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进口牛肉价跌量增遇冷,国产牛肉凭啥“独善其身”?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8/24 22:32:43 关注:28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进口牛肉市场:量增价跌,陷入 “高库存困局”
  (一)价格持续下探,成交氛围低迷
  近期,进口牛肉市场价格呈持续下行态势,引发了众多从业者的深切关注。截至 8 月 22 日,来自巴西的 Marfrig 牛肉件套均价为 49.3 元 / 公斤,与上周五持平;而 JBS 件套均价降至 50.7 元 / 公斤 ,较上周五下降 0.2 元 / 公斤,已处于近 18 个月以来的低位。在华北和华东地区的冻品批发市场,形势亦不容乐观。走货量周环比下降 8%-12%,贸易商普遍反映下游客户接货意愿极为低下,高库存导致的压货压力持续增大,资金成本亦不断攀升。有贸易商表示:“当前每日皆期望能增加销量,但客户多持观望态度,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二)到港量暴增加剧供应过剩
  海关数据表明,7 月我国牛肉进口到港量高达 25.03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16.3%,环比增长 15.5%。单月较去年同期增加 3.5 万吨,增量显著。从来源国分析,巴西和阿根廷为主要供应国,两国到港量合计占比超 70%。其中,巴西 7 月到港量为 13.25 万吨,同比大增 36.9%;阿根廷到港量为 4.41 万吨,同比增长 4.4%。巴西牛肉大量涌入,主要归因于雷亚尔持续贬值,使其出口优势进一步凸显。而阿根廷则借助取消对华出口关税的预期,提前加大备货量。这致使短期内国内市场进口牛肉供应严重过剩,形成 “堰塞湖” 效应 ,给市场价格带来巨大下行压力。
  二、三大主因拖累进口牛肉行情
  进口牛肉市场陷入当前低迷困境,实则是供应、需求、成本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
  (一)供应端:南美 “双雄” 加速输出,全球库存高企在供应端,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南美牛肉生产大国发挥了关键作用。巴西凭借雷亚尔贬值带来的汇率优势 ,进一步扩大牛肉出口规模。7 月,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达到 13.25 万吨,创下单月历史次高纪录。据相关机构预测,2024 年巴西全年牛肉出口量有望达到 297.5 万吨,这无疑将给全球牛肉市场带来更大供应压力。阿根廷方面,米莱政府上台后推行一系列刺激出口政策,其中拟取消母牛出口关税这一举措,极大激发了阿根廷牛肉企业的出口热情,企业纷纷开启 “抢跑式” 发货模式。7 月,阿根廷牛肉到港量环比激增 20.3%,即为政策刺激的直接结果。
  除这两国的 “大量输出” 外,全球牛肉主产国的库存消化状况亦不容乐观。据统计,当前全球冻牛肉库存已超 120 万吨,且消化速度迟缓。如此庞大的库存积压,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国际市场牛肉价格持续承压,难以回升 。
  (二)需求端:淡季叠加高库存,终端采购谨慎

  从需求端考量,夏季高温天气是影响牛肉消费的重要季节性因素。夏季时,人们饮食习惯往往发生改变,更倾向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牛肉这种相对油腻且热量较高的肉类,自然受到冷落。数据显示,夏季餐饮端对牛肉的需求同比下滑 15%-20%。家庭采购方面,消费者亦更加注重性价比,会更多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猪肉、鸡肉等替代肉类。
  与此同时,国内经销商面临较大困境。其手中库存普遍达到 3 - 4 个月的销量,高库存使其资金周转面临巨大压力。在此情形下,经销商补货意愿极为低迷,大多采取 “随销随采” 的保守策略,不敢轻易囤货。8 月第 3 周的全国冻品库存监测数据显示,进口牛肉冷库库存环比上升 5.8%,创下 2023 年以来的新高。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库存积压的严峻性。
  (三)成本端:国际价格下行传导,汇率波动放大跌幅

  成本端的变化,同样对进口牛肉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牛肉期货价格,作为国际牛肉市场价格的重要风向标,较 2023 年高点相比,已下跌 22%。受此影响,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牛肉出口国的离岸价也同步回落。这导致我国进口牛肉的到岸成本下降 18%-20% ,进口商拿货价格降低。
  此外,人民币对美元的阶段性升值,进一步摊薄进口商拿货成本。原本成本下降是有利因素,但在当前市场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却引发市场的 “踩踏式” 抛售。进口商为尽快出货、回笼资金,纷纷降低价格,市场陷入 “越跌越抛,越抛越跌” 的恶性循环,价格持续走低。
  三、国产牛肉逆势坚挺:品质与供应链筑起 “护城河”
  在进口牛肉市场一片低迷之际,国产牛肉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行情走势,价格始终保持坚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一)本土供应韧性凸显,消费黏性增强
  2024 年,国产牛肉产量迎来新突破,预计将达到 779 万吨,同比增长 3.8%。这一增长背后,是规模化养殖的持续推进,其占比已提升至 45%,越来越多大型养殖场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不仅提高肉牛出栏效率,也保障牛肉品质。在冷链物流的助力下,冷鲜牛肉日均供应量增长 12%,新鲜的国产牛肉能够更快、更好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对国产牛肉的认可度亦在持续攀升。在各大商超冷鲜柜中,国产牛肉销量占比已达 65% ,成为消费者首选。尽管国产牛肉均价较进口冻品高出 15%-20% ,但其复购率却高出 30%。消费者普遍认为,国产牛肉更新鲜、更安全,食用更放心。 这种对品质的追求,使得国产牛肉在市场上拥有一批忠实消费群体。
  (二)政策与成本优势支撑价格底盘
  政策支持为国产牛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农业农村部推出的 “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从育种、养殖到销售全链条发力,推动养殖端降本增效。在饲料成本方面,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较 2023 年下降 8%,大大减轻养殖户成本压力。国产牛肉无需承担国际运输的高昂费用,也不存在冻储过程中的损耗,这些成本优势使得养殖利润能够维持在 5%-8% 的合理区间。
  相比之下,进口商面临较大成本压力。进口牛肉不仅需缴纳关税,还要承担长途运输、长时间仓储成本,这些综合成本占比高达 25%-30%。在市场竞争中,进口牛肉价格优势逐渐削弱,国产牛肉则凭借稳定价格和成本优势,稳固占据市场一席之地。
  (三)节日备货提振,国产替代加速
  随着中秋、国庆两大传统节日临近,牛肉市场迎来备货高峰期,国产牛肉成为市场焦点。餐饮企业为在节日期间推出高品质菜品,纷纷优先采购国产冷鲜牛肉。在北京、上海等地酒楼,其备货量中,国产牛肉占比已达 80%,较去年同期提升 15 个百分点。某连锁餐饮采购经理表示:“国产牛肉交货周期仅需 3-5 天,而进口冻品则需 20-30 天,在节日旺季,我们更依赖本土供应,以保证食材新鲜和供应稳定。”
  在终端市场,消费者也更倾向购买国产牛肉。超市里,国产牛肉促销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关注,家庭采购量明显增加。这种在节日期间的消费偏好,进一步加速国产牛肉对进口牛肉的替代进程,使国产牛肉在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
  四、后市展望:进口震荡调整,国产有望量价齐升

  (一)进口市场:短期难改低迷,关注库存消化节奏

  尽管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终端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补库行为,但从当前情况分析,月均 25 万吨的到港量远超市场消化能力。一般而言,市场正常月均合理到港量约在 18 - 20 万吨,如此大的供应缺口,使得进口牛肉价格短期内回升难度极大。预计未来 1 - 2 个月内,进口牛肉价格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阿根廷若取消对华牛肉出口关税,这一政策一旦实施,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2025 年一季度,我国可能迎来新一轮进口牛肉到港高峰。在市场需求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大量牛肉涌入,无疑将使本就低迷的市场形势更为严峻,价格进一步下探风险亦将大幅增加 。进口商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二)国产市场:供需紧平衡下,价格具备上行空间

  随着冬季来临,火锅、酱卤等消费场景逐渐增多,国产牛肉需求将持续回暖。然而,从供应端来看,能繁母牛存栏量已连续 3 个月下降,7 月存栏量同比下降 1.2%。这一数据预示,到 2025 年上半年,国产牛肉供应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一些机构对国产牛肉价格走势做出预测,预计四季度,国产牛肉批发价有望回升至 72 - 75 元 / 公斤 ,与当前价格相比,涨幅可达 10%-15%。这对于国产牛肉产业而言,无疑是积极信号。养殖户和相关企业可抓住机遇,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以获取更好经济效益。
  (三)行业启示:从 “价格竞争” 转向 “价值竞争”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无论是进口牛肉还是国产牛肉,均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对于进口商而言,单纯依靠低价竞争策略已难以在市场立足,优化产品结构成为破局关键。可聚焦高端部位肉,如和牛、雪花牛肉等,这些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有助于进口商规避低价竞争的红海市场。
  国产企业则应强化品牌建设,突出自身差异化卖点。“国产原切”“零添加” 等概念,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追求,助力国产牛肉在中高端市场抢占份额。以平遥牛肉集团为例,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推广,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双增长,成为行业典范。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正是囤货进口冻品的时机,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高。若追求新鲜口感,国产冷鲜牛肉无疑是更佳选择。进口牛肉的 “冰火两重天” 与国产牛肉的 “逆势突围”,本质上是市场供需规律与消费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价格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要素,品质、效率与供应链稳定性便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牛肉市场即将迎来年度关键考验。究竟是进口牛肉能够成功消化库存,迎来市场转机,还是国产牛肉继续续写价格坚挺的佳绩?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美国农业部报告:巴拉圭是全球第九大牛肉出口商2025/8/25 9:33:18
中国牛肉进口价创两年新高:南美“牛”气冲天,全球供应链如何重构?2025/8/23 11:51:26
进口牛肉期货市场:投机潮下的价格博弈与全球供应链重构2025/8/23 11:45:32
进口牛肉期货市场:投机潮下的价格博弈与全球供应链重构2025/8/23 11:38:29
蒙古国7月通胀率达8.1% 牛肉价格涨幅明显2025/8/22 19:17:09
沐川县教育局2025-2026学年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生鲜牛肉、鸡鸭肉采购项目22025/8/22 18:16:1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