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日内窄幅震荡,多空力量胶着
(一)主力合约 2511 当日走势细节
2025 年 9 月 24 日,生猪期货市场呈现出多空双方激烈角逐且暂时难分胜负的态势,主力合约 2511 成为这场博弈的核心。当日,该合约以 12815 元 / 吨平开,此开盘价如同双方势力的起始基准,市场情绪较为审慎。
开盘后,价格未迅速形成明确走向,在多空力量的相互作用下陷入窄幅震荡。盘中最高触及 12880 元 / 吨,多头彼时试图发力上攻,可能受部分地区生猪现货价格短暂企稳,或市场对即将来临的传统消费旺季寄予较高期望等利多因素刺激,这些因素为多头提供了一定信心与动力。然而,空头亦迅速反击,将价格打压,最低下探至 12770 元 / 吨。此过程中,多空双方频繁交锋,每次价格波动均伴随着大量资金进出与激烈交易。
最终,合约收于 12825 元 / 吨,较前一日下跌 0.04%。虽跌幅看似微小,但在期货市场,如此波动背后蕴含复杂市场逻辑。全天成交量为 4 万手,成交额 780546 万元,相对稳定的成交量表明市场参与者热情未减,多空双方均在积极探寻机会,试图打破当前平衡。而仅 110 元 / 吨的窄幅价格波动区间,也反映出市场对短期走势存在较大分歧,多空双方均缺乏足够力量主导市场,皆在等待更明确信号。
(二)与关联合约及板块对比
分析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时,将其与关联合约及相关期货板块进行对比,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与表现。
与生猪加权指数相比,当日生猪加权指数收于 13860 元 / 吨,涨幅为 0.22%。这一对比显示主力合约 2511 表现相对较弱,尽管生猪市场整体呈上涨态势,但主力合约未能同步。这或许是因为主力合约 2511 更侧重于反映 9 - 11 月的市场预期,在此时间段内,市场对传统消费旺季的预期存在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虽 9 - 11 月为传统消费旺季,但当前生猪产能仍处于高位,供应压力较大,可能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抑制。
再看远月合约 2601,其收盘价为 14170 元 / 吨,涨幅为 0.18%。2601 合约表现优于主力合约 2511,这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更远期市场前景更为乐观,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生猪产能去化将更加显著,供应压力将得到缓解,同时消费市场也可能进一步回暖,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从期货板块来看,当日豆二、豆粕等饲料板块多数上涨。豆二 2511 上涨 39 元 / 吨,涨幅 1.07%;豆粕 2603 上涨 26 元 / 吨,涨幅 0.89%。饲料板块的上涨对生猪期货形成一定成本支撑,因为饲料成本是生猪养殖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价格上涨会增加养殖成本,进而对生猪价格产生支撑作用。然而,鸡蛋、玉米等农产品表现低迷,鸡蛋 2511 下跌 20 元 / 吨,跌幅 0.64%;玉米 2511 下跌 9 元 / 吨,跌幅 0.41%。生猪期货在这样的板块环境中,既受到成本支撑影响,又面临需求端压制,因为鸡蛋和玉米的不佳表现,可能暗示整个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未达预期强劲,这也对生猪期货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二、多空因素交织:基本面与消息面的拉锯战
(一)空头压力:供应过剩与短期出栏激增
在 2025 年 9 月 24 日生猪期货市场中,空头力量主要源于供应端的双重压力。
当前生猪产能处于兑现阶段,规模养殖场出栏积极性较高。据行业数据显示,9 月前两周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加 5%,直观反映出市场上生猪供应量的增长。且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高位,尽管有调控政策调减,但存栏量较去年同期仍高 8%。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供应的源头,其高存栏量预示着后续 6 - 10 个月生猪供应压力将持续释放。这就如同一个不断注水的水池,进水口(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大量进水,而出水口(生猪出栏)的排水速度赶不上进水速度,水池中的水(生猪供应)自然会越来越多。企业冻肉库存高企,当前库存水平达 35 万吨,同比 + 12%,大量的冻肉库存如同悬在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进入市场,进一步压制现货价格弹性,使得价格上涨面临较大阻力。
中小散户在这场供应博弈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自繁自养头均亏损超 150 元,亏损加剧促使中小散户加速生猪出栏以减轻存栏压力。这种行为在市场中形成抛售潮,部分地区生猪出栏均重已从 8 月的 120 公斤降至 115 公斤,体重的下降意味着生猪提前进入市场,导致短期市场生猪供应阶段性过剩。以某地区为例,当地原本预计在 10 月出栏的生猪,因散户急于止损,在 9 月中旬就提前出栏,致使该地区 9 月中旬生猪供应量突然增加,价格随之受到冲击。
(二)多头支撑:季节性需求回暖与挺价预期
多头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其支撑主要来自需求端的边际改善以及养殖端的挺价行为。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需求端边际改善信号显现。部分地区屠宰厂开机率小幅回升至 58%(环比 + 3%),屠宰厂开机率的提升意味着对生猪的收购量增加,直接拉动了市场对生猪的需求。下游加工企业及商超备货需求增加,为满足双节期间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加工企业加大生产,商超增加库存,这些都为生猪市场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南方地区高温天气缓解后,终端市场猪肉消费有所回暖,白条肉成交均价周环比上涨 1.2%,显示需求端正在筑底。这类似于天气炎热时,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热情被高温抑制,而当天气转凉,这种消费热情逐渐恢复,市场需求也随之回升。
面对持续亏损,规模养殖集团出现阶段性挺价行为,部分企业暂停竞价交易,推动生猪现货价格止跌企稳。规模养殖集团在市场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其挺价行为如同在市场中竖起一道堤坝,阻挡了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同时,散户因对节后行情预期升温,出现短暂惜售现象,局部地区生猪出栏量减少约 10%。散户惜售使得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减少,短期供需格局或向紧平衡转化,为多头提供了一定支撑力量。
三、短期走势预判:震荡筑底,下旬或迎反弹窗口
(一)9 月行情节奏:前抑后扬概率高
从 9 月整体走势看,上旬受供应放量与高温淡季影响,期货价格以回调为主,主力合约 2511 月内最大跌幅达 3.5%。这一跌幅背后,是供应端的持续施压。如前文所述,规模养殖场出栏积极性较高,能繁母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企业冻肉库存高企,这些因素都使得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不断增加,而高温天气又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导致需求相对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期货价格不得不回调。
进入下旬,随着开学季及节日备货周期启动,需求端提振效应将逐步显现,叠加养殖端挺价及冻肉收储政策预期,期货价格存在技术性反弹空间,预计反弹目标位 13200 - 13500 元 / 吨。开学季使得学校食堂等集体消费场所对猪肉的需求增加,而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也促使下游加工企业及商超加大备货力度,这些都将拉动市场对生猪的需求。同时,养殖端的挺价行为以及冻肉收储政策预期,也将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使得期货价格有反弹动力。
(二)关键变量:天气与政策的双重催化
天气因素:天气对生猪市场的影响较为显著。若北方降温提前带动灌肠等深加工需求启动,或南方台风天气影响生猪调运,均可能加剧短期供需紧张,成为价格反弹导火索。在北方,降温提前会使得消费者对灌肠等猪肉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拉动对生猪的需求。以 2024 年为例,北方部分地区降温提前,灌肠需求提前启动,使得当地生猪价格在短期内出现明显上涨。而在南方,台风天气可能会导致道路积水、交通受阻,影响生猪的调运,使得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减少,进而引发价格上涨。今年 6 月,台风 “蝴蝶” 在广东登陆,导致广东清远、云浮等生猪主产区物流受阻,生猪出栏受限,市场供应量缩减,广东外三元出栏均价较降雨前上涨了 0.56 元 / 公斤,涨幅 3.70%,全国均价也随之上涨。
政策动向:需密切关注国家发改委生猪储备调节机制,若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线,收储政策落地将直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期货价格修复性上涨。国家发改委的生猪储备调节机制是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当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线,市场出现过度下跌时,收储政策的落地会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表明政府对市场的关注和调控决心,从而提振市场信心。收储行为会直接减少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改善供需关系,推动期货价格上涨。2025 年 2 月,当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时,发改委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工作,受收储信息拉动影响,生猪期货近远月合约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主力合约 LH2303 尾盘快速拉涨,日内涨幅接近 3%。
四、交易策略:区间操作与风险防控并重
(一)短期投机策略
对于短期投机者而言,在当前生猪期货市场波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需密切关注价格的短期波动区间。建议投资者在 12750 - 12850 元 / 吨区间内进行高抛低吸操作。当价格回调至 12750 元 / 吨附近时,可轻仓试多,这是因为在该价位附近,市场可能出现一定支撑力量,价格有反弹可能性。同时,为控制风险,设置止损位在 12700 元 / 吨,一旦价格跌破此止损位,说明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应及时止损离场,避免进一步损失。而当价格反弹至 12950 元 / 吨以上时,可选择止盈离场,锁定利润。
需注意的是,当前市场波动率较低,这意味着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盈利空间也相对有限,同时市场变化相对缓慢,投资者有更多时间观察和判断市场走势。在这种情况下,仓位控制至关重要,建议仓位控制在 30% 以内为宜。过高仓位可能在市场出现意外波动时,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二)中长期布局思路
从长期来看,生猪期货 2511 合约估值已接近行业平均成本线(12.5 - 13 元 / 公斤),这使得该合约具备一定安全边际。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可考虑逢低分批建仓多单的时机。春节前通常是猪肉消费旺季,需求的增加有望推动价格上涨,因此可将目标看向春节前消费旺季。
在进行中长期布局时,止损的设置需参考能繁母猪去化速度及现货价格破位情况。能繁母猪去化速度直接关系到未来生猪的供应量,若去化速度不及预期,那么市场供应压力将持续存在,可能导致价格下跌。而现货价格破位则表明市场趋势发生改变,此时需及时止损,调整投资策略。
为更好地进行中长期投资,投资者还可结合智能量化交易系统。通过设定多空阈值,实现自动化交易。智能量化交易系统能够利用算法和模型对市场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根据预设的交易规则自动执行交易指令。这样可避免人性弱点对决策的影响,如恐惧、贪婪等情绪可能导致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做出错误决策。
(三)风险提示
供应超预期释放:尽管当前市场对生猪供应有一定预期,但仍存在供应超预期释放的风险。若规模场出栏计划提前,原本计划在后期出栏的生猪提前进入市场,或者散户因各种原因集中抛售,如担心价格进一步下跌而急于出手,都可能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远超市场预期。这种情况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可能导致价格跌破前低 12500 元 / 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需求不及预期:需求端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如果高温持续,消费者对猪肉的购买欲望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因为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们的食欲,使得肉类消费需求减少。公共卫生事件也可能对终端消费产生影响,如限制人员流动、聚餐等,导致餐饮行业对猪肉的需求下降。需求不及预期将压制价格的反弹高度,使投资者难以达到预期盈利目标。
结语:在分歧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2025 年 9 月 24 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511 的窄幅震荡,本质是供应过剩压力与季节性需求预期的博弈。短期来看,市场仍需消化高库存与出栏压力,但下旬消费提振与政策托底有望成为价格反转的关键。投资者需紧密跟踪供需数据变化,以成本支撑为锚,在震荡行情中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借助专业工具提升决策效率,方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