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本网动态本网评论 → 文章内容

“罗贾之争”背后,预制菜的真相与未来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9/14 6:58:29 关注:132 评论: 我要投稿

  风波缘起:罗贾开杠
  在消费与舆论领域,近期一场 “罗贾之争” 引发广泛关注,将预制菜这一话题再次推至风口浪尖。9 月 10 日,罗永浩下飞机后与同事前往西贝门店用餐,此次寻常的就餐行为却成为这场风波的导火索。饭后,他在社交媒体上直言:“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因其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和广泛影响力,其观点备受瞩目。
  西贝为维护自身声誉,迅速作出强硬回应。9 月 11 日晚,西贝召开新闻发布会,坚称依据国家六部门当年 3 月发布的最新定义,罗永浩当日所点菜品 “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表示其言论对企业造成了伤害。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更是强调要起诉罗永浩,称其言论对西贝商誉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西贝的回应,罗永浩并未退缩,不仅悬赏 10 万征集西贝预制菜线索,还发文反驳,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使得这场预制菜之争不断升级,吸引了众多网友、媒体及行业专家参与讨论,“预制菜” 一词热度持续攀升。
  各执一词:真相迷雾
  在这场纷争中,罗永浩与贾国龙观点分歧明显,双方依据的不同,使得事件真相愈发难以厘清。
  罗永浩坚称在西贝就餐时所食用的几乎全是预制菜,并以用餐时菜品的口感、温度等细节作为依据。他详细描述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异味,葱香烤鱼有 “葱腥” 味且同样疑似隔夜重烤,莜面汤有隔夜味道,牛肉土豆条也似隔夜炖菜 ,并且所有菜品均非滚烫,而是温热状态。他认为,这些情况与餐厅当时几乎空无一人、不存在上菜延迟的状况不符,足以证明菜品 “非现做”,即为预制菜。此外,他还展示了部分博主、媒体拍摄的西贝后厨图片和视频,其中有保质期在 9 个月到 24 个月不等经过腌制调理的冰冻食材,如保质期 18 个月、配料包含多种添加剂的海鲈鱼,他认为这种提前腌制好的产品属于预制菜范畴。他强调,按照家庭做饭标准,餐厅现做菜应使用新鲜食材制作,而非提前数月腌制的食材,扣肉提前一天做好可视为现做,但数月之前烹饪好冰冻后复热的绝不属于现做,斥责西贝将预制菜按现做菜高价收费的行为涉嫌欺骗消费者。
  贾国龙则坚决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其依据来源于国家相关规定。根据 2024 年 3 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贾国龙认为预制菜是在工厂将整道菜全部做熟、封装,送至门店后,通过水浴、微波炉或蒸箱加热后即可食用的成品。而西贝所有菜品的做熟环节均在门店进行 ,虽然有中央厨房预加工,但配送至门店的只是原料,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这仅属于预制工艺,并非预制菜。他还指出,主食类和面点类如馒头,在国家标准中允许在工厂制作,再到门店加热,不属于预制菜范畴。对于西贝此前被质疑的袋装小牛焖饭牛肉包和椒麻鸡,他解释这是去年已关闭快餐品牌的尾货,今年 4 月已售罄,自 5 月起西贝品牌系统中已不存在预制菜 。他强调西贝每一道菜均有明确制作标准和工艺,并非预制菜。
  预制菜的 “真面目”
  在这场激烈争论的背后,预制菜的真实定义和国家标准究竟如何?这是解开纷争谜团的关键所在。
  根据 2024 年 3 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预制菜有着明确的官方定义:它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且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简言之,预制菜是经过工业化预加工,成为可直接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成品 。
  然而,大众对预制菜的认知与官方定义存在较大差异。在众多消费者观念中,只要是提前加工好,到店后简单处理就能上桌的菜品都被归为预制菜。这种差异的产生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在国家标准出台之前,预制菜在市场上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各地标准和行业认知较为模糊 ,但凡与预制相关的都被称为预制菜,导致消费者心中预制菜的概念较为宽泛。例如,一些只是简单清洗、分切的净菜,按国家标准不属于预制菜,但部分消费者仍将其视为预制菜。另一方面,人们对新鲜现做菜品有着天然的偏好和信任,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对预制菜的定义往往倾向于将更多提前处理过的食物纳入其中 ,以区别于传统现做餐饮,从而导致认知偏差。如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半成品等,虽在国家标准里不算预制菜,但大众常常将其视为预制菜 。
  行业透视:预制菜的利与弊
  预制菜在当下餐饮行业的发展中,具有两面性,利弊共存。从积极层面来看,其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方面优势显著。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成本是运营的关键因素 ,使用预制菜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荤菜和调味品成本可降低 17%,人工和租金成本节省 60%,整体净利率提高 14 个百分点 ,这对于利润率普遍不高(头部餐饮利润率约 3% 左右)的餐饮行业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人工成本日益攀升的背景下,预制菜大大减少了对厨师的依赖 ,通过中央厨房统一加工,可使不同门店的菜品口感保持一致,避免了因厨师个体差异导致的品质波动 。以连锁快餐品牌为例,通过预制菜实现标准化生产,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县城,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味道相同的汉堡、薯条 。在效率方面,预制菜表现突出,其将烹饪时间大幅缩短 50 - 70% ,出餐效率和翻台率显著提升,外卖订单短短 3 分钟内就能完成,契合了现代消费者快节奏生活中对 “快速 + 卫生” 餐饮的需求 。
  但预制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信任危机,预制菜行业一直缺乏透明度,加上之前槽头肉事件被央视 315 曝光,多地校园预制菜出现质量问题 ,使得公众对预制菜安全问题深感担忧。许多消费者认为,花同样的钱却吃到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有被欺骗之感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预制菜的吐槽和担忧,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在健康方面,有报道指出部分预制菜钠含量偏高,长期食用可能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而且加工过程会造成营养流失,蔬菜中的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遇热易被破坏,肉类蛋白生物利用率也会降低 ,这使得注重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对其有所顾虑。从行业竞争角度看,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预制菜市场,导致产能过剩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初,国内存续预制菜相关企业超 6.8 万家,2024 年新增注册企业近 1.1 万家 ,激烈竞争压缩了行业利润,A 股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六成企业净利润下滑 ,部分企业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
  消费者的声音
  在这场预制菜风波中,消费者的反馈充分反映出他们内心的诉求与担忧。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健康问题高度关注。许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在加工过程中,为延长保质期、保持色泽和口感 ,往往会添加大量防腐剂、增稠剂、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例如部分预制凉拌菜,为抑制微生物生长,添加剂使用量可能较多,消费者担心长期食用这些添加剂会对身体新陈代谢、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预制菜经过多道加工工序,营养成分流失严重 ,蔬菜中的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等在清洗、切配、烹饪、冷冻或冷藏过程中大量流失,肉类蛋白生物利用率也会降低 ,这使得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对预制菜心存顾虑。
  在口感与品质方面,消费者也存在诸多不满。现做菜品能最大程度保证食材新鲜度,口感自然更优 ,而预制菜提前加工,即便后续加热处理,也难以还原现做菜品的美味 。以预制清蒸鱼为例,无论如何处理,都难以达到现杀现做时鱼肉的鲜嫩和汤汁的鲜美 ,口感欠佳,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美食的期待。此外,目前市场上预制菜品类有限,以家常菜居多,不同品牌间菜品口味、样式同质化严重 ,如红烧肉、宫保鸡丁等,各个品牌味道和呈现形式相差不大,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危机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部分预制菜包装上对食材来源、加工工艺、添加剂成分等关键信息标注不清 ,消费者购买时难以全面了解产品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他们内心充满疑虑 。另一方面,过去预制菜行业频出质量安全问题,个别企业生产环境不达标、使用过期食材 ,经媒体曝光后,使消费者对整个预制菜行业的质量把控失去信任 ,进而抵触预制菜进入日常饮食 。
  在消费观念上,传统饮食文化对消费者影响深远 。长期以来,中国人推崇现买食材、现场烹饪的饮食文化 ,烹饪过程承载着对家人的关爱、对生活的热情 ,家庭聚餐、节日盛宴时,人们更愿意花费时间亲自准备新鲜食材烹饪 ,预制菜缺乏 “锅气”,给人不够用心的感觉 ,与传统饮食观念相悖,因此遭到部分消费者抵制 。当消费者在餐厅就餐,期待厨师现场精心烹制的菜品,结果端上来的却是简单加热的预制菜 ,心理预期落差较大,觉得未享受到应有的餐饮服务,对预制菜的反感也随之产生 。
  西贝的 “危” 与 “机”
  这场 “罗贾之争”,使西贝处于舆论焦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如何应对关乎西贝未来发展。
  从短期来看,西贝遭受的冲击较为显著。在业绩方面,贾国龙透露,9 月 10 日、11 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减少 100 万元 ,12 日预计减少 200 万元到 300 万元 ,北京多家门店外卖订单量减半,全国日损失超 200 万 ,“西北现炒” 的口碑受到严重影响,客流量恐持续低迷。品牌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西贝一直强调菜品的新鲜现做,此次被质疑大量使用预制菜,让消费者感觉受到欺骗 ,“家庭欢聚” 的品牌形象受损,网友纷纷质疑西贝,支持罗永浩的观点在舆论中占据上风 。
  长期而言,西贝的 IPO 计划也受到影响。贾国龙原本设定 2023 - 2025 年报表表现良好,2026 年上市冲千亿市值的目标 ,如今这场风波导致信任危机,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强,估值可能受到拖累,门店扩张计划受阻,甚至可能面临部分门店关停风险 。但危机也可能成为西贝乃至整个行业变革的契机 。若西贝能借鉴日本餐饮的 “透明模式” ,标明菜品是半成品还是现做,开放后厨让消费者参观,有望重新赢得信任 。此次事件或许还能推动行业立法,如强制餐饮企业明示是否使用预制菜 ,西贝若能率先转型,采用 “半成品 + 现炒” 的混搭模式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 。
  西贝要化解危机、实现逆袭,需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在品牌公关方面,应摒弃强硬对抗态度,以诚恳、谦逊的姿态面对消费者质疑 ,主动承认在沟通与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如海底捞处理卫生问题时高管主动担责,以此赢得消费者的理解与信任 。同时,积极与媒体、意见领袖合作,通过他们传递品牌真实信息,重塑品牌形象 。
  在菜品策略上,西贝可以优化菜品结构 ,增加现做菜品比例,满足消费者对新鲜美食的需求 。针对消费者对预制菜健康、口感等方面的担忧,加大研发投入 ,选用优质食材,改良加工工艺 ,减少添加剂使用,提升预制菜品质与口感 。并且学习老乡鸡,在菜单上清晰标注菜品是现做、半预制还是全预制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其自主选择 。
  在经营模式上,西贝可探索多元化发展 ,除堂食外,拓展外卖、零售业务 ,推出预制菜零售产品,满足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 。加强供应链管理 ,与优质供应商合作,确保食材安全、新鲜,从源头把控菜品质量 。同时,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用优质服务弥补菜品争议带来的负面影响 。
  行业未来:在争议中前行
  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将在争议与机遇中不断发展。这场 “罗贾之争”,是预制菜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暴露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警示。
  从市场趋势来看,预制菜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力 ,他们对便捷、高效餐饮的需求日益增长 ,预制菜恰好能满足这一消费趋势 。据相关数据预测,未来几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有望突破万亿级别 。但在发展过程中,行业必须正视并解决现存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规范发展是预制菜行业未来的必然方向 。目前,预制菜行业标准虽已出台,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 ,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行业标准 ,加强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全链条的监管力度 ,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从源头上保障预制菜的质量安全 。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手段 ,如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 ,让消费者清晰了解每一道预制菜的原料来源、加工过程、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 ,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 。
  保障消费者权益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根本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应得到充分尊重 。餐饮企业和商家应在显著位置明示菜品是否为预制菜 ,并标注详细的原料、加工工艺、营养成分等信息 ,使消费者在点餐或购买时能够自主选择 。对于隐瞒预制菜信息 ,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要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违法成本 ,形成有效震慑 。预制菜企业也应加大研发投入 ,针对消费者对健康、口感等方面的诉求 ,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 ,减少添加剂使用 ,提高预制菜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美食的追求 。
  预制菜行业未来充满希望,但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行业内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完善政策法规 ;企业要加强自律 ,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 ;消费者也要积极参与监督 ,维护自身权益 。只有这样 ,预制菜才能在市场上立足,真正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选择 ,为餐饮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9月30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0.23%2025/9/30 15:36:19
当预制菜成为餐饮行业“止痛药”,高德能否成为破局解药?2025/9/30 14:48:35
预制菜:解锁万亿新赛道的关键密码——从餐桌革命看食品工业新机遇2025/9/30 14:35:44
预制菜的前世今生:从日本速冻食品发展史看行业未来走向2025/9/30 10:13:09
9月29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0.10%2025/9/29 15:32:05
中国预制菜出海: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融进去”,万亿蓝海如何破局?2025/9/28 9:02:1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