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多空胶着态势下 “稳” 字为要
(一)主力合约微幅收涨,日内呈现 “冲高回落” 行情走势
9 月 18 日,鸡蛋期货市场迎来又一交易日,主力 2511 合约表现备受投资者关注。当日,该合约以 3112 元 / 500 千克的价格开盘。开盘后,市场多空双方激烈博弈,价格一度冲高至 3128 元的日内高点,多头力量似占据上风,有进一步推高价格之势。然而,空头旋即展开反击,价格迅速回落,最低下探至 3100 元。经多空双方反复争夺,最终合约收于 3116 元,较前一日上涨 0.1%。从成交量和持仓量来看,当日成交量达 40 万手,显示市场交投较为活跃;持仓量增加 2000 手至 12 万手,表明投资者对该合约关注度持续提升,多空双方均在积极布局。
回顾 8 月以来价格走势,鸡蛋期货主力 2511 合约在 8 月曾触及 3308 元的高点,彼时市场对鸡蛋需求预期较为乐观,推动价格一路上行。但随后价格逐渐回落,相较于 8 月高点,当前价格已回落 5.8%,反映出市场多空力量的转变以及对未来行情的不同判断。不过,较 8 月底 3050 元的低点,价格又回升了 2.2%,显示多空双方在中秋旺季前夕陷入激烈拉锯战,市场对于鸡蛋价格走势存在较大分歧。多头或认为中秋佳节临近,鸡蛋消费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支撑价格上涨;而空头则可能基于当前蛋鸡存栏量、冷库蛋出库等因素,对价格上涨的持续性表示担忧。
(二)跨期合约分化加剧,近强远弱格局显著
在主力 2511 合约波动之际,鸡蛋期货跨期合约之间的分化愈发明显。从合约联动情况看,近月 2510 合约受现货市场支撑较为明显,表现偏强,当日收涨 0.3% 至 3025 元。这主要是因为近月合约更贴近现货市场,随着中秋旺季的到来,现货市场对鸡蛋需求增加,使得近月合约价格得到有力支撑。而远月 2601 合约则因春节后需求淡季的预期,收跌 0.5% 至 3200 元。春节过后,通常是鸡蛋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使得投资者对远月合约价格走势较为悲观,从而导致远月合约价格下跌,跨期价差进一步扩大至 175 元。
从现货市场的区域价格来看,据光大期货数据显示,全国现货鸡蛋均价为 3.74 元 / 斤,环比微涨 0.01 元 / 斤,整体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分化,产区和销区的价格表现有所差异。在销区,浦西褐壳蛋价格为 3.93 元 / 斤,广州为 4 元 / 斤,价格相对稳定,这得益于销区较强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而产区宁津粉壳蛋价格为 3.65 元 / 斤,呈现产区弱的态势,这可能与产区鸡蛋供应相对充足,以及运输、储存等成本因素有关。产区与销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货市场跨期合约的价格走势,进一步加剧了近强远弱的格局。
二、三大核心因素主导当前走势
在分析鸡蛋期货主力 2511 合约行情回顾后,接下来深入探讨主导其当前走势的三大核心因素,分别从供需面、成本端以及资金面进行剖析,以全面了解市场动态。
(一)供需面:旺季需求提振有限,产能去化预期存分歧
在供需层面,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出现一些关键变化。从需求端来看,中秋备货进入尾声,学校开学、月饼制作等集中采购接近尾声,终端需求从 “抢货” 转为 “按需采购”。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9 月前两周销区鸡蛋到货量周增 8%,但贸易商库存周转率下降至 3 天,这一数据清晰反映出市场对高价鸡蛋的接受度不足。随着中秋佳节临近,前期市场对鸡蛋需求预期较高,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经历集中采购后,市场需求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对于高价鸡蛋开始持谨慎态度,采购量减少,导致贸易商库存周转率下降。
供给端方面,5 - 8 月育雏鸡补栏量同比下降 12%,这预示着 9 - 12 月新增开产蛋鸡减少,从长远看,未来鸡蛋供应可能会有所减少。但当前在产蛋鸡存栏仍达 12.5 亿只,处于历史高位。河北、山东等地养殖户淘汰老鸡意愿低迷,300 日龄以上蛋鸡占比达 35%,这就导致现货供应压力短期难消。尽管育雏鸡补栏量下降,但由于当前在产蛋鸡数量庞大,且老鸡淘汰速度缓慢,使得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仍然充足,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压力,这对鸡蛋价格的上涨形成一定阻力。
(二)成本端:饲料价格高位回落,养殖利润修复受阻
成本端的变化对鸡蛋期货走势亦有着重要影响。玉米、豆粕价格从 8 月高点回落,截至 9 月 18 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报 2350 元 / 吨,周跌 1.2%;豆粕主力合约 2820 元 / 吨,周跌 1.8%,这带动蛋鸡养殖成本降至 2.8 元 / 斤。饲料价格的下降本应有利于养殖利润的提升,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山东、河南等地养殖户反映,受雏鸡价格高企(3.5 元 / 只,同比涨 10%)及疫病防控成本增加影响,实际养殖利润仅 0.1 - 0.2 元 / 斤,远低于去年同期 0.5 元 / 斤的水平,导致挺价意愿不强。虽然饲料成本有所下降,但雏鸡价格上涨以及疫病防控成本的增加,抵消了饲料成本下降带来的优势,使得养殖户的实际养殖利润大幅减少,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时,缺乏挺价的动力,从而对鸡蛋价格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三)资金面:多空分歧加剧,持仓量突破历史新高资金面的变化
同样不容忽视。据文华财经数据显示,鸡蛋期货总持仓量达 65 万手,创 2023 年以来新高,其中 2511 合约持仓占比达 55%。光大期货持仓分析显示,前 20 名多头持仓增加 1500 手至 6.8 万手,空头持仓增加 1200 手至 6.5 万手,这清晰反映出市场对 “旺季能否带动价格突破” 存在显著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当前估值已反映中秋利好,而散户多头则押注 10 月开学后第二波需求。持仓量的大幅增加,表明市场参与者对鸡蛋期货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均在提高,多空双方的分歧加剧。机构投资者基于对市场基本面和中秋利好的分析,认为当前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中秋因素,未来上涨空间有限;而散户多头则看好 10 月开学后的市场需求,认为届时鸡蛋价格仍有上涨潜力,这种多空分歧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三、多空博弈焦点:短期震荡 vs 中期拐点
(一)多头逻辑:产能去化信号初显,旺季需求仍具空间
从多头角度来看,当前市场存在一些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首先,产能去化信号已初步显现。5 - 8 月育雏鸡补栏下降,这一数据变化将在 11 月后逐渐显现出其影响。若 10 月淘汰鸡出栏量增加 10%,那么在产蛋鸡存栏有望降至 12 亿只以下。这将形成 “供应收缩 + 需求旺季” 的双击效应,对鸡蛋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当供应减少,而需求因旺季而增加时,市场上鸡蛋的供需关系将发生变化,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会推动价格上涨。
其次,期货价格较现货贴水 5%,当前现货折合约 3150 元 / 500 千克 ,这意味着期货价格存在修复空间。从市场规律来看,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长期内通常会趋于一致,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随着时间推移,期货价格有上涨动力,以实现与现货价格的合理匹配。历史数据亦显示,9 月中旬至 10 月初鸡蛋期货通常有 2%-3% 的季节性反弹。这种季节性反弹可能与市场的供需变化、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多头可借助这一历史规律,对未来价格走势保持乐观态度。
(二)空头逻辑:库存高企压制弹性,宏观环境偏空制约涨幅
然而,空头亦有其自身逻辑。一方面,库存高企问题对鸡蛋价格的弹性形成压制。截至 9 月 15 日,全国重点地区鸡蛋库存达 18 万吨,同比增 15%,其中销区库存占比达 60%。如此高的库存水平,使得贸易商面临巨大去库压力。贸易商为减少库存积压,往往会采取降价销售等策略,这就难以形成持续拉涨鸡蛋价格的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局面明显,大量库存使得鸡蛋价格上涨面临重重困难。
另一方面,宏观环境偏空也制约了鸡蛋价格的涨幅。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大宗商品普跌,这反映出宏观经济环境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反弹乏力,这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蛋鸡的养殖成本,但也表明整个商品市场的需求较为疲软。生猪价格低迷,仅为 13.26 元 / 公斤,这使得猪肉作为鸡蛋的替代品,其价格优势不明显,分流了部分蛋白消费,导致鸡蛋的替代效应减弱,进一步限制了鸡蛋价格的上行空间。消费者在选择蛋白食品时,会考虑价格、品质等因素,当猪肉价格较低时,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选择猪肉,从而减少对鸡蛋的需求,这对鸡蛋价格的上涨形成一定阻碍。
四、后市展望:震荡蓄势为主,关注两大关键节点
(一)短期(1-2 周):中秋后需求断层,警惕技术性回调
展望后市,在短期(1 - 2 周)内,随着中秋佳节临近,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鸡蛋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预计 9 月 20 日后,中秋备货基本结束,市场将进入 “需求真空期”。这是因为在中秋佳节前夕,市场对鸡蛋的需求主要来自月饼制作、节日礼品等方面,需求较为集中。然而,一旦中秋佳节过去,这些集中性的需求将迅速减少,市场对鸡蛋的需求将回归到日常消费水平,从而导致需求断层。
若现货价格回落至 3.7 元 / 斤以下,这将对期货市场产生连锁反应。2511 合约可能会下探 3100 元的支撑位。从市场的联动性来看,现货价格的下跌往往会带动期货价格的下行。当现货价格回落时,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导致期货价格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上建议短线投资者逢高止盈,及时锁定利润。因为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及时落袋为安可以避免潜在的损失。而波段交易可在 3100 - 3150 元区间高抛低吸,通过把握价格的波动来获取收益。在这个区间内,当价格上涨至 3150 元附近时,可以考虑卖出;当价格下跌至 3100 元附近时,可以考虑买入,以此来实现波段操作的盈利。
(二)中期(10 月后):产能数据决定方向,关注两大信号
从中期(10 月后)来看,产能数据将成为决定鸡蛋期货价格方向的关键因素,需关注两大信号。
在供给端,10 月第三周能繁母鸡存栏数据若低于 12.3 亿只,且淘汰鸡出栏量同比增 5% 以上,这将是一个重要信号,表明产能去化加速。当能繁母鸡存栏量下降,且淘汰鸡出栏量增加时,意味着未来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将减少。在需求不变或者增加的情况下,供应减少将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推动鸡蛋价格上涨。届时合约有望突破 3200 元,投资者可根据这一信号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适时做多。
在需求端,学校复课后食堂采购量、食品加工厂订单量若周增 10% 以上,将强化旺季预期。学校开学后,食堂对鸡蛋的采购量通常会增加,食品加工厂在旺季也会加大生产,订单量会相应上升。这些需求的增加将带动期货价格向 3250 - 3300 元区间进军。投资者可关注这些数据的变化,及时捕捉市场机会,把握价格上涨的趋势。
(三)风险提示
在关注市场走势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潜在风险。首先,需警惕突发疫情导致的集中抛售风险。例如,若河北、辽宁等主要养殖地区出现禽流感疫情,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可能会集中抛售鸡蛋,这将导致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疫情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导致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剧价格的下跌压力。
其次,饲料价格反弹超预期也是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如巴西干旱可能推高豆粕价格,豆粕作为蛋鸡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上涨将直接导致养殖成本上升。若饲料价格反弹超预期,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可能会减少养殖规模,影响未来鸡蛋的供应量。饲料成本的上升也可能会传导到鸡蛋价格上,导致鸡蛋价格上涨,但如果市场需求无法承受过高的价格,价格上涨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市场的平衡格局。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因素的变化,做好风险管理,以降低潜在的损失。
结语:在分歧中寻找确定性
9 月 18 日的鸡蛋期货走势,本质是 “现实供应压力” 与 “远期产能收缩” 的博弈缩影。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跳出短期价格波动,聚焦育雏鸡补栏、淘汰鸡出栏等核心数据,在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的错配中寻找机会。当产能去化从 “预期” 转为 “现实”,鸡蛋期货才有望迎来趋势性行情。关于中秋后鸡蛋价格走势,您认为会继续上涨还是回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专业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