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情复盘:多空博弈加剧,短期反弹遇阻(一)期货价格窄幅震荡,空头格局未改
 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4:00,鸡蛋期货主力合约 2512 报价为 3148 元 / 500 千克,相较于前一交易日微幅下跌 0.22%,日内振幅为 1.52%,成交量达 58.7 万手,持仓量为 24.1 万手,资金呈现净流出 867 万元态势。从技术分析层面来看,自 9 月高点回落之后,该合约已形成清晰的下降通道,5 日均线与 10 日均线呈死叉向下形态,MACD 绿柱持续放大,充分表明空头趋势占据主导地位。然而,RSI 指标(14)已跌至 32,进入超卖区间,这意味着短期内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
 回顾近一个月的走势,9 月中旬受中秋、国庆双节备货因素刺激,期货价格一度冲高至 3450 元 / 500 千克,但节后市场需求迅速转淡,空头力量再度占据上风。10 月上旬,鸡蛋期货跟随现货价格持续下挫,期间虽出现短暂反弹,但均在 3250 元 / 500 千克附近遭遇阻力,显示出上方抛压较为沉重。进入下旬,随着 “双 11” 电商促销活动的启动,市场对需求回暖抱有一定预期,期货价格在 3100 - 3200 元 / 500 千克区间震荡整理,多空双方陷入胶着状态。
 (二)现货期货背离,基差收窄至 - 7.8%
 全国现货均价为 2.89 元 / 斤(折合 2890 元 / 500 千克),期货较现货升水 258 元 / 500 千克。北方产区现货价格处于 2.8 - 2.9 元 / 斤区间,山东、河北地区因库存压力略有下降,贸易商进行阶段性补货;南方销区受 “双 11” 商超备货拉动,广东、福建价格小幅反弹至 3.1 - 3.3 元 / 斤。基差收窄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需改善的预期,但现货高库存(生产环节 1.03 天,流通环节 1.1 天)仍对期货反弹空间形成压制。
 从区域市场视角分析,北方产区受前期蛋鸡存栏量较高影响,供应相对充裕。尽管近期部分养殖户加快淘汰老鸡节奏,但新增开产蛋鸡数量仍维持一定规模,致使产区库存消化缓慢。山东作为鸡蛋生产大省,当前库存天数较上月增加 0.2 天,达到 1.2 天,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以随采随销模式为主。河北产区同样面临库存压力,养殖户出货意愿较强,价格相对弱势。
 南方销区市场表现相对分化,长三角地区受气温下降、居民消费偏好季节性转变影响,鸡蛋需求略有回升,但由于周边产区供应充足,价格上涨幅度有限;珠三角地区则受益于 “双 11” 电商和商超备货,需求明显改善,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不过,随着备货高峰期过去,销区市场也将面临库存消化压力,对后期价格走势构成挑战。
 二、核心驱动因素:供应过剩 vs 成本支撑
 (一)供应端:高存栏压制弹性,产能去化缓慢
 
	  供应端方面,当前鸡蛋市场面临较为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10 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 13.68 亿只,这一数据不仅创下近五年新高,较去年同期更是增长 4.7%。从鸡龄结构来看,中青年鸡(120 - 450 日龄)占比高达 78.27%,这部分蛋鸡正处于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维持在 90% 以上,形成了 “高存栏 + 高效率” 的供应压制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鸡蛋市场供应压力显著。大量鸡蛋涌入市场,使得市场供应量远超需求量,价格受到严重压制。而这种高存栏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原因在于淘汰进度不及预期。尽管当前养殖端单斤亏损已达 0.31 元,但养殖户仍对未来鸡蛋价格回升抱有一丝希望,淘汰鸡日龄依旧高达 500 天 。周度淘鸡量仅为 60.94 万只,虽然环比增长 1.55%,但与产能出清所需淘鸡量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短期内市场鸡蛋供应过剩格局难以改变,价格上行压力巨大。
 (二)需求端:淡季刚需支撑,短期备货难破疲弱
 
	  进入 10 月,鸡蛋市场需求进入传统淡季。中秋、国庆双节过后,食品加工企业订单明显收缩,幅度达 15%。家庭采购也回归以刚需为主的状态,全国商超鸡蛋销量周度下降 8%。尽管南方地区在 “双十一” 备货拉动下,局部市场出现一定反弹,但终端走货量仅增长 10%,远远不足以覆盖市场巨大的供应压力。与此同时,替代品的分流效应较为显著。当前生猪价格为 17.8 元 / 公斤,白羽鸡价格为 17.58 元 / 公斤,均处于相对低价运行状态。在餐饮端,鸡蛋的使用比例已降至 40%,团膳、食堂等采购量环比下降 8%。这表明在替代品价格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消费者对鸡蛋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进一步加剧了鸡蛋市场需求的疲弱态势。
 (三)成本与资金面:养殖亏损扩大,抄底情绪升温
 
	  成本方面,饲料成本出现小幅回落。玉米、豆粕现货价分别降至 2253 元 / 吨、2950 元 / 吨,使得养殖成本降至 2.8 元 / 斤。然而,当前鸡蛋期货价为 3148 元 / 500 千克,折合 3.148 元 / 斤,成本支撑相对有限。虽然饲料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殖端压力,但由于期货价格仍高于成本价,使得市场对于鸡蛋价格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资金面和市场情绪方面,由于鸡蛋价格在月内出现大幅下跌,最大跌幅达 12%,多头开始押注超跌反弹,部分资金逢低介入。然而,空头则聚焦产能过剩这一核心问题,继续采取高空策略主导市场。目前多空持仓量差已缩至 1.2 万手,双方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这种市场情绪的分化加剧了鸡蛋期货价格的波动,使得投资者在决策时面临更大风险和挑战。
 三、多空因素角力:短期修复 vs 长期承压
 (一)利多因素:超跌反弹与政策预期
 技术面超跌修复:合约跌破 2800 元 / 500 千克养殖成本线后,RSI、KDJ 指标同步底背离,触发技术性抄底。10 月 27 日 - 30 日累计反弹 4.5%,显示市场对低价筹码的争夺。从技术分析角度而言,当 RSI 指标低于 30 时,市场通常被视为处于超卖状态,此时价格反弹可能性增加。而 KDJ 指标的底背离现象,进一步确认市场短期内可能出现反转信号。这使得一些技术派投资者纷纷入场,抢购低价的鸡蛋期货合约,推动了价格的反弹。
 产能去化预期升温:中小散户亏损面达 80%,10 月蛋鸡出苗量减少 61 万羽,补栏积极性降至冰点,预示 6 个月后新增供应或放缓,中长期供需格局或改善。由于持续亏损,许多中小散户已难以承受养殖成本压力,纷纷减少养殖规模。蛋鸡出苗量的大幅减少,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新增蛋鸡数量将明显下降。根据蛋鸡生长周期,从鸡苗到产蛋鸡需约 6 个月时间,因此,当前蛋鸡出苗量的减少,将在 6 个月后对市场供应产生明显影响,有助于改善中长期供需格局。
 (二)利空因素:库存高压与淡季压制
 冻品库存高企:屠宰企业冻品库存达 45 万吨,同比增长 10%,冷库蛋集中出库可能压制现货反弹空间。山东、河南等地冻品价格较鲜蛋低 0.3 元 / 斤,形成价格倒挂。如此高的冻品库存,对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压制。一旦冷库蛋集中出库,市场鸡蛋供应量将瞬间大幅增加,远超市场消化能力,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山东、河南等地冻品价格与鲜蛋价格的倒挂现象,也反映出市场鸡蛋供应过剩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打压了现货价格的反弹空间。
 宏观经济环境拖累:消费信心指数环比下降 2%,家庭食品开支预算收缩,鸡蛋作为非必需消费品,需求弹性放大,低价难改整体疲弱态势。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不佳背景下,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家庭食品开支预算的收缩,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鸡蛋时更加谨慎,对价格敏感度更高。尽管鸡蛋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但由于整体需求疲弱,低价并不能有效刺激需求增长,市场仍然难以摆脱低迷态势。
 四、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一)短期(11 月上旬):箱体震荡,高抛低吸为主
 
	  压力位与支撑位:上方 3150 - 3200 元 / 500 千克(前期密集成交区),下方 2900 - 2920 元 / 500 千克(养殖成本线 + 技术支撑),预计区间内震荡概率较大。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前期密集成交区往往会对价格产生较强压力,当价格上涨到该区域时,会面临大量卖盘压力,导致价格难以继续上涨。而养殖成本线则是价格的重要支撑位,当价格下跌到养殖成本线附近时,养殖户亏损会加剧,可能促使他们减少养殖规模,从而减少市场供应,对价格形成支撑。技术支撑位则是通过技术分析方法得出,如均线、趋势线等,这些支撑位可帮助投资者判断价格短期走势。操作策略:逢反弹至 3150 元以上可尝试做空,止损设置为 3180 元,目标价位为 2950 元;回调至 2920 元附近可轻仓尝试做多,止损设置为 2890 元,博弈技术性反弹。在操作过程中,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操作策略。若市场出现突发情况,如重大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可能导致市场走势发生逆转,此时投资者需果断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二)中长期(12 月 - 交割):产能去化决定趋势
 
	  核心变量:若 11 - 12 月能繁母鸡淘汰率达 10%,2026 年春季供应缺口或显现,合约价格有望上移至 3300 - 3400 元 / 500 千克;反之,若存栏持续高位,或下探 2800 元 / 500 千克历史低位。能繁母鸡淘汰率是影响鸡蛋市场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若淘汰率达到 10%,意味着市场蛋鸡数量将大幅减少,从而导致 2026 年春季鸡蛋供应出现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供需关系将发生变化,供不应求局面将推动合约价格上涨。相反,若存栏持续高位,市场供应过剩问题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价格可能继续下跌,甚至下探至历史低位。产业客户建议:养殖端可逢高进行对冲套保,锁定 12 月出栏利润;贸易商应关注现货升水缩窄机会,避免囤货待涨。对于养殖端而言,逢高对冲套保可帮助其锁定未来销售价格,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通过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数量的期货合约,养殖端可在价格上涨时获得期货市场收益,从而弥补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损失。对于贸易商而言,关注现货升水缩窄机会可帮助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当现货升水缩窄时,贸易商可选择在现货市场采购鸡蛋,而非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合约,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贸易商也应避免囤货待涨,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囤货可能导致资金占用和库存风险增加。
 (三)风险提示
 供应端:气温骤降可能导致产蛋率回升,或进口蛋冲击加剧,可能放大下跌风险。气温骤降可能致使蛋鸡产蛋率回升,从而增加市场供应。进口蛋的冲击也可能加剧市场竞争,导致价格下跌。若进口蛋数量大幅增加,市场鸡蛋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价格可能受到更大压力。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供应端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需求端:冬季疫情反复影响餐饮消费,或替代品价格持续低位,压制鸡蛋溢价空间。冬季疫情反复可能影响餐饮消费,导致鸡蛋需求下降。替代品价格持续低位也会压制鸡蛋的溢价空间,使得鸡蛋价格难以上涨。若疫情反复导致餐饮行业受到严重影响,鸡蛋需求量将大幅减少,价格可能下跌。因此,投资者需关注需求端变化,以及替代品价格走势,以便更好把握市场机会。
 结语
 当前鸡蛋期货 2512 合约处于 “短期超跌反弹” 与 “长期产能过剩” 的矛盾期,投资者需警惕情绪驱动下的波动风险,重点跟踪存栏数据与淘汰进度。短期策略以区间操作为主,中长期逢高布局空单,等待产能去化信号明确后的趋势性机会。市场永远在周期中运行,理性判断供需本质,方能在震荡中把握节奏。(数据支持:卓创资讯、农业农村部、光大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