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玉米市场再迎关键窗口期:供应宽松下的多空博弈与趋势展望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8/19 12:56:36 关注:147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供应端三重压力叠加,宽松格局持续强化
  (一)国储 + 轮换 + 春玉米,供应 “组合拳” 密集落地

  当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处于 “新旧粮交替期”,供应端承受着巨大压力。
  国储进口玉米拍卖已成为常态化举措,每周投放量稳定维持在 50 - 80 万吨。然而,从 7 月成交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成交率持续低于 30%,且溢价空间被压缩至 10 元 / 吨以内。这清晰表明,市场对高价粮的接受程度不断降低,如同消费者在采购商品时愈发追求性价比,高价进口玉米在市场中逐渐丧失吸引力。
  轮换玉米出库亦在加速推进,东北、华北地区的中储粮库点作业繁忙,日均出库量高达 20 万吨。2022 年陈粮成交价为 2300 元 / 吨,较现货价格低 50 - 80 元 / 吨 。此价格优势对贸易商库存粮估值产生直接冲击,引发贸易商的忧虑。
  春玉米的集中上市形成强大的 “地域冲击”。在华北的河北、山东地区,春玉米开秤价为 2350 元 / 吨,两湖地区(湖北、湖南)为 2300 元 / 吨。这些春玉米具有水分低(≤15%)、杂质少的显著优势,深受深加工企业青睐。深加工企业纷纷加大对春玉米的采购力度,这无疑挤压了陈粮的市场份额,使陈粮在市场竞争中处境愈发艰难。
  (二)贸易商心态转弱,出货积极性创半年新高

  供应端压力致使贸易商心态发生显著转变。在山东、河南等地,贸易商周度出货量环比增长 15%,东北渠道余粮消化进度超过 60% 。但市场频繁出现低价抛售现象,例如水分 16%、容重 700g/L 的玉米,成交价仅为 2300 元 / 吨 ,与优质粮相比,价格低 100 元 / 吨。这充分反映出持粮主体急于在新粮上市前变现手中粮食的迫切心态。
  二、消费端 “双引擎” 熄火,饲料与深加工需求集体承压

  (一)养殖端:存栏拐点渐近,饲料增量空间收窄

  在消费端,玉米的两大 “需求引擎”—— 饲料与深加工,目前均面临较大压力。
  先看养殖端,存栏量变化一直是行业重点关注指标。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 年 6 月,生猪存栏量达到 42447 万头,季环比增长 1.7% 。虽有增长,但分析能繁母猪存栏量,却存在隐忧。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月环比持平 ,这意味着后续生猪存栏量增长动力不足。结合 8 月 13 日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议精神,计划在三季度末将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至 3900 万头左右,这预示着三季度之后,生猪存栏量很可能进入下行通道。
  当前,二次育肥全面降温,对标猪与肥猪价差已缩小至 0.3 元 / 斤 ,养殖户二次育肥积极性大幅降低。50 公斤以上仔猪补栏量下降 20% ,直接减少后续育肥阶段对玉米饲料的需求。饲料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纷纷调整库存策略,玉米库存天数从 25 天降至 20 天 ,采取 “随用随采” 方式应对远期需求的不确定性。
  同时,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效应加剧。目前,小麦均价为 2442 元 / 吨,玉米均价为 2376 元 / 吨 ,玉麦价差为 - 66 元 / 吨。在华北、长江流域等地区,饲料厂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已达 30% 。经测算,每月减少玉米需求量高达 150 万吨 ,显著压缩了玉米在饲料市场的份额。
  (二)深加工:开工率低迷成常态,产品库存高企难提振

  再看玉米深加工行业,目前开工率仅为 55% ,与去年同期相比,低 8 个百分点 ,低迷开工率已成为常态。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消费 “量价双弱”。以淀粉和酒精为例,淀粉报价为 2800 元 / 吨,环比下跌 5% ,酒精报价为 3800 元 / 吨,同比下跌 12% 。在此价格走势下,行业库存普遍达 30 天以上 。企业为避免库存积压损失,被迫压减原料采购。
  此外,地域替代优势显著。在华北地区,春玉米到厂价比陈粮低 50 元 / 吨 ,深加工企业更倾向采购新粮。从成交数据看,陈粮成交占比降至 40% 以下 ,新粮凭借价格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上风,进一步压缩陈粮市场空间。
  三、期现市场 “冰火两重天”,近月平水、远月走弱的分歧信号

  (一)期货市场提前演绎 “预期差”
  在期货市场中,C2509 合约与 C2601 合约走势截然不同。
  C2509 合约临近交割月,与现货价格关系微妙。截至 8 月 19 日,现货价格为 2376 元 / 吨,期货价格为 2261 元 / 吨 ,价差缩小至 115 元 / 吨 。这种 “平水状态” 表明,市场对短期供需矛盾逐渐钝化,市场参与者对短期价格波动预期降低。
  然而,C2601 合约走势相反。8 月上半月,其向下突破 2200 元 / 吨的震荡箱体 ,最低触及 2170 元 / 吨 。价格下跌引发市场关注,持仓量在此期间增仓 10% ,表明资金看空远期市场。背后核心逻辑是新粮上市后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二)现货市场 “涨不动、跌不深” 的背后
  再看现货市场,山东、河北等地深加工企业报价围绕 2400 元 / 吨窄幅震荡 。
  从企业策略来看,采用 “低价吸粮 + 高价抛货” 策略。当企业门前到货量超过 1000 车 / 日时,压价 10 - 20 元 / 吨 ;到货量低于 500 车 / 日时,提价 30 元 / 吨 ,以此调节市场供需。
  基层心态复杂,惜售与恐慌情绪交替。高水分粮(≥20%)持有者因担心粮食变质急于变现;优质粮主体观望中秋后行情,期待更好价格。这种心态差异导致市场呈现 “结构性上量” 特征,加剧市场复杂性。
  四、小麦 “政策性托底” VS 玉米 “市场化寻底”,玉麦价差引领新变局

  (一)小麦价格筑底反弹,政策信号明确
  小麦市场今年备受关注。8 月 5 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消息,在江苏、江西、山东三省开启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 ,托市价格定为 2.52 元 / 公斤 ,为小麦市场提供底部支撑。在政策带动下,小麦均价迅速反弹至 2442 元 / 吨 ,与 7 月低点相比,涨幅达 2% ,有效恢复市场信心。
  随着 9 月临近,面粉消费旺季将至。从历史数据看,消费旺季面企开工率通常显著提升。去年 9 月面企开工率从 50% 提升至 65% ,带动小麦采购量增加。预计今年也将如此,随着开工率提升,小麦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小麦价格提供更有力支撑。
  (二)玉麦价差 “倒挂” 加剧替代效应
  再看玉米与小麦价差,其变化对市场影响深远。当前,玉米均价为 2376 元 / 吨,小麦均价为 2442 元 / 吨 ,玉米较小麦低 66 元 / 吨。而在 2024 年同期,玉米溢价 50 元 / 吨 ,价差反转改变市场格局。
  在饲料领域,价差反转促使饲料厂调整配方。以猪饲料为例,为降低成本,猪料中小麦添加比例从 15% 提升至 25% 。按当前价格计算,单吨饲料成本可降低 30 元 。贸易商敏锐察觉市场变化,在华北地区,“卖玉米、囤小麦” 现象增多。从数据看,小麦收购量周增 12% ,玉米出货量周增 8% 。贸易商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调整策略,加剧玉米市场供应压力,为小麦市场带来更多需求,深刻改变玉米和小麦市场格局。
  五、后市展望:震荡下行成主基调,三大节点需重点关注

  (一)短期(1-2 周):新粮上市前的 “最后挣扎”
  未来 1 - 2 周内,玉米市场将迎来关键时期。华北春玉米上市量预计达 50 万吨 / 周 ,轮换粮投放也将加码,预计每周投放量增加 20 万吨 ,供应大幅增加。
  在此情况下,玉米均价预计下探至 2350 元 / 吨 。山东地区企业可能出现 “二次压价” 情况。建议贸易商在价格达到 2380 元 / 吨以上时出货,避免新粮集中上量后因供过于求导致价格踩踏。
  (二)中期(3-4 周):关注两大核心变量
  3 - 4 周的中期视角下,有两大核心变量深刻影响玉米市场走势。
  第一个变量是能繁母猪的去化进度。若 9 月初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900 万头以下 ,意味着饲料玉米需求将大幅减少。按每头能繁母猪对应 5 吨 / 年的玉米需求计算,存栏量下降将导致每月饲料玉米需求减少 200 万吨 ,对玉米价格形成利空。
  第二个变量是深加工开工率的拐点。目前,深加工企业产品库存普遍偏高,达 30 天以上 。但如果下游产品库存降至 20 天以下 ,企业为维持生产可能补库,短期内或提振玉米价格。但鉴于需求端疲弱,这种提振作用难以改变 “旺季不旺” 的市场格局。
  (三)长期:新季玉米决定价格下限
  从长期看,新季玉米的产量和价格是市场关键因素。当前,东北新粮长势良好。若 9 月收割期未出现大范围减产(单产≥7.5 吨 / 公顷 ),新粮开秤价可能低至 2200 - 2250 元 / 吨 。较低开秤价将倒逼陈粮价格下探至 2300 元 / 吨 ,形成 “新旧粮价格倒挂” 局面,市场竞争将更激烈,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存在。
  结语:理性看待震荡,落袋为安是上策
  8 月玉米市场,供应宽松与成本支撑相互博弈,市场震荡前行。
  对于贸易商而言,应摒弃 “赌涨” 的冒险心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心态风险较大。贸易商应抓住价格反弹机会,果断清理高水分粮和高价库存,降低库存成本,避免价格下跌造成损失。
  深加工企业需谨慎规划库存策略,逢低建立 15 天左右的安全库存,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避免新粮上市初期价格波动冲击。
  养殖户也应重视,继续深化小麦替代配方,科学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降低对单一原料(玉米)的依赖,有效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市场规律客观存在,当供应端 “堰塞湖” 与消费端 “肌无力” 同时出现时,任何短期价格反弹都应视为出货良机。玉米市场 “熊市筑底” 进程仍在持续,价格虽可能反复,但整体下行趋势难以改变。只有 “顺势而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震荡行情中守住利润,避免被市场淘汰。 (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Mysteel 农产品)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玉米 “涨三天跌两天”:新粮入市倒计时,2400 元 / 吨保卫战打响2025/8/21 10:36:17
玉米价格坐上“过山车”:旧粮挺价VS新粮压市,后市如何演绎?2025/8/20 14:26:27
山东玉米"过山车式"反弹!大涨机会来了?这三大真相必须看透2025/8/19 12:52:42
玉米价格探底:全球丰产压顶,内外盘何时止跌?2025/8/15 9:15:14
山东省:玉米价格企稳,豆粕小幅回升(8月4日-8月10日)2025/8/14 9:10:06
全球玉米价格多空拉锯:丰产预期VS出口韧性,USDA报告成破局关键2025/8/14 8:46:2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