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 文章内容

农业贸易百问|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前景如何?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9/12 10:15:12 关注:29 评论: 我要投稿

  非洲拥有全球60%以上未开发耕地,其多样的气候带为许多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非洲特色农产品的需求正在稳步提升。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实现了显著增长。展望未来,在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贸易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和农业技术合作深入推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非农产品贸易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仅有助于将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链竞争力,也将为中国优化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格局注入新动能。
  中非农产品贸易概况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下,中非友好务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同非洲建交国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并连续16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边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农产品贸易作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尤为突出。
  双边农产品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中非农产品贸易额从2001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98.6亿美元,增加15倍,年均增速达12.9%。其中,对非洲出口额增加9.8倍、至45.6亿美元;自非洲进口额增加27.3倍、至53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中非农产品贸易额达51.5亿美元,同比增长0.2%。
  贸易伙伴集中度较高。上半年,中国自非洲农产品前十大进口来源地依次为津巴布韦、尼日尔、埃塞俄比亚、南非、多哥、埃及、赞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布基纳法索。其中,自津巴布韦、尼日尔和埃塞俄比亚进口额合计占比59.6%。前十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依次为加纳、南非、摩洛哥、尼日利亚、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埃及、利比亚和卢旺达。其中,对加纳、南非和摩洛哥出口额合计占比30.8%。
  中国自非农产品进口主要集中于油籽,对非出口主要是水产品、饮品和蔬菜。今年上半年,自非油籽进口额9.1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口额的34%。油籽进口来源较为集中,前五大进口来源地依次为尼日尔、多哥、埃塞俄比亚、布基纳法索和苏丹,占自非进口额的比重达91.4%。中国对非洲主要出口水产品、饮品、蔬菜等,上半年三者出口额分别为6.4亿、4.7亿和3.2亿美元,合计占对非农产品出口额的57.8%。
  未来发展前景
  在中国市场需求增长、贸易政策支持和技术合作深化的共同推动下,非洲有望成为中国稳定可靠的优质农产品供应来源地,中非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一是受国内消费升级与国际经贸环境变化驱动,中国对非洲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伴随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品质化趋势,为非洲优质农产品开辟了巨大市场空间。例如,2021—2023年中国牛油果进口量年均增长达30%以上,其中2023年自肯尼亚进口1.8万吨,同比增长超3倍;今年上半年,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加2.5倍,可可豆同比增加1.1倍;藜麦、奇亚籽、有机蜂蜜等非洲特色健康食品也日益受到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者欢迎。同时,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中国积极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非洲可在保障和提升农产品供应链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对非贸易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助于非洲农产品更快更好进入中国市场。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以来,对非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赞比亚大豆、尼日利亚花生等非洲国家的22种农产品新获输华准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赞比亚蜂蜜、肯尼亚鲜花、贝宁菠萝等非洲特色农产品受到热捧。自2005年起,中国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同中方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部分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并逐步扩大零关税产品范围,于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2025年6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表示,中方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同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这些政策优惠将显著提升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便利性和可能性,为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系统性制度保障。
  三是中非农业技术合作纵深推进,农业产业链韧性与稳定性不断提升。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非双方通过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共同推进平等互利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链层面,中方积极推广节水灌溉、良种培育和农业机械化等实用技术,帮助非洲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长期投资支持非洲本土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有埃塞俄比亚咖啡、加纳可可等深加工项目,提升非洲产品出口附加值。在供应链层面,中企积极参与非洲冷链仓储、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生鲜产品跨境运输难题,未来中非农产品贸易物流通道将更加高效通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农业贸易促进微信号 作者: 冷淦潇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安徽省商务厅答复|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直播销售的建议2025/9/12 10:33:03
2025年1-7月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概况2025/9/11 18:30:58
从“论斤卖”到“按级卖”:农产品分级上市如何重塑农业竞争力?2025/9/10 18:47:13
2025年1-7月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概况2025/9/10 18:39:20
山东省:聚焦关键领域 强化体系建设 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025/9/10 18:12:36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产品进出口情况2025/9/9 18:33:5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