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力合约 2601 走势核心特征:筑底震荡,反弹信号初现
(一)日内走势:低开高走收十字星,多空博弈加剧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3 日 15:00,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报价为 12205 元 / 吨,相较于前一日结算价微幅上涨 0.04%,全天振幅达 1.35%,呈现出 “低开高走再回落” 的十字星形态。此价格波动表象之下,实质是多空双方激烈博弈的外在体现。早盘阶段,现货市场低价抛售信息频传,致使投资者信心受挫,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以 12230 元低开。然而,东北生猪现货涨价消息随即传来,黑龙江地区价格上涨 0.44 元 / 公斤,至 12.14 元 / 公斤,成为市场转折点。在此利好因素驱动下,多头迅速发力,推动合约价格最高触及 12355 元 / 吨。但午后市场形势突变,集团猪场集中出栏,大量生猪涌入市场,供应急剧增加,价格再度受到压制,最终收于 12205 元 / 吨。持仓量为 10.76 万手,成交量为 7.96 万手,从这些数据可清晰看出,多空双方在 12200 元关键价位展开了激烈角逐,互不相让。
(二)周度对比:创阶段新低后技术性修复
将时间维度拉长,对比近两周走势,可发现更多关键信息。合约自 10 月 11 日跌破 12500 元整数关口后,价格加速下行。10 月 19 日,更是创下 12050 元的阶段性新低,市场弥漫着悲观情绪。然而,本周一(10 月 23 日)收十字星,这标志着短期超卖后修复需求显著升温。再观察不同合约之间的情况,与 2603 合约(11590 元 / 吨)、2605 合约(12090 元 / 吨)形成近月强、远月弱的结构。这一结构充分反映出市场对春节前现货反弹的预期高于远期供需压力。春节前通常是猪肉消费旺季,需求增加,故而市场对这一时期的价格反弹抱有较高期望;而从远期来看,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供需压力较大,价格相对较弱。
二、多空博弈核心逻辑:短期支撑与长期压制的矛盾激化
(一)多头逻辑:现货局部反弹 + 技术面超跌驱动
东北现货领涨修复市场情绪:2025 年 10 月 23 日,东北生猪市场成为多头的关键支撑点。黑龙江、吉林等地生猪主流成交价突破 12 元 / 公斤,较前日上涨 0.3 - 0.4 元 / 公斤。这一价格上涨态势迅速激发了市场情绪。究其根源,气温骤降是主要驱动因素。随着气温急剧下降,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本地腌腊需求提前启动。消费者开始大量采购猪肉用于制作腌腊制品,使得市场对中大猪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大猪成交回暖,也增强了散户的抗价情绪,他们不再愿意低价出售生猪,转而等待更优价格。与此同时,标肥价差从 - 0.5 元收窄至 - 0.2 元,这一变化影响了二育养殖户的决策。二育养殖户逢低补栏量周增 10%,其补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为猪价上涨提供了支撑。
技术面超跌触发反弹预期:从技术分析视角来看,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的走势为多头创造了机会。合约自 9 月高点 13500 元下跌以来,累计跌幅达 9.6%。14 日 RSI 指标一度低至 32,进入超卖区间,这表明市场已过度下跌,具备反弹需求。当前 MACD 绿柱缩短,KDJ 指标底部金叉,这些技术指标变化预示着反弹信号。技术派资金敏锐捕捉到这些信号,纷纷逢低布局,推动日内反弹突破布林带下轨压制,进而引发市场反弹行情。
(二)空头压力:供应过剩 + 交割品拖累价格
集团猪场出栏压力陡增:与多头形成鲜明对比,空头面临的压力亦不容忽视。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在 10 月的出栏计划完成率达 85%,较上月同期提升 15%。河南、山东等地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维持在 128 公斤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市场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屠宰场冻品库存超 50 万吨,库容率 75%。在这种情况下,现货市场呈现 “保量不增价” 的特征,即猪肉供应量增加,但价格难以提升。这是由于市场猪肉供过于求,消费者需求有限,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供应量,进而压制了期货的上行空间。
交割品质量争议加剧贴水:交割品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空头力量。当前交割品(标准体重 100 - 120 公斤生猪)现货价为 11.8 元 / 公斤,较合约价贴水 3.4%。部分产区因疫病导致生猪均重不达标,引发了交割品质量争议。一些养殖户受疫病影响,生猪生长受阻,无法达到交割品标准体重,导致市场上符合交割标准的生猪数量减少,不符合标准的生猪大量存在。交割仓库仓单注册量周增 20%,市场担忧交割期临近引发价格回归压力。随着交割期临近,市场对交割品质量和价格的关注度显著提高,若交割品质量无法保证或价格大幅波动,可能引发市场不稳定。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深度解析
(一)供应端:产能去化缓慢 vs 短期出栏节奏变化
供应端是影响生猪期货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呈现出产能去化缓慢与短期出栏节奏变化并存的复杂局面。
从长期产能角度分析,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 5 个月下降,9 月降至 4035 万头 ,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 3.5%。这一数据预示着未来 4 个月,生猪供应仍将处于过剩状态。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生猪出栏量存在紧密联系,通常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会在 10 个月后反映在生猪出栏量上。当前较高的能繁母猪存栏量,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生猪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然而,短期情况有所不同。北方散户因亏损扩大,头均亏损达到 150 元,加速退出市场。10 月生猪存栏环比下降 1.2%,为持续过剩的供应局面带来一定转机。同时,二育户的阶段性囤货行为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二育户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大量购买仔猪进行二次育肥,待价格上涨时出售以获取利润。其囤货行为导致市场可流通生猪数量减少,形成 “总量过剩、结构错配” 的市场特征。在此情况下,虽然整体市场生猪供应量仍然过剩,但短期内,由于可流通生猪数量减少,价格得到一定支撑,为期货价格的短期修复提供了动力。
(二)需求端:消费旺季启动 vs 替代效应压制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对生猪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呈现出消费旺季启动与替代效应压制的双重特征。
随着全国气温骤降,猪肉消费市场进入旺季,终端消费开始回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农贸市场猪肉销量周增 8%,表明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增加。气温下降后,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对猪肉需求随之上升。冬季人们喜爱食用火锅、炖菜等,这些菜肴需大量猪肉,从而促使猪肉消费量相应增加。然而,需求回暖幅度受到替代品的压制。鸡肉和牛肉等替代品价格相对较低,鸡肉价格为 17.72 元 / 公斤,牛肉价格为 66.41 元 / 公斤,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分流了部分猪肉消费。猪肉消费回暖幅度仅 5%,远低于往年同期 15% 的增幅。
食品加工企业的采购行为也对需求端产生影响。由于库存高企,食品加工企业的库存周转期达到 40 天,仅维持刚需采购。冻品猪肉批发价 13 元 / 公斤,较上月下跌 2%,表明市场冻品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在此情况下,需求端难以成为推动价格上行的主要力量,限制了生猪期货价格的上涨空间。
(三)市场情绪:资金博弈 vs 政策预期
市场情绪是影响生猪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前主要受资金博弈与政策预期的影响。
从资金博弈角度看,光大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前 20 名多头持仓增仓 5000 手,空头减仓 3000 手,持仓集中度提升至 42%。这一数据反映出机构对短期反弹的一致预期,对价格波动产生推动作用。多头持仓增加表明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看好,认为价格将上涨,因而增加持仓量;空头持仓减少则表明投资者对市场的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不再大量做空。
政策预期同样影响市场情绪。市场传闻国家发改委将于 11 月初启动 3 - 5 万吨冻猪肉收储,此消息增强了政策托底预期,提升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然而,10 月生猪期货仓单预报量达 1.2 万吨,创年内新高,显示产业客户套保意愿强烈。产业客户为规避价格风险,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其大量套保行为限制了价格的反弹高度。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长期看产能去化进度
(一)短期走势(1-2 周):12200 元成多空分水岭
在未来 1 - 2 周内,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走势具有较高不确定性,12200 元将成为多空双方争夺的关键价位。东北现货价格走势对期货价格影响重大。若东北现货价格能够稳定在 12.5 元 / 公斤,将为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多头信心。一旦冻品收储政策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市场价格上涨。在这两个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合约有望上探 12500 元压力位。
然而,市场变化难以预测。若集团猪场加速出栏,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将导致现货价格回落至 11.5 元 / 公斤。在此情形下,空头将占据优势,期价可能下探 12000 元整数关口。每日屠宰量及标肥价差变化是判断短期供需错配的核心指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每日屠宰量当前为 120 万头 / 日,其变化反映市场猪肉供应量。屠宰量增加表明市场猪肉供应充足,价格可能受到压制;反之,屠宰量减少表明市场猪肉供应减少,价格可能上涨。标肥价差变化也能反映市场供需情况。标肥价差扩大表明市场对肥猪需求增加,价格可能上涨;反之,标肥价差缩小表明市场对肥猪需求减少,价格可能受到压制。
(二)中长期拐点:产能去化速度决定春节行情
从中长期来看,产能去化速度将是决定春节行情的关键因素。若 11 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扩大至 1.5% 以上,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应量将减少。再叠加元旦前腌腊需求集中释放,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在此供需关系变化下,2601 合约可能突破 13000 元。
反之,若产能去化不及预期,市场生猪供应量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春节后,市场需求可能下降,合约(2603)可能回落至 11500 元以下。业内建议养殖户趁反弹优化出栏结构,淘汰 130 公斤以上大猪,以减少市场大猪供应量,优化生猪出栏结构,提高养殖效益。期货投资者可在 12000 - 12500 元区间进行高抛低吸操作,并注意设置合理的止损止盈点,以控制风险,避免因市场波动造成过大损失。(数据支持:光大期货、金投期货、农业农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