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结论:饲料价格微幅上扬与区域分化并存,10 月 13 日市场行情三大关键要点解析
根据 10 月 9 日最新市场监测数据,并结合截至 13 日未出现重大行情变动的市场情况推断,当前全国饲料市场呈现 "整体价格微幅上扬、区域市场分化显著" 的特征:
禾谷类饲料全国平均价格为 1,153 元 / 吨,较上周环比上涨 0.07%;饼粕类饲料价格保持在 1,590 元 / 吨。
玉米南北区域价格差异突破 400 元 / 吨;豆粕在西南地区价格逆势走高,达到 3,082 元 / 吨。
短期内饲料价格上涨动力主要源于豆粕成本传导,但政策推动的原料替代效应与养殖市场需求之间的博弈,将对价格涨幅形成制约。
二、原料市场行情深度分析:价格波动背后的驱动与制约因素
(1)玉米市场:华北地区价格上行,东北地区承压,全国均价 2,320 元 / 吨(周涨幅 0.8%)
价格上涨区域: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集中采购,推动市场行情上行。其中,诸城兴贸玉米收购价格已上调至 2,400 元 / 吨;滨州西王等企业收购价格也上调 10-30 元 / 吨,有效刺激农户售粮积极性。
价格下行区域:黑龙江地区新季潮粮上市遇冷,青冈龙凤收购价格仅为 1,985 元 / 吨,较去年同期下降 8%。饲料生产企业为控制成本,转向采购华北地区玉米。
行情预测:预计 13 日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将保持稳定,东北地区价格或小幅探底,全国玉米均价短期内突破 2,350 元 / 吨的可能性较低。
(2)豆粕市场:进口成本支撑价格,区域价差达 320 元 / 吨
全国主流价格区间为 2,920-3,082 元 / 吨,山东日照市场报价 2,940 元 / 吨(上涨 10 元),广东湛江市场报价 2,980 元 / 吨(涨幅 2.3%)。
西南地区成为价格高地:四川成都豆粕价格达 3,082 元 / 吨,主要受运输成本高企影响;贵州市场价格为 2,762 元 / 吨,区域价差超过 300 元。
潜在风险:随着南美大豆减产预期增强,CBOT 大豆主力合约价格上涨 2.9%,预计 13 日后豆粕价格或有 50-80 元 / 吨的上涨空间。
(3)DDGS 市场:替代优势显著,高脂型产品溢价 100 元
东北地区市场报价 2,170-2,240 元 / 吨,华北地区报价 2,360 元 / 吨。受白酒消费旺季影响,酒精生产企业开工率提升至 65%,日产量增加 5%。
水产饲料需求激增:山东地区蛋白含量 26% 的高脂型 DDGS 报价 2,330 元 / 吨,较普通型产品溢价 100 元,在饲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已提升至 20%。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揭示市场本质
1. 国际粮价传导效应显著
国庆假期期间,美国大豆收割进度滞后引发市场炒作,导致进口大豆成本增加 30 元 / 吨。国内油脂加工企业挺价意愿强烈,豆粕基差扩大 50 元 / 吨。
2. 养殖市场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9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4,020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 3.7%;生猪存栏量 3.9 亿头。饲料生产企业开机率维持在 75%,玉米日均消耗量达到 45 万吨,同比增长 5%。
3. 政策调控发挥缓冲作用
《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实施效果显现:玉米在饲料配方中的使用比例降至 58%,较 2022 年下降 7%;河北地区规模猪场豆粕添加比例仅为 18%,非常规饲料应用比例提升 20%。
四、养殖户经营策略建议:规避三大风险,把握两大机遇
原料采购策略:建议华北地区养殖户可适度进行玉米小批量补库;豆粕采购建议观望至 10 月下旬,以规避南美天气炒作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配方优化:在饲料配方中使用 DDGS 替代 20% 的豆粕,或添加酶制剂提高蛋白质利用率,预计每吨饲料成本可降低 150 元。
区域市场套利:东北地区养殖户可利用本地玉米价格优势进行跨区域采购;西南地区养殖户需密切关注港口豆粕库存变化(当前华南地区豆粕库存仅 35 万吨,较前期下降 12%)。
政策红利利用:积极申报 "非常规饲料应用补贴",目前河北、河南等地养殖户已获得每吨 200 元的政策补助。
五、市场预警:10 月底或现价格转折点
若生猪出栏量持续维持高位(10 月 9 日重点企业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 16.6%),养殖利润进一步压缩(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亏损 74 元),饲料市场需求或将提前减弱。叠加新季玉米集中上市影响,预计 10 月底饲料价格可能出现 3%-5% 的回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