8月和9月DTMUV检出数量和检出率同比明显增加。肉鹅为主要感染宿主,占比52.5%(42/80),同比降低12.6%;肉鸭次之,占比33.8%(27/80),同比增加15.2%,需关注肉鹅和肉鸭DTMUV的监测与防控。
图7. 水禽DTMUV时间分布
鸭源DTMUV阳性场34个,检出率为3.6%,同比增加1.3%,主要分布于广西(13个,占比38.2%)和广东(10个,占比29.4%),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安徽和湖南亦有零星检出。肉鸭检出占比79.4%(27个),种鸭5个(河北、山东和广西),蛋鸭2个(广东和湖南)。
鹅源DTMUV阳性场46个,检出率为18.7%,同比增加1.4%,主要分布于山东(14个,占比30.4%)、广东(13个,占比28.2%)和福建(7个,占比15.2%),安徽、江西、海南、广西和江苏亦有零星检出。肉鹅场检出占比91.3%(42个),种鹅场4个(福建、广东和山东)。
图8. 水禽DTMUV宿主——地区分布
肉鹅为主要感染宿主,占比52.5%(42/80),同比降低12.6%;肉鸭次之,占比33.8%(27/80),同比增加15.2%。
图9. 水禽DTMUV宿主分布
DTMUV常与多种病原发生混合感染,其中,与RA、GoAstV-Ⅱ、DuCV及WPV的混感率依次为55.9%、54.2%、36.8%和30.9%。该病毒在各日龄水禽中均有检出,且呈现物种特异性年龄分布特征:鸭源DTMUV在3周龄群体中检出占比较多,达17.6%;而鹅源DTMUV则在5周龄群体中检出占比最多,为19.6%。
图10. 水禽DTMUV混感情况
24株DTMUV(鹅源19株,鸭源5株)E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毒株均位于Cluster 3分支,与参考株GXG240718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2.3%~99.3%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3.9%~100%之间。
2. 水禽呼肠孤病毒(Waterfowl reovirus,WRV)
送检3360个场群,检出986个NDRV阳性场(鸭962个,鹅24个),检出率为29.3%,与去年同期持平。
鸭源NDRV检出962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1.6%,同比降低1.7%。肉鸭检出占比96.7%(930个),种鸭占比2.5%(24个),蛋鸭占比0.8%(8个)。山东为鸭源NDRV的主要检出地区,检出占比69.9%(672/962),其次是河南,占比11.4%,而且河南检出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鹅源NDRV检出24个阳性场,检出率7.5%,同比增加2.8%。肉鹅检出占比87.5%(21个),种鹅占比12.5%(3个),鹅源NDRV检出数量有所增加,需关注NDRV对鹅的致病影响。相对于鸭NDRV,鹅源NDRV检出量不多,河南检出8个,福建(5个)、山东(3个)、广东(3个)、安徽(2个)、辽宁(2个)和广西(1个)均有检出。25年新增河南、辽宁、安徽和广西四个地区有检出,流行范围有扩大趋势。
MDRV检出21个阳性场,均检出于鸭场,其中,番鸭场14个,樱桃谷鸭场5个,麻鸭场2个。检出率为0.7%,同比降低2.3%。广东8个,山东5个,安徽、福建、江西和河南也均有检出。肉鸭检出占比85.7%,种鸭占比14.3%。
GRV检出70个阳性场,均检出于鹅场,检出率为21.8%,同比降低7.3%;广东23个,山东18个,安徽11个,江西和河南等9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肉鹅检出占比95.7%,种鹅占比4.3%。
表1. 水禽呼肠孤病毒阳性场群数及检出率
与去年同期相比,鸭源NDRV检出量大幅增加,6月份检出量达到峰值(163个),7月~9月有所下降,但每月仍保持80个以上的检出量。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根据去年四季度的流行态势,10月以后NDRV检出率将有所提高,需持续加强监测与防控。
图11. 鸭源NDRV时间分布
山东为鸭源NDRV的主要检出地区,检出占比69.9%(672/962),其次是河南,占比11.4%,而且河南检出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相对于鸭NDRV,鹅源NDRV检出量不多,河南检出8个,福建(5个)、山东(3个)、广东(3个)、安徽(2个)、辽宁(2个)和广西(1个)均有检出。25年新增河南、辽宁、安徽和广西四个地区有检出,流行范围有扩大趋势。
图12. NDRV宿主——地区分布
NDRV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原,与多种病原存在混感现象,与SM、DuCV、DAstV-Ⅲ和RA的混感率排在前四位,其中,与SM混感率最高,为49.4%,其次是DuCV(46.5%)。
图13. 鸭源NDRV混感情况
25年各周龄段鸭中NDRV检出数量比较均衡,相较于去年同期,1周龄检出数量显著增加,表明早期感染加重,需要注意提前干预。鸭感染NDRV主要表现为脾坏死,以及免疫抑制,而当NDRV与多种病原混感时,表现的临床症状就比较复杂,因此,在表现多种临床症状的鸭群中均能检测到NDRV。
图14. 鸭源NDRV周龄分布
58株NDRV(鸭源48株,鹅源10株) σC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鸭源NDRV与参考株LLP-202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6.6%~98.9%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5.9%~99%之间。鹅源NDRV与参考株LLP-2022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2.7%~96.8%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1.9%~97.3%之间。5株GRV和2株MDRV与参考株KJ569583.1 CA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在94.9%~95.8%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2.5%~95.2%之间。
3. 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
检出DHAV-Ⅲ阳性场202个,主要宿主为鸭,检出占比92.1%,其次是鹅,占比7.9%。
鸭中,DHAV-Ⅲ检出18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8%,同比降低7.7%。主要检出于山东(98个),占比52.6%,广西检出28个,占比15%。与去年同期相比,河北鸭群检出量和检出率降幅较大;肉鸭检出占比97.3%,种鸭和蛋鸭零星检出。DHAV-Ⅰ检出88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8%,同比降低2.9%,主要检出于山东,占比85.2%(75个),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和江苏亦有零星检出;DHAV-I主要检出于肉鸭,占比96.6%,蛋鸭占比3.4%,种鸭未检出。根据去年流行规律,四季度DHAV流行率将会有小幅提升,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鹅源DHAV-III检出16个阳性场,均检出于广东地区,检出率为20.3%,同比增加11.2%,去年同期仅检出1个。主要检出于1月~4月,其中3月检出最多(9个)。除1个检出于种鹅场外,其余均检出于肉鹅场(占比93.7%)。
图15. 鸭源DHAV-Ⅰ时间分布
图16. 鸭源DHAV-Ⅲ时间分布
图17. 鸭源DHAV地区分布
DHAV-Ⅰ与DuCV的混感率最高,为63.8%;其次为NDRV和SM,均为36.4%,与RA混感率为36%。DHAV-Ⅲ与DuCV的混感率也最高,也是63.8%,其次是SM(42.2%)。
图18. DHAV-Ⅰ混感情况图 19. 鸭源DHAV-Ⅲ混感情况
20株DHAV-Ⅰ流行株与抗体参考株DHAV-1-2的V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5.4%~97.5%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7.9%~99.6%之间。53株DHAV-Ⅲ流行株与抗体参考株DHAV-3-Y的VP1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5.7%~98.3%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8.3%~99.6%之间。
4. 鸭星状病毒(Duck astrovirus,DAstV)
DAstV-Ⅲ送检2323个场,检出606个阳性场(肉鸭场570个,种鸭场35个,蛋鸭场1个),检出率26.1%,同比降低3.4%。主要分布于山东(457例),检出占比30.1%;其次是河北(44个),占比30.3%;河南占比24.5%(39例),江苏占比25.8%(32例),北京、广西和广东等7个地区也有零星检出。
DAstV-Ⅰ共送检405个场,检出53个阳性场(肉鸭场50个,种鸭场3个),检出率13.1%,同比降低0.2%。主要分布于山东(39例),检出占比16.6%;其次是河北(7例),检出占比22.6%;江苏、北京和河南也有零星检出。
图20. DAstV地区分布
DAstV-Ⅰ与DAstV-Ⅲ的混感率最高,为81.1%,其次是SM,混感率为70%,与NDRV混感率为39.2%。DAstV-Ⅲ与SM混感率最高,为55%,其次是NDRV,混感率为51.3%,与DuCV混感率为28.2%。DAstV“防大于治”,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鸭场内温度和湿度,加强舍内通风,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不从发生过疫情的鸭场和孵化场购买雏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图21. DAstV-Ⅰ混感情况图 22. DAstV-Ⅲ混感情况
12株DAstV-Ⅲ流行株与参考株OR924088.1的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7.3%~98.9%之间,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9.4%~99.9%之间。
5. 水禽细小病毒(Waterfowl parvovirus,WPV)
送检3067个场,检出453个阳性场;检出率14.8%,同比降低4.5%。
图23. 鸭源WPV时间分布图 24. 鹅源WPV时间分布
鸭源WPV检出310个阳性场,检出率11.3%, 同比降低6.4%,主要检出于山东(161个)、广东(39个)、福建(31个)和河南(28个),广西和安徽等10个地区也有一定量检出。山东以潍坊检出居多(37个);广东主要检出于湛江(15例)。鸭感染WPV主要表现为长舌短喙,当与其他病原混感时则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包括肝脾肿大、短喙、呼吸道症状、红皮毛刺和神经症状等。表现各种临床症状的鸭群中WPV的检出率介于45.6%~76.2%之间。
鹅源WPV检出143个场,检出率46%, 同比增加18.1%,主要检出于广东(63个)、山东(40个)和福建(14个),安徽和江西等14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广东以湛江检出居多(21例),山东以潍坊检出居多(29个)。
图25. WPV宿主——地区分布
WPV混感较为复杂,与21种病原均存在混感,其中,与GoAstV-Ⅱ混感率最高,为69.4%,随后是RA(53%),与SM和DuCV的混感率也均在44%以上,与NDRV混感率为24.4%。WPV与NDRV和DuCV的混感可增加掉羽综合征和红皮毛刺鸭的出现概率。
图26. 鸭源WPV混感情况
25年鸭源WPV检出主要集中在3~5周龄鸭,占比95.5%;6周龄鸭检出占比逐渐降低,近两年WPV检出周龄分布相似,需注意5周龄以内鸭的WPV防控。
图27. 鸭源WPV周龄分布
针对WPV的防控策略建议如下:通过疫苗接种可有效提升雏禽的免疫力,对刚发病的雏禽,可注射抗体紧急治疗,同时配合抗生素,预防细菌继发感染。由于WPV可以感染多种宿主,且存在不同基因型毒株共感染的情况,极易发生基因重组,导致毒株变异,所以临床防控中需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采用对型疫苗免疫和卵黄抗体治疗,以实现精准防控。
6. 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3, DAdV-3)
DAdV-3检出率为3.6%(33/917),24年同期未检出。自25年2月开始,每个月均有检出,3月份检出最多,共计9例,检出率为6.5%。进入秋冬季,检出率可能会持续上升,需要持续监测,并做好防控工作。另外,广东检出1个阳性鹅场,宁夏检出1个阳性蛋鸡场,表明DAdV-3存在跨种传播的风险,需要持续跟踪监测。
图28. DAdV-3时间分布(鸭)
鸭源DAdV-3主要检出于广东、福建、广西和江西,北方地区如安徽和山东有个例检出。应加强南方DAdV-3的监测和防控,同时防范其向北方扩散。3~5周龄是鸭DAdV-3的主要检出时期,其中3周龄和4周龄的检出占比均为29%。
图29. DAdV-3地区分布(鸭)
图30. 2025年DAdV-3周龄分布(鸭)
临床中DAdV-3常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表现精神萎顿,缩头弓背,食欲下降,个别感染鸭表现出软脚症状,排黄白色稀粪;剖检可见肌肉苍白,肝脏肿大、呈黄褐色或黄白色、质地较脆、表面有出血点以及坏死点,脾脏略肿大,肾脏肿大明显且有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法氏囊萎缩。DAdV-3与WPV混感率最高,为85.7%,与DuCV和RA的混感率均在50%以上。
图31. DAdV-3混感统计(鸭)
为有效防控DAdV-3,在生产管理中须落实以下措施:
1)严格源头控制:核心是做好种鸭净化与监测,从根源上防止病原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2)加强雏期管理:育雏阶段应精细化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疫苗注射与环境突变,最大限度减少各类应激。
3)落实生物安全:严格执行鸭场的卫生与消毒程序,构筑有效的疫病防线。
4)迅速处置病鸭: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须立即隔离并果断淘汰,切断场内传播链。
5)针对发病鸭群的临床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核心治疗:采用特异性抗体进行针对性治疗。
② 辅助支持:在抗体治疗基础上,同步进行保肝(如使用葡萄糖和多维等)与抗病毒处理。
7. 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irus, aMPV)
aMPV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在南非火鸡中被发现,可导致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和产蛋率下降。对aMPV阳性样品,从呼吸道症状、生殖道症状和无临床症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22个aMPV阳性场中,16个场鸭群表现呼吸道症状,1个表现生殖道症状,说明aMPV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患呼吸道疾病鸭群表现为呼吸困难、肿头肿脸、咳嗽、气管环出血、气囊炎或腹膜炎;种鸭仅有1例有生殖道症状,临床表现为产蛋下降或卵泡出血。25年1月aMPV检出阳性数大幅增加,这与关注度和送检的积极性提升,以及送检病料的精准性提高有密切关系。25年共检出22个aMPV阳性场,检出率7.2%(22/306),同比增加3.4%,去年同期仅检出7个。3月检出最多,共11例,随后阳性场数逐渐减少。
图32. aMPV时间分布
24年仅山东、河北和广东有检出,25年新增江苏和福建两个省份有检出。鸭源aMPV均为C型,具有一定的宿主特异性。
图33. aMPV地区分布
3~5周龄肉鸭检出较多,尤其是5周龄检出最多,检出占比42.1%。
图34. 2025年周龄分布(肉鸭)
鸭源aMPV与RA和DuCV的混感率在60%以上,与EDSV、NDRV和DAstV-Ⅲ等病原也有混感。虽然aMPV本身不致死,但极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加重相关疾病的临床症状。
图35. aMPV混感统计(鸭)
8. 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
鸭源DuCV送检2762个场,检出1434个阳性场;检出率为52%,同比增加19.9%。
图36. 鸭源DuCV时间分布
图37. 鹅源DuCV时间分布
主要分布于山东,检出789个,占比54.5%;安徽检出132个,占比9.1%;广西、河南、江苏、河北和广东检出数量均超过70个,福建、海南和北京等10个地区也均有零星检出,分布范围较广。鹅源DuCV送检311个场,检出17个阳性场,检出率为5.5%,同比增加1.3%。主要检出于广东(8个),山东检出4个,安徽、吉林、江苏、江西、海南和黑龙江各检出1个。
图38. DuCV阳性场群宿主——地区分布
肉鸭为DuCV的主要感染宿主,检出占比93.7%(1359/1451),同比增加5.3%;种鸭检出占比3.7%(54/1451),同比降低3.5%。
图39. 水禽DuCV宿主分布
鸭源DuCV混感较为复杂,与RA、SM、NDRV和DAstV-III等多个病原均易发生混感。与RA混感率最高,为49.5%,混感数量也最多。其次是SM,混感率为30.4%。与NDRV混感率为28.4%,与WPV混感率为13.6%,DuCV与此两种病原的混感可增加红皮毛刺鸭的出现率。
图40. 鸭源DuCV混感情况
对103株DuCV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基因I型101株,并以DuCV-Ib分支为主(64株),与参考株XD-DuCV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2.1%~99.5%之间;DuCV-Ic分支36株,与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0.6%~97%之间,DuCV-Ia仅1株。基因II型仅2株,均属于DuCV-IIc分支,与参考株GU131343.1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在97.3~98.4%之间。
9. 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 ,GoCV)
鹅源GoCV送检311个场,检出117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7.5%,同比增加24.6%。鸭源GoCV送检2760个场,检出4个阳性场,分别在2月(1个),3月(2个)和9月(1个)检出,检出率为0.1%,去年同期未有阳性检出。
图41. 鹅源GoCV时间分布
主要分布于广东,占比39.3%(64个),山东检出占比28.2%(33个),福建检出占比12%(14个),安徽、河北和江西等8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肉鹅检出101个,占比86.3%,种鹅检出16个,占比13.7%。鸭源GoCV送检2760个场,检出4个阳性场,检出率为0.1%,福建、江苏、山东和河南各检出1个;江苏的为种鸭场,其余地区均为肉鸭场;樱桃谷鸭和番鸭均有检出。而去年同期无检出。
图42. GoCV阳性场群宿主——地区分布
鹅源GoCV除1周龄未检出外,其余周龄均有检出,5周龄检出占比最多,为20.5%。
图43. 鹅源GoCV周龄分布
鹅源GoCV主要与GoAstV-I、RA、WPV和GRV等多个病原发生混感。与GoAstV-I混感率最高,为67.2%,与RA的混感排在第二位,混感率为55.6%,混感率排在第三的是WPV。
图44. 鹅源GoCV混感情况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
RA是引起鸭和鹅等水禽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给水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RA感染的病理变化以纤维素性渗出为主,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俗称“三炎”,这些病变极大地影响水禽的生理功能,使其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10.1 鸭源RA
检出1383个阳性场,同比增长140%,阳性率为45.9%。2季度RA检出数量显著多于1季度和3季度,环境湿度和温度剧烈变化是发生RA感染的主要因素。从6月份开始,RA检出数量逐渐减少,阳性率也开始小幅下降,但基本上都维持在40%左右。去年4季度RA阳性率维持在60%左右,进入秋冬季,冷应激加重,易造成RA感染增加,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加强预防措施。
图45. 鸭源RA时间分布
山东检出975例,占比70.5%,阳性率46.2%,感染形势严峻,其中,菏泽(260个)、临沂(175个)、德州(113)和潍坊(101个)检出较多。广东、广西和安徽三地的检出率均在60%以上,检出数量也相对较多,需要重点关注。
图46. 鸭源RA空间分布
3~5周龄是RA检出的主要时期,尤其是5周龄RA检出占比最高,达到32.8%,因此,需要根据感染阶段,提前做好干预措施。
图47. 鸭源RA周龄分布
RA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极易感染鸭,并与其他病原发生混感。RA与DuCV的混感率最高,为57.9%,其次是NDRV,混感率为31.8%。DuCV和NDRV等病原可导致免疫抑制,混感加重了RA的致病性。
图48. 鸭源RA混感率统计
鸭源RA中B型检出最多,占比28%,其次是7型和4型,占比分别为23%和15%,1、10、2、6和H型也有检出。山东检出以B、7和4型为主,1、10、2和6型也有检出,流行的血清型复杂,防控难度大。菏泽地区RA检出数量最多,以B型和7型为主。广东以7型为主。河北、江苏和福建等地血清型种类也较为复杂,需加强监测工作。
图49. 鸭源RA血清型占比
10.2 鹅源RA
检出93个阳性场,检出率60.8%,去年同期检出26个。9月份检出数量最多,为20例,检出率为54.1%。山东检出最多,检出率为56.7%(34个),安徽检出率为81.8%(18个),广东检出率为53.1%(17个)。鹅源RA以2型为主,7型和B型也有检出。
鹅感染RA的临床症状与鸭的相似,会出现肝周炎和心包炎等症状,影响养殖效益。可选用对型疫苗进行免疫。
图50. 鹅源RA时间分布
图51. 鹅源RA地区分布
总结
鸭:
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检出962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1.6%,同比降低1.7%;肉鸭为主要感染宿主,检出占比96.7%(930个),种鸭和蛋鸭零星检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检出21个阳性场,检出率为0.7%,同比降低2.3%;广东8个,山东5个,安徽、福建、江西和河南也均有检出;肉鸭检出占比85.7%,种鸭占比14.3%。鸭源细小病毒检出310个阳性场,检出率11.3%, 同比降低6.4%;主要检出于山东(161个)、广东(39个)、福建(31个)和河南(28个),广西和安徽等10个地区也有检出。鸭肝炎病毒III型(DHAV-Ⅲ)检出186个阳性场,检出率8%,同比降低7.7%。鸭肝炎病毒I型(DHAV-Ⅰ)检出88个阳性场,检出率3.8%,同比降低2.9%;DHAV-Ⅰ/Ⅲ与去年同期流行趋势基本一致,呈下降趋势,均主要检出于山东。鸭星状病毒III型(DAstV-Ⅲ)检出率26.1%(606/2323),同比降低3.4%;鸭星状病毒I型(DAstV-Ⅰ)检出率13.1%(53/405),同比降低0.2%;DAstV-Ⅰ/Ⅲ均主要分布于山东和河北地区。鸭圆环病毒(DuCV)检出1434个阳性场;检出率为52%,同比增加19.9%;DuCV主要检出于山东,占比54.5%(789个),其次是安徽,检出占比9.1%(132个)。
鸭黄病毒(DTMUV)检出34个,检出率为3.6%,同比增加1.3%,广西检出占比38.2%(13个),广东占比29.4%(10个),福建、海南、河北、山东、安徽和湖南亦有零星检出。检出以肉鸭为主,占比79.4%,种鸭检出5个(河北、山东和广西),蛋鸭检出2个(广东和湖南)。
禽偏肺病毒(aMPV)检出22个阳性场,去年同期仅检出7个;检出率7.2%(22/306),同比增加3.4%,均为aMPV-C亚型。分布于山东、河北、广东、江苏和福建。临床表现为肿头肿脸、呼吸困难、咳嗽和产蛋率下降,剖检可见气管出血、气囊炎、腹膜炎、包心包肝和肺脏出血,需要重点关注鸭aMPV-C的防控。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检出率0.6%(6/1000),同比下降1.4%。而鸭腺病毒3型(DAdV-3)检出33个阳性场,检出率3.6%,去年同期无检出。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安徽、江西和山东。本周期应重点关注DTMUV、aMPV和DAdV-3在鸭中的流行情况,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鸭疫里默氏杆菌(RA)检出1383个阳性场,检出率45.9%,同比增加2%。山东检出975个,其中,菏泽(260个)、临沂(175个)、德州(113)和潍坊(101个)检出较多。检出以B型为主,占比28%,其次是7型和4型,分别占比23%和15%,1、10、2、6和H型也有检出。沙门氏菌(SM)检出473个阳性场,阳性率为38.1%,山东检出最多(370个)。临床中SM普遍流行,检出的增加与今年关注度增加也有密切关系。
鹅:
鹅星状病毒II型(GoAstV-Ⅱ)检出122个场,检出率为57.5%,同比增加4.1%;GoAstV-Ⅰ检出5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6.4%,同比增加0.9%。两者均是山东检出最多,分别为36个(占比29.5%)和19个。鹅细小病毒(GPV)检出143个阳性场,检出率46%, 同比增加18.1%;主要检出于广东(63个)、山东(40个)和福建(14个),安徽和江西等14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2~4周龄检出占比较多,为28.7%;检出以vGPV为主,其次是GPV。鹅圆环病毒(GoCV)检出117个阳性场,检出率为37.6%,同比增加24.6%,主要检出于广东(46个)和山东(33个)等地区。鹅呼肠孤病毒(GRV)检出70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1.8%,同比降低7.3%;主要分布在广东(23个),山东(18个),安徽、江西和河南等9个地区亦有零星检出。肉鹅检出占比95.7%,种鹅占比4.3%。鸭疫里默氏杆菌(RA)检出93个阳性场,检出率60.8%,同比增加12.6%;分布于山东、安徽和广东等11个地区;检出以2型为主,7型和B型也有检出。
DTMUV检出4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18.7%,同比增加1.4%,主要检出于山东(14个)和广东(13个)等地;肉鹅场检出占比最高,为91.3%,种鹅场零星检出。鹅源NDRV检出24个阳性场,检出率7.5%,同比增加2.8%;肉鹅检出占比87.5%。鹅源DHAV-III检出16个阳性场,检出率为20.3%,同比增加11.2%,均检出于广东,肉鹅场检出占比93.7%,常与GoAstV和WPV等病原混感导致严重疾病。
除GRV外,本研究中感染鹅的其他病原检出率均有所增加,尤其山东和广东是大多数病原的主要检出地区;进去秋冬季,DTMUV检出数量增加,需要重点关注。另外,鸭源病毒(NDRV、DHAV-III以及DuCV等)跨种传播感染鹅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现增加趋势,因此,需要加强鹅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重点地区、重点病原、以及跨物种传播病原进行综合防控。
信得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