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H5N1“禽迹再现”,淡定面对危险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9/26 18:52:44 关注:64 评论: 我要投稿
|
|
近期,全球多地再次报告了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引发广泛关注。H5N1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它主要在鸟类(尤其是家禽如鸡、鸭、鹅)之间传播,感染该病毒的禽类发病急、死亡率极高,对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01
“H”和“N”是什么含义
H代表血凝素(Hemagglutinin),N代表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它们是病毒表面的两种重要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特性和分型。H5N1就是指其H蛋白为第5型,N蛋白为第1型。
02
H5N1会传染给人吗?风险有多大?
目前已知的人类感染途径几乎都与直接或密切接触受感染的活禽或死禽,或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环境有关。例如:在活禽市场工作或购物、家庭散养家禽并发生疫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粪便、羽毛、笼具、水源等。
虽然人感染H5N1概率低,但一旦感染,病情往往非常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历史上人感染H5N1的病死率曾高达60%以上。患者可能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迅速发展为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多器官衰竭。
03
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避免接触活禽和病死禽:不去活禽交易市场,尤其避免接触来源不明或看起来生病的家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接触禽类或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处理生肉、蛋后,务必彻底清洁双手、刀具、砧板和台面。
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禽肉和蛋类必须彻底煮熟。H5N1病毒不耐热,充分加热可有效杀灭。避免食用生的或半生的禽肉、蛋制品。
04
如果出现症状怎么办?
如果您近期(通常在10天内)有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如去过疫区、接触过病死禽),并出现以下症状:高烧(>38℃)、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请立即就医! 并主动告知医生您的禽类接触史。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H5N1禽流感感染风险在于“接触”,而非“空气”。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手卫生、确保食物安全,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科学认知是抵御恐慌的最佳武器。我们无需谈“禽”色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了解和行动开始。
来源:常州疾控 病原生物检验科 许健/文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常州疾控微信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