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猪企2024年报背后:业绩飘红,员工境遇几何?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15 10:17:00 关注:38 评论: 我要投稿

  猪企业绩大幅回升,员工数量却持续下滑
  2024 年,上市猪企取得显著业绩提升,年报数据表现出色,盈利状况显著改善,行业呈现整体回暖态势。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 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达到 214 元 ,与 2023 年的亏损情况相比,实现了重大转变。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行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释放出行业复苏的强烈信号。
  然而,在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员工数量数据却与业绩增长形成鲜明对比。通常情况下,企业业绩增长、业务扩张,员工数量应相应增加。但实际情况是,猪企员工数量并未如预期增长,反而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减员潮下猪企员工数量的变化态势
  在猪企员工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新希望的情况极具代表性。2023 年,新希望员工总数为 50517 人,而到 2024 年,这一数字急剧下降至 41327 人,减少了 9190 人 ,减员幅度较大。2024 年,新希望全面聚焦饲料和猪产业两大核心主业,对业务布局进行了深度调整。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的剥离,使得相关员工不再计入总数,这是员工数量大幅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在猪产业内部,为应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新希望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并精简人员,以提升运营效率。
  傲农生物同样面临严峻形势。2023 年,傲农生物拥有 8759 名员工,2024 年员工数降至 5220 人,减少了 3539 人 ,减员比例接近 40%。2024 年,傲农生物面临严峻市场挑战,生猪出栏量从 2023 年的 585.9 万头锐减至 2024 年的 209.84 万头 。为应对经营困境,公司采取减员等措施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寻求生存与发展机会。
  温氏股份作为行业重要企业,也未能避免减员。2023 年,温氏股份员工数为 52858 人,2024 年减少至 49902 人,减少了 2956 人 。温氏股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降本增效路径,随着养殖技术进步和管理模式优化,部分岗位职能发生变化,部分人员被精简以适应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此外,大北农和天邦食品的员工数分别减少了 2329 人和 2178 人 。这些企业的减员行为,反映出猪企在市场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在成本竞争的背景下,减员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之相对,部分企业员工数量呈现增长态势。海大集团以饲料为主营业务,2024 年员工数增加了 3017 人 。海大集团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方面成效显著,饲料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为满足业务扩张需求,公司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加入。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2024 年员工数增加了 2366 人 。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领域持续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智能化养殖等方面投入。随着新养殖项目投产和业务拓展,对人才需求日益旺盛,带动员工数量增长。
  正邦科技在经历重整后成功恢复发展态势,2024 年员工数增加了 1716 人 。重整后的正邦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运营效率,重新获得市场认可。为推动公司发展,正邦科技积极招聘人才,充实团队力量,为再次发展奠定基础。
  但从整体数据来看,减员企业的减员幅度远超增员企业的增员幅度。在统计的 20 家企业中,9 家企业员工数下降,11 家企业员工数增加。5 家减员企业合计减员 20192 人,而增员企业中,除海大集团、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增员超过千人外,其余企业增员均未超过千人 。这清晰表明,当前猪企发展格局中,减员仍是主流趋势,企业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通过人员结构调整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生产人员成为减员重点领域
  在猪企减员浪潮中,生产人员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成为减员的重点领域。以新希望为例,其生产人员减少了 6985 人,占总减员人数的绝大部分 。新希望在业务调整过程中,对养殖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升级。智能化设备的引入改变了一些传统养殖岗位的工作内容,导致部分生产人员被精简。
  温氏股份、傲农生物和天邦食品的生产人员减员数均超过 2000 人 。温氏股份在优化养殖流程时,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了对部分生产岗位的依赖。傲农生物和天邦食品由于出栏规模大幅下降,相应减少生产人员数量,以匹配企业生产需求。
  从多家企业人员构成数据来看,生产人员在各大猪企中原本占比最大,但在减员过程中,其减少数占企业减员数超过 80% 的情况并不少见,天邦食品、温氏股份以及罗牛山便是典型代表 。这充分表明,生产人员在猪企减员中首当其冲,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
  出栏规模变化与生产人员数量密切相关。傲农生物 2024 年出栏生猪 209.84 万头,较 2023 年的 585.9 万头大幅减少 376 万头 。出栏量大幅下降导致企业对生产人员需求减少,原本用于支持大规模养殖的生产人员在出栏规模缩小后显得冗余,企业不得不进行人员精简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天邦食品情况类似,从 2023 年的 711.99 万头减少至 2024 年的 599.16 万头 。随着出栏量下降,天邦食品对养殖环节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岗位,导致生产人员数量减少。这种因出栏规模变化而进行的人员调整在猪企中具有普遍性,是生产人员成为减员重点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智能化发展浪潮深刻改变猪企生产模式,对生产人员需求产生巨大冲击。如今,越来越多猪企积极引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这些技术应用大幅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但同时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 。
  在现代化猪场中,智能饲喂设备已成为标配。这些设备利用大数据及相关传感技术,能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周期、体况等条件自动调整下料量,实现精准饲喂 。以往人工定时定量投喂饲料的工作,现在智能饲喂设备可轻松完成,且更加精准高效,使得从事饲料投喂工作的生产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环境控制系统也是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猪场可实时监测并精准控制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 。当环境参数偏离设定标准时,系统自动调节,无需人工频繁进行环境调控操作。这不仅提高猪的生长环境质量,也减少相应岗位生产人员需求。
  牧原股份在智能化养殖方面投入巨大,研发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如巡检机器人、无针注射器、智能估重仪等,并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巡检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对猪舍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猪的健康问题和设备故障;无针注射器提高疫苗注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工操作风险;智能估重仪能准确测量猪的体重,为养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这些智能化设备应用使牧原股份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对人工依赖程度大大降低,生产人员数量相应减少。
  新希望打造的 “新津智能猪场”,在养殖过程管理、销售管理、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并落地实践 。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种猪生产、种猪培育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人员投入。这种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整个猪企行业日益明显,成为生产人员减员的重要推动因素。
  高学历人才涌入推动猪企学历结构优化升级
  在猪企变革发展过程中,除员工数量和结构变化外,人才素质提升成为显著趋势。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猪企愈发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市场立足的关键。因此,各大猪企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员工学历水平快速提升 ,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天康生物在这方面表现突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到 44.38% ,近乎占据员工总数的一半。这一数据体现出天康生物对高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进。在招聘过程中,天康生物广泛吸引各类专业人才,涵盖农林渔类、生物制药、化工环保等领域,汇聚大量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士。在其最新招聘信息中,多个关键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如董事会秘书、党建主管、肉禽产品线总监等,还积极招聘硕士和博士人才,为公司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
  新希望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也超过 30% ,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新希望在发展中注重人才多元化和专业化,拥有 1.78 万名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数 36%,在高学历人才数量方面位居榜首 。这些高学历人才分布在公司各个业务板块,为公司战略决策、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饲料研发、养殖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等方面,高学历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新希望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禾丰股份和罗牛山同样表现出色,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 30% 。禾丰股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有独特策略,注重培养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罗牛山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提升企业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海大集团、大北农等 4 家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 20% 。海大集团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良好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众多高学历人才。大北农作为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凭借强大品牌影响力和丰富资源,吸引大量专业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京基智农、天邦食品等 9 家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 10% 。这些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意识到人才重要性,加大人才投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外部招聘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
  这种学历结构升级对猪企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学历人才具备更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为猪企带来新理念和技术。在养殖技术创新方面,他们运用先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研发新型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利用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猪群健康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在企业管理方面,高学历人才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提高决策效率;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新希望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优势,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对企业运营全面监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猪企学历水平提升反映整个行业正朝着高质量、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养猪业不再是传统粗放式养殖,而是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迈进。在此过程中,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猪企通过提升学历水平,能更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抢占市场先机 。
  薪资水平呈现明显梯队差异
  在猪企发展格局中,除员工数量、结构和学历水平变化外,薪资水平也呈现明显差异,形成清晰的梯队分布。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还对人才吸引和留存产生重要影响 。
  禾丰股份和天康生物以 18.22 万元的人均年薪位居第一梯队 ,成为行业薪资待遇领先者。禾丰股份在人才战略上秉持 “以人为本” 理念,注重员工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公司不断优化薪酬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在饲料研发、养殖技术创新等领域,禾丰股份的高薪资吸引众多专业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天康生物同样重视人才价值,通过高薪策略吸引大量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人才。在生物制药、饲料研发等核心业务板块,这些高学历人才凭借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天康生物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公司也以丰厚薪资回报留住关键人才。
  傲农生物、大北农、天邦食品和海大集团 4 家企业组成第二梯队,年薪在 15 - 18 万元之间 。傲农生物在发展中虽面临市场竞争和经营压力,但仍注重员工薪资待遇。公司通过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为员工提供相对较高薪资水平,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北农作为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凭借强大品牌影响力和丰富资源吸引大量专业人才。为留住人才,大北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员工充分激励,促进公司持续发展。天邦食品在薪资管理上注重与员工绩效挂钩,通过合理薪酬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海大集团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资和福利,吸引众多专业人才,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第三梯队年薪在 12 - 15 万元之间,包括京基智农、温氏股份、罗牛山等 9 家企业 ,这一梯队企业数量占比最多,代表当前猪企主流薪资水平。京基智农在发展中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定位制定薪资策略。虽薪资水平处于行业中等,但公司通过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吸引不少人才加入。温氏股份作为行业重要企业,在薪资管理上注重公平性和稳定性。公司通过完善薪酬体系为员工提供相对稳定收入,同时通过绩效奖金等方式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罗牛山在薪资待遇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员工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努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正虹科技、新五丰等 4 家企业处于第四梯队,年薪在 12 万以下,其中东瑞股份和正邦科技薪资最低,均在 10 万元以下 。这些企业薪资相对较低,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正虹科技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压力,经营状况可能对其薪资水平产生制约。新五丰在发展中可能因产业结构调整或市场份额较小等原因,导致薪资水平相对不高。东瑞股份和正邦科技在薪资方面的表现,也反映出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猪企薪资水平差异对人才吸引和留存产生显著影响。高薪资企业往往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禾丰股份和天康生物凭借高薪资吸引大量专业人才,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而薪资水平较低的企业可能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面临人才流失风险。一些优秀员工可能因薪资待遇不理想选择跳槽到薪资更高的企业,这对企业发展构成挑战。
  薪资水平还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高薪资企业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质量。员工获得丰厚薪资回报时,会更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相反,薪资水平较低的企业,员工可能工作动力不足,对企业满意度降低,这可能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
  猪企未来发展:业绩与员工协同共进的思考
  回顾 2024 年,猪企在员工数量、结构、学历和薪资等方面呈现复杂局面。业绩增长与员工数量减少同时存在,生产人员成为减员重点,学历水平快速提升,薪资水平差异显著。这一系列现象不仅反映猪企当前发展策略和面临的挑战,也引发对猪企未来发展与员工关系的深入思考。
  短期来看,猪企可能继续走降本增效之路。在成本竞争压力下,减员和优化人员结构仍可能是部分猪企的选择。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将持续深化,这可能进一步减少对生产人员的需求,改变猪企人员构成。
  但从长远发展角度,猪企与员工实现协同共进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猪企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行业不断升级,猪企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拓展。因此,猪企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合理的员工规模和良好的员工关系也是猪企稳定发展的保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员工利益,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才能实现高效运营。猪企应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关注员工需求,营造良好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
  未来猪企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与贡献。只有实现业绩与员工的协同共进,猪企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迎来更辉煌的未来。作为行业观察者和参与者,期待猪企在发展中找到平衡,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猪场“隐形杀手”猪蛔虫病,你了解多少?2025/5/15 10:39:56
4月猪饲料销量猛增15.52%,猪市风云变幻几何?2025/5/15 10:26:04
猪市风云:中型养殖端的变奏曲2025/5/15 10:01:15
养猪行业大变局:二次育肥受限,养殖户何去何从?2025/5/15 9:56:50
养猪必知:猪气喘病全方位解析2025/5/15 9:52:32
养猪行业大变局:二次育肥受限,养殖户何去何从?2025/5/15 7:56: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