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禽肉输华重启:多重关卡下为何难破“等待魔咒”?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8/9 9:52:35 关注:25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消息源权威性待考:官方背书缺位下的信息不确定性
(一)外媒报道孤证难立,中方可信渠道尚无发声
目前有关巴西禽肉可能恢复输华的消息,主要源自路透社等外媒报道。但截至当下,中国农业部、商务部以及海关总署等官方渠道,均未发布任何相关公告。在国际贸易领域,涉及动植物检疫与食品准入的政策调整,通常需经由进口国官方平台予以正式通报。缺乏中方权威信源的有力支撑,使得 “巴西禽肉即将输华” 的传闻,更倾向于市场层面的信息预演,而非政策落地的确切信号。
(二)国际谈判 “最终阶段” 并非 “谈判终结”
报道中提及的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关于 “与中国进入最终谈判” 的表述,需进行理性剖析。国际贸易谈判中的 “最终阶段”,往往意味着针对技术细节的深入磋商,而非谈判的实质性完结。以 2024 年巴西与欧盟的禽肉贸易谈判为例,“最终阶段” 历时长达 4 个月,期间因动物疫病监测标准存在分歧而多次延迟。此次中巴谈判同样面临检疫流程、药残检测指标等具体条款的博弈,谈判时长以及能否达成协议仍存在诸多变数。
二、疫病风险显著:H5N1 禽流感构成 “生物安全屏障”
(一)野禽疫情持续蔓延,商业养殖风险外扩
自 2025 年以来,巴西已累计报告 12 起野禽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覆盖南里奥格兰德、圣保罗等 6 个主要禽肉产区。尽管目前尚未出现商业养殖场大规模感染情况,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指出,H5N1 病毒在野禽中的持续传播,已对商业养殖区域形成 “环形包围” 态势。2024 年智利恢复输华前,曾经历 18 个月的野禽疫情零报告期。反观巴西,当前每周新增 2 - 3 起野禽感染案例,短期内难以满足中国对 “无疫区” 的准入要求。
(二)人禽共患病高致死率促使政策审慎
H5N1 病毒对人类的致死率高达 50% - 60%,远高于普通禽流感病毒。2023 年阿根廷恢复输华时,中国海关总署要求其提供连续 24 个月商业养殖区和野禽栖息地 “双零感染” 证明,并接受中方专家实地验厂。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禽肉出口国,其国内 13% 的野禽栖息地与商业养殖场距离不足 5 公里,这种 “人禽共域” 的养殖环境,致使中国在解除禁令时必然采取 “稳健审慎、宁慢勿险” 的策略。
三、贸易博弈加剧:反倾销调查形成 “双向壁垒”
(一)巴西对华反倾销调查频繁实施
自 2024 年至今,巴西已先后对中国出口的玻璃纤维、轮胎用钢帘线、非外科乳胶手套等 12 类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超过 15 亿美元。例如,2025 年 1 月巴西对中国聚酯纤维纱线征收最高 20.83 美元 / 千克的反倾销税,直接导致中国该产品对巴出口量下降 40%。在国际贸易中,此类 “精准反制” 举措常引发连锁反应。中国作为巴西禽肉第二大进口市场,在准入谈判中难免会考量贸易平衡因素。
(二)历史案例表明 “解限周期” 难以缩短
回顾中国对禽流感疫区的解禁历程,阿根廷因 2023 年禽流感暂停输华,直至 2025 年 3 月才恢复,耗时 735 天;智利 2023 年 3 月暂停后,经过 552 天的疫情监测和标准对接才重新获得准入资格。即便疫情相对较轻的波兰,自 2024 年 9 月暂停至今仍未获批。这些案例均表明,中国在动物源性食品准入方面遵循 “风险清零 - 标准互认 - 动态监管” 三重原则。巴西若想突破约 700 天的 “解限周期”,需在疫病防控体系、出口追溯机制等方面接受严格评估。
四、外交进程有待推进:金砖会议后仍需 “打破僵局”
2025 年 7 月金砖国家会议期间,巴西总统卢拉与中国总理李强就禽肉贸易问题进行了专项沟通,这无疑为双方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然而,截至目前仍未释放实质性进展,这使得巴西禽肉输华之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回顾 2024 年中巴大豆贸易谈判,高层会晤后,技术团队对接耗时 45 天,期间双方就大豆品质标准、检验流程等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资质审核耗时 60 天,全面审查巴西大豆出口企业的生产能力、质量管控体系;随后是 30 天的首批产品试订单,用以检验贸易流程的顺畅性。整个周期不少于 150 天。此次禽肉谈判,由于涉及疫病敏感议题,预计将增加 “第三方机构风险评估” 环节。这一环节旨在引入国际权威机构,从专业角度评估巴西禽肉生产链条中的疫病风险,其评估过程需综合考量养殖环境、疫病监测体系、防疫措施落实等多方面因素,预计将进一步延长政策落地时间,使得巴西禽肉恢复输华仍需保持耐心等待。
结语:短期博弈态势激烈,长期仍需 “耐心等待”
从消息源的不确定性,到疫病风险的现实考量;从贸易反制的连锁反应,到准入先例的周期规律,巴西禽肉恢复输华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尽管巴西是全球禽肉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当前面临的 “生物安全 + 贸易平衡” 双重考验,决定了中国难以在短期内为其敞开大门。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与其期待 “巴西速成”,不如将目光聚焦于国内产能优化与多元化进口布局。毕竟,在全球食品贸易的格局中,“风险分散” 永远比 “单一依赖” 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