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递:主力合约震荡收涨,远月合约分化加剧
(一)2511 合约日内走势:资金推动下的技术性反弹
8 月 7 日,生猪期货市场备受关注,主力合约 2511 表现突出。当日以 13,965 元 / 吨开盘,早盘阶段,受现货市场走弱影响,对期货价格形成压制,合约价格一度下探至 13,920 元 / 吨。然而,午后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空头回补与逢低买盘力量发力,推动价格逐步拉升。最终,2511 合约收于 14,100 元 / 吨,较前一日上涨 0.64%。从成交数据来看,成交量达 3.47 万手,持仓量增加 626 手至 5.96 万手,成交额高达 78.01 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在多空激烈博弈中,多头暂时略占优势,市场资金对生猪期货后期走势存在较大分歧。
(二)跨合约价差:近强远弱格局强化,市场预期分歧升温
对比 8 月 6 日数据,2511 合约与 2509 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值得关注。2511 合约较 2509 合约的升水从 190 元 / 吨扩大至 230 元 / 吨,这一变化反映出资金对 11 月合约的旺季预期较为强烈。在生猪养殖行业,11 月通常是消费旺季,节日因素以及气温下降导致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增加,使得市场对 11 月生猪价格有更高期待。然而,远月 2607 合约收跌 0.07%,形成 “近月反弹、远月承压” 的明显分化走势。从技术分析角度看,2511 合约已连续两日收阳,且成功突破 5 日均线(13,950 元 / 吨),显示出一定的上涨动能。但同时,它仍受到 10 日均线(14,150 元 / 吨)的压制,这表明市场在短期方向选择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多空双方都在等待更明确的市场信号来决定下一步操作策略。
二、三大核心驱动因素:供需失衡下的短期修复
(一)供应端:出栏压力边际缓解,养殖端挺价情绪升温
在供应层面,生猪市场近期出现显著变化。大型养殖集团的出栏策略调整是关键因素。如牧原、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其 8 月出栏计划较上月环比下降 3%。这一变化是企业基于市场形势做出的理性决策。以山东、河南地区的规模养殖场为例,生猪出栏均重从之前的 125 公斤回落至 122 公斤,大猪占比也从 35% 降至 28% 。这种出栏体重和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短期市场上猪源供给压力有效减轻。根据经济学原理,当市场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或者微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往往会受到向上的支撑。这意味着,养殖集团的这种缩量出栏行为,为生猪价格的稳定和反弹创造了条件。
除集团场的调整外,散户的惜售情绪也在发酵。当前现货均价为 13.88 元 / 公斤,已逼近 14 元 / 公斤的成本线,这使得养殖户的盈利空间被极大压缩。在河北、江苏等地,散户的压栏比例提升至 30%。他们选择将生猪继续饲养,而不是立即出栏,期望未来能获得更好的价格。这种惜售行为导致屠宰企业的收购难度大幅增加。为保证正常生产运营,部分屠宰厂家不得不提价 0.1 - 0.2 元 / 公斤来抢购标猪。从市场博弈角度看,这是养殖户和屠宰企业之间的较量,养殖户凭借对市场价格的预期和自身的养殖成本考量,掌握了一定的市场话语权,从而对生猪价格产生向上的推动作用。
(二)需求端:旺季预期提前交易,中秋备货悄然启动
从需求角度分析,当前市场处于旺季预期提前交易阶段,而中秋备货的启动成为需求端的重要支撑。随着开学季临近,华北、华东地区中小学在 8 月 15 日陆续开学,这引发了一系列市场反应。团膳企业作为学校餐饮的主要供应商,为保证开学后的食材供应,会提前 2 周采购冻分割肉。北京、上海等地的冻猪肉订单量周增 15%,这种需求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期货盘面的提前反应。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供应稳定性的需求,使得团膳企业的采购行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这种前瞻性采购又会对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期货价格上。
与此同时,屠宰厂的库存策略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屠宰企业开工率目前为 26.8%,较上周微增 0.2 个百分点,冻品库容率 17.2% 仍处于低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厂家为应对中秋旺季的到来,趁着期货回调阶段逢低建立中秋备货头寸。这是企业基于成本效益和市场预期做出的决策。当期货价格回调时,采购成本相对降低,企业通过提前建立头寸,可以在未来的旺季销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这种库存管理策略的调整,不仅影响当前市场的需求,也对未来的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产生潜在影响。
(三)政策面:去产能政策落地,市场预期边际改善政策因素
在生猪市场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农业农村部 “减母猪、控二育” 专项行动开始见效。6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43 万头,虽超出正常保有量 3.7%,但 7 月淘汰母猪量环比增加了 8%。山东、河南等地对 450 日龄以上老母猪给予 300 元 / 头的补贴,这一政策措施直接刺激了养殖户淘汰老旧母猪的积极性。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淘汰低效产能有助于优化整个行业的产能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市场对 2025 年四季度产能去化的预期更加乐观。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随着产能的逐步去化,未来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价格也有望迎来上涨。这种乐观预期推动资金向远月合约迁移。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预期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而资金的流向又会对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当大量资金流向远月合约时,会增加对这些合约的需求,进而推动合约价格上涨,这也正是当前生猪期货市场中出现的情况。
三、后市展望:短期震荡筑底,中期博弈两大关键节点
(一)短期(8 月中旬前):14000 元 / 吨成多空争夺焦点
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生猪期货 2511 合约在近期走势中呈现出一些关键技术特征。当合约价格回踩至 13,900 元 / 吨时,获得较强支撑。这一支撑位并非偶然,它既是前期的低点支撑位置,也是 60 日均线所在之处。在技术分析中,前期低点往往被视为重要的心理和实际支撑位,因为它代表了市场在过去某个时刻对价格的认可程度。而 60 日均线作为一种中期趋势指标,对价格走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当价格回调至 60 日均线附近并获得支撑时,通常被认为是市场中期趋势仍然向好的信号。此次 2511 合约在 13,900 元 / 吨处获得支撑后迅速反弹,显示出这一支撑位的有效性。
同时,MACD 指标也为市场分析提供了重要信号。MACD 指标中的绿柱缩短,表明空头力量正在逐渐衰减。在技术分析中,MACD 指标是一种常用的趋势判断工具,通过对其柱状线的变化分析,可以了解市场多空力量的对比情况。当绿柱缩短时,说明空头的力量在减弱,多头的力量开始增强,这是市场可能发生反转的重要信号。对于 2511 合约来说,如果能够站稳 14,150 元 / 吨这一关键价位,那么将有望进一步上探 14,300 元 / 吨的压力位。14,150 元 / 吨是当前市场的重要阻力位,一旦突破,将打开新的上涨空间,而 14,300 元 / 吨则是更高一级的压力位,若能突破,将显示出市场的强劲上涨动力。
然而,现货市场的表现仍然是影响期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当前的现货价格走势给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拖累风险。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全国生猪均价为 13.88 元 / 公斤,较之前环比下跌了 0.06 元 / 公斤。在广东、山东等地,出现了散户集中出栏的现象。这种集中出栏行为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增加,从而对现货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当供应增加而需求不变或减少时,价格往往会下跌。
若现货价格跌破 13.5 元 / 公斤,可能会引发期货市场的连锁反应。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通常情况下,期货价格会跟随现货价格的走势。当现货价格下跌时,期货市场的投资者会预期未来的价格也将下跌,从而引发抛售行为,导致期货价格回调。在这种情况下,2511 合约可能会回调至 13,800 元 / 吨。13,800 元 / 吨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位,一旦跌破,可能会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因此,在短期内,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以及散户的出栏动态,这些因素将对期货价格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期(8 月下旬 - 11 月):供需错配催生估值修复
在中期视角下,生猪市场将迎来两个关键节点,这两个节点将对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是中秋国庆备货窗口,这一时期通常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从历史数据和市场规律来看,8 月 20 日后,食品厂开始为月饼馅料采购猪肉,餐饮企业也会为节日套餐进行备货。这些采购行为将拉动周度需求增加 20% 左右。从消费经济学角度看,节日期间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而猪肉作为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其需求弹性在节日期间会相对较小,即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这就使得在节日备货期间,即使价格有所上涨,需求也不会大幅减少,反而会因为节日氛围和消费习惯的影响而增加。
若现货价格回升至 14.5 元 / 公斤,这将对生猪期货 2511 合约产生积极影响。14.5 元 / 公斤的现货价格表明市场供需关系得到改善,需求的增加使得价格上涨。在这种情况下,2511 合约有望突破 14,500 元 / 吨。这一突破不仅是价格上的突破,更意味着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的预期发生改变。当合约价格突破 14,500 元 / 吨时,将修复至产业套保成本区间。产业套保是企业为规避价格风险而采取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当期货价格回归到产业套保成本区间时,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同时也反映出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得到恢复。
另一个关键节点是产能去化数据验证。9 月 1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若数据显示环比下降 0.5% 以上,即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4020 万头以下,这将确认产能去化拐点的出现。能繁母猪存栏量是生猪市场的重要先行指标,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未来生猪的供应量。当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时,意味着未来生猪的出生数量将减少,从而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减少。
产能去化拐点的出现将驱动市场对生猪期货估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估。在金融市场中,资产的估值是基于对未来现金流和风险的预期。当产能去化得到确认时,市场会预期未来生猪供应减少,价格上涨,从而提高对生猪期货的估值。在这种情况下,远月合约的溢价空间可能会扩大至 500 元 / 吨。远月合约的溢价扩大表明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的预期更加乐观,投资者愿意为未来的期货合约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也反映出市场对产能去化后生猪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的信心。
四、交易策略:轻仓博弈区间,把握预期差机会
(一)产业客户:套保与备货结合锁定利润
对于产业客户而言,生猪期货市场是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养殖端和加工端可采取不同策略来实现利润锁定和成本控制。
从养殖端来看,当生猪期货 2511 合约价格在 14,100 元 / 吨以上时,是较为合适的分批卖出套保时机。这一价格对应的现货价格为 14.1 元 / 公斤,虽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仅 0.1 元 / 公斤,但在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能够锁定一定利润,避免在旺季不涨的情况下出现利润回吐风险。通过套保,养殖企业可将未来的销售价格提前锁定,从而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收益。这种策略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生产和销售计划,降低市场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加工端则可采用 “期货点价 + 期权保护” 的策略来进行备货。在 13,900 元 / 吨的价格水平上买入看涨期权,支付 1.5% 的权利金。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企业可通过行使期权,以较低的价格买入生猪期货合约,从而锁定中秋采购成本不超过 14.3 元 / 公斤。这种策略既利用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又通过期权为企业提供了价格保护,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性。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这种策略可帮助企业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同时,合理控制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投机客户:区间操作,设好止损止盈
投机客户在生猪期货市场中主要通过捕捉价格波动获取利润,因此需根据市场走势制定灵活的交易策略,并严格设置止损止盈点,以控制风险。
在短线操作上,当 2511 合约价格在 14,150 元 / 吨附近时,可尝试建立空头头寸。这一策略的依据是,当价格接近这一水平时,市场可能出现短期的超买现象,且上方存在一定的阻力位。此时做空,若市场价格回调,即可获取利润。同时,为控制风险,需设置止损位在 14,250 元 / 吨。一旦价格突破止损位,说明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应及时止损离场,避免进一步损失。目标价位设定在 13,950 元 / 吨,这是基于对市场短期回调幅度的判断,当价格下跌至这一目标位时,可考虑获利了结。
对于中线操作,当 2511 合约回踩 13,900 元 / 吨并企稳时,是布局多单的较好时机。这一价格水平不仅是前期的支撑位,也反映了市场在这一价位上的供需相对平衡。此时做多,主要逻辑是开学季需求提振与产能去化预期的共振。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猪肉消费需求将增加,而产能去化将导致未来生猪供应减少,这两个因素都将对价格形成支撑。同样,为控制风险,止损位设置在 13,750 元 / 吨,若价格跌破这一水平,说明市场可能出现意外变化,应果断止损。目标价位设定在 14,500 元 / 吨,这一目标的设定基于对市场中期上涨空间的预期,当价格达到这一目标位时,可考虑部分或全部止盈,锁定利润。
(三)风险提示
在生猪期货投资中,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需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可能影响市场走势的各种因素。
首先,要密切关注 8 月 10 日公布的 7 月 CPI 数据。CPI 数据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和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生猪期货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若猪肉价格同比降幅超过 15%,这可能引发政策端收储预期的落空。在市场预期中,当猪肉价格过度下跌时,政府可能会采取收储措施来稳定价格。但如果 CPI 数据显示猪肉价格降幅过大,可能导致政府认为市场尚未达到需要收储的程度,从而使得收储预期无法实现。这将对市场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期货价格回调。因此,投资者在决策时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其次,台风 “卡努” 的路径也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对生猪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若 “卡努” 影响华南生猪调运,可能会导致当地生猪供应短缺,从而刺激短期投机性上涨。在台风影响下,道路受阻、交通不便,生猪无法及时运输到市场,导致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然而,这种上涨往往是基于短期的供需失衡和市场情绪,一旦台风影响消退,市场供需关系恢复正常,利好兑现后价格可能会快速回落。因此,投资者在面对这种短期投机性上涨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操作,避免盲目追涨带来的风险。
当前生猪期货 2511 合约的反弹,本质是供应压力短期缓解与旺季预期的提前交易。投资者需区分 “情绪驱动” 与 “基本面驱动”,短期关注 14,000 元 / 吨整数关口争夺,中期聚焦能繁母猪存栏降幅与中秋备货量两大核心指标。在猪价磨底期,轻仓博弈区间、严格止损,比盲目追多更显重要。关于生猪期货能否在 8 月下旬开启单边上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