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期货行情 → 文章内容

2025年10月14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601走势全析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10/14 16:12:39 关注:51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今日行情速递:呈现窄幅震荡收跌态势,远期合约抗跌特性显著

  (一)主力合约核心数据解析
  今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开盘价为 13865 元 / 吨,较上一交易日上涨 30 元。截至收盘,最新价达 13810 元 / 吨,跌幅为 0.54%,成交量为 12 万手,持仓量为 45 万手。相较于 2511 合约(跌幅 1.23%),2601 合约表现出相对抗跌的特性,这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产能去化的预期形成了有力支撑。从全天走势分析,价格围绕 13800 元 / 吨中枢呈震荡状态,高低点波幅仅为 100 元,充分显示出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厚。
  (二)跨合约价差与市场结构
  2511 合约报价 11200 元 / 吨(跌幅 1.12%),2603 合约报价 11725 元 / 吨(价格持平),形成了 “近弱远强” 的反向市场结构。11-2601 合约价差扩大至 2610 元,创下近月新高,这表明资金对于当前现货淡季(10 月消费平淡)与远期(2026 年春节前)供需修复的分歧进一步加剧。持仓量前 20 名机构多空比为 0.92,空头略占优势,但优势有所收窄,这暗示着短期做空动能正在衰减。
  二、多空因素交织:供给过剩对短期情绪形成压制,成本支撑增强了远期韧性

  (一)供给端:生猪存栏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出栏均重持续攀升

  产能去化缓慢,存栏压力依然存在: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280 万头,环比微降 0.3%,连续 5 个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4100 - 4500 万头)。该数据表明,当前母猪存栏量虽有小幅度下降,但整体仍处于相对稳定且偏高的水平。生猪存栏量达 4.4 亿头,同比增长 2.1%,其中大体重生猪(120kg 以上)占比达 35%,创下年内新高。养殖户压栏惜售的主要原因是对后市价格持悲观态度,期望等待价格回升后再出栏,以获取更高收益。然而,这种行为导致短期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加剧,大量生猪集中涌入市场,使得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对猪价形成了明显的压制。
  饲料成本边际回落,养殖亏损进一步扩大:玉米 2511 合约报价 2079 元 / 吨(跌幅 1.33%),华北新粮集中上市推动现货价格周跌幅达 13 元 / 吨;豆粕受美盘大豆回调影响暂稳于 3800 元 / 吨。饲料成本作为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之一,其边际回落本应减轻养殖户负担,但由于猪价持续低迷,养殖亏损局面并未得到改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维持在 15 元 / 公斤以上,当前期货价格对应养殖亏损 200 元 / 头。在这种亏损情况下,散户加速退出(周度淘汰率提升至 8%),原因在于散户资金实力相对薄弱,难以承受长期亏损。然而,规模化猪场凭借资金优势延缓去产能节奏,它们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等待市场行情好转。这就导致供给端出清进程反复,产能难以快速去化,市场供需平衡的恢复也因此受到阻碍。
  (二)需求端:终端消费疲软,短期难以出现旺季提振效应

  现货价格低迷,消费韧性不足:全国生猪现货均价为 10.72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5%,华北地区主流价在 10.5 - 11.2 元 / 公斤,华南地区为 11.5 - 12.2 元 / 公斤,均处于近三年同期低位。如此低的现货价格,反映出市场上猪肉供应充足,而需求相对疲软。屠宰企业开工率仅为 28.5%,较中秋前下降 3 个百分点,这表明屠宰企业对生猪的采购量减少,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猪肉的需求不旺。深加工企业(如火腿、腌腊制品)因原料库存高企,采购量环比减少 10%。终端需求受到经济增速放缓与猪肉替代品(鸡肉、鸡蛋价格低位)的压制。经济增速放缓使得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猪肉等非必需品的消费更加谨慎;而鸡肉、鸡蛋等替代品价格低廉,吸引了部分消费者,进一步分流了猪肉的市场需求,导致猪肉消费旺季不旺的特征显著。
  冻品库存高企,去化周期延长:据卓创资讯数据,全国重点地区冻猪肉库存达 85 万吨,同比增长 15%,库容率超 70%。如此高的冻品库存,对市场价格形成较大压力。10 月中旬本应是冻品补库期,但贸易商因对后市看涨信心不足,采购意愿低迷。贸易商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反映了市场预期。由于对未来猪价走势不乐观,贸易商不愿意增加库存,这就导致冻品市场呈现 “高库存、低周转” 格局。大量的冻品积压在仓库中,无法及时消化,进一步压制了现货价格的反弹空间,使得市场供需关系更加失衡。
  (三)政策与情绪面:产能调控政策落地,资金对远期拐点展开博弈

  官方释放托市信号,市场预期出现分化:农业农村部发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明确当价格低于成本线时启动临时收储,这无疑是政府为稳定猪价、保障养殖户利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本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计划为 5 万吨,但实际成交仅 3.2 万吨,流拍率达 36%,显示政策托市力度暂未达到市场预期。市场参与者对政策的效果和后续猪价走势存在不同看法,部分投资者认为政策托市力度有限,难以改变当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则关注到期货市场对 2026 年一季度产能出清后的供需缺口提前进行交易,2601 合约持仓量持续增加,反映出资金对远期供需再平衡的博弈升温。他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产能去化将使得市场供需逐渐恢复平衡,猪价有望回升,因此提前布局。
  宏观环境与资金流向: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带动大宗商品普遍上涨,但生猪作为农产品中的 “工业品”,受供需基本面驱动更强。尽管宏观环境的变化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影响,但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供需关系。当前农产品板块资金净流入 2.3 亿元,生猪期货因估值偏低(2601 合约对应 13.8 元 / 公斤,较成本价低 1.2 元),吸引部分抄底资金布局中长期多单。一些投资者认为当前生猪期货价格被低估,存在投资机会,于是纷纷买入中长期多单,期待在未来猪价上涨时获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猪期货市场的走势。
  三、现货与期货联动:基差持续修复,期现回归进程出现分化

  (一)区域基差分化反映市场预期差异
  在生猪市场中,基差作为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差值,是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投资者预期的重要指标。以 2025 年 10 月 14 日的数据为例,辽宁地区的现货价格为 11.25 元 / 公斤,按照当日期货主力合约 2601 收盘价 13810 元 / 吨(换算为公斤为 13.81 元 / 公斤)计算,基差(现货 - 期货)达到 -2560 元 / 吨;山东现货 11.05 元 / 公斤,基差 - 2755 元 / 吨。这两个地区的基差均处于历史低位,近三年均值为 -1500 元 / 吨,如此显著的基差变化,显示出期货价格对现货的贴水幅度在不断扩大。这背后反映出市场对短期现货继续走弱的担忧情绪浓厚,投资者认为在当前的供需格局下,现货价格在短期内还将进一步下跌,所以期货价格提前反映了这种预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贴水。
  反观广东地区,现货价格为 11.65 元 / 公斤,基差为 -2160 元 / 吨。与华北、华东地区不同,广东地区基差修复速度较快,这主要得益于华南地区生猪供应偏紧的局面。据统计,本地存栏同比下降 5%,供应的减少使得市场对该地区生猪价格的预期较为乐观,基差也相应地向合理区间修复。这种区域间基差的明显分化,体现了不同地区市场供需结构的差异以及投资者对各地区市场预期的不同,也使得区域间期现回归节奏呈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
  (二)交割品标准调整影响市场结构
  大连商品交易所对生猪期货交割规则的修订是近期生猪市场的一个重要事件。此次修订将屠宰率标准从≥72% 调整为≥70%,这看似微小的调整,实则对市场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政策预计在 11 月实施,实施后将允许更多中小体重生猪参与交割。以往,由于较高的屠宰率标准,部分中小体重生猪可能无法满足交割要求,而此次调整后,它们将有机会进入交割市场,这无疑增加了交割品的供应弹性。
  从短期来看,交割品供应的增加可能会对近月合约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因为市场上可供交割的生猪数量增多,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可能会加剧,从而导致近月合约价格面临下行压力。然而,对于远期合约如 2601 合约来说,影响相对有限。2601 合约交割对应的是 2026 年 1 月,市场参与者在对该合约进行定价时,更关注的是届时实际的供需格局。虽然交割品标准调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供应,但 2026 年 1 月的供需情况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未来几个月的产能去化速度、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等,所以交割品标准调整对 2601 合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后市展望:短期承压筑底,中期关注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走势(1 - 2 周):供需双弱下延续震荡态势

  展望未来 1 - 2 周,10 月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扭转。从供给端来看,前期产能去化缓慢使得当前生猪存栏仍处于高位,大量生猪待出栏,供应压力持续存在。尽管部分养殖户有压栏惜售的情况,但随着时间推移,资金压力和后期集中出栏风险可能会迫使他们逐步增加出栏量。
  在需求端,受季节性因素以及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冬季腌腊虽有一定预期,但距离集中消费期仍有一段时间,短期内难以对市场形成明显拉动。同时,冻品库存高企也将持续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进一步削弱市场上涨动力。预计 2601 合约将延续震荡走势,运行区间大概率在 13500 - 14000 元 / 吨。
  操作策略方面,鉴于当前市场走势,建议采取高空低吸的策略。当价格反弹至 13900 元 / 吨附近时,可尝试轻仓做空,设置止损位在 14100 元 / 吨,目标价看至 13600 元 / 吨。这是因为在当前供大于求格局下,价格反弹空间有限,若价格触及 13900 元 / 吨附近,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阻力而回落。而当价格下探至 13500 元 / 吨且出现企稳迹象后,可轻仓尝试做多。这是因为 13500 元 / 吨附近或存在较强支撑,且此时政策收储预期以及冬季腌腊预期可能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短期提振,从而推动价格反弹。
  (二)中期关键(11 月 - 12 月):产能去化速度决定价格方向

  进入 11 - 12 月,产能去化速度将成为决定生猪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若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均降幅能够扩大至 1.5% 以上,这将意味着产能去化进程加速,市场供应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得到有效调整。同时,屠宰均重开始下降(当前 122kg)也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养殖户压栏惜售情况得到缓解,市场供需结构正在改善。在这种情况下,2601 合约有望提前交易供需拐点,价格目标上看 15000 元 / 吨。这是因为随着产能去化和供需结构改善,市场对未来生猪供应减少的预期增强,从而推动期货价格上涨。
  反之,若产能去化不及预期,能繁母猪存栏量降幅较小,且屠宰均重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那么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将持续,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13000 元 / 吨强支撑位。13000 元 / 吨对应着行业深度亏损 6 个月以上,若价格持续在该水平附近,将对养殖户造成巨大压力,可能会加速产能去化,但短期内市场将承受较大的下行风险。
  (三)长期价值:产能出清后或迎来周期反转
  从长期来看,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已经进入 “去弱留强” 阶段,中小散户占比已从 40% 降至 35%,规模化企业产能占比提升至 65%。规模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抗风险能力,这也使得行业格局逐渐优化。历史经验显示,当能繁母猪存栏连续 3 个月降幅超 1%,且养殖亏损持续 6 个月以上,生猪周期有望触底。这是因为持续的产能去化和长时间的亏损将促使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为猪价反弹创造条件。
  2601 合约作为反映 2026 年春节前的价格,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中长期多单。以 13000 元 / 吨作为止损参考,若价格跌破该水平,可能意味着市场走势与预期相悖,需及时止损以控制风险。目标价看至 16000 元 / 吨,该价格对应着养殖成本线加上合理利润。随着产能出清,市场供需恢复平衡,猪价有望回升至合理区间,从而为中长期多单带来盈利空间。但需注意,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四季度禽流感疫情扩散影响替代消费;饲料原料价格超预期反弹推高养殖成本;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压制肉类消费需求。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猪价走势产生影响,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需密切关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9月份内蒙古生猪出场价格小幅下降鸡蛋出场价格继续回升2025/10/14 18:55:17
2025年10月14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5/10/14 15:46:56
2025年10月14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日报2025/10/14 12:04:44
江苏省2025年第3批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首次检查通过企业名单公示2025/10/13 19:36:04
四川省生猪及饲料价格监测周报(10月9日)2025/10/13 18:15:27
湖北省生猪调控信息(2025年10月9日)2025/10/13 18:14: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