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寄生虫病 → 文章内容

猪场“隐形杀手”猪蛔虫病,你了解多少?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15 10:39:56 关注:91 评论: 我要投稿

  养猪场里的神秘病症
  在 2022 年 7 月 28 日,辽宁省的某农户迎来了一场养殖危机。他悉心照料的 10 头仔猪,像是被施了什么 “魔咒”,相继出现了采食量降低、腹泻、消瘦等异常症状。这可把农户急坏了,赶忙带着仔猪前往当地兽医站就诊。据农户回忆,发病初期,个别仔猪只是腹泻、体温升高,他本以为是小毛病,没太在意。可没想到,病情发展得很快,所有仔猪都出现了采食量降低、腹泻的情况,还伴有腹痛。农户尝试使用兽用非处方药物公英散治疗腹泻,期望能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可结果却不尽人意,病情不仅没得到控制,部分仔猪的症状还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个别死亡的情况。
  无独有偶,同年 11 月 4 日,辽宁省的一个小型养殖场也出现了类似状况。养殖场里部分仔猪开始腹泻,该养殖场存栏公猪 2 头、母猪 18 头、后备母猪 21 头、仔猪 132 头,其中 18 头仔猪发病。养殖场兽医称,发病初期仔猪腹泻,个别还采食量降低,随着病程延长,仔猪们身体消瘦、发育不良。兽医第一时间对患病仔猪进行隔离,并使用兽用氧氟沙星溶液治疗腹泻,但依旧没能控制住病情。
  这两个养猪户遇到的情况,其实都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 猪蛔虫病在作祟。究竟什么是猪蛔虫病?它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危害?又该如何防治呢?别急,接下来就带大家深入了解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的流行特点剖析
  (一)广泛分布的 “常客”
  猪蛔虫病就像是养猪业里的 “常客”,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踪迹 ,无论是集约化的大型养猪场,还是农户自家散养的猪圈,都可能被它 “光顾”。在那些饲养管理水平欠佳、卫生条件恶劣的养猪场,猪蛔虫病更是高发。猪圈里粪便堆积如山,没有及时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就会变成蛔虫卵的 “温床”。猪群过于拥挤,也给蛔虫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只猪感染,很快就可能传染给其他同伴。
  (二)偏爱仔猪的原因
  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中,3 - 5 月龄的仔猪似乎特别招猪蛔虫的 “喜欢”,感染概率居高不下。蛔虫的繁殖力强得惊人,一条雌蛔虫每天能产出 10 万到 200 万个虫卵 ,如此庞大的数量,使得环境中蛔虫卵无处不在。虫卵的抵抗力也不容小觑,它有着四层卵膜的保护,能抵御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保持内部湿度,还能阻挡紫外线的照射,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多年,大大增加了仔猪接触并感染的机会。
  养殖户的管理不足也是仔猪易感染的重要因素。有些养殖户不重视驱虫工作,没有定期给猪群使用驱虫药,使得蛔虫在猪体内肆意生长繁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营养成分,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蛔虫的入侵。如果仔猪食用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饲料和水,或者吮吸了沾染虫卵的母猪乳房,就极有可能感染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全解
  (一)外在可见的症状
  当猪感染蛔虫后,外在症状十分明显。首先是腹泻问题,患病猪的粪便变得稀软不成形,排泄次数也会增多。腹泻不仅会导致猪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大量流失,还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影响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随着病情发展,患病猪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身体逐渐消瘦,原本圆润的身躯变得瘦骨嶙峋。养殖户可能会发现,即使给猪提供充足的饲料,猪的体重也不见增长,反而持续下降。
  毛质变差也是一个显著特征,患病猪的毛发不再像健康时那样光滑柔顺,而是变得粗糙、凌乱,毫无光泽,轻轻一抓,就可能有毛发脱落。这些外在症状就像是一个个警报,提醒养殖户猪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二)其他典型症状
  除了上述外在可见的症状,患病猪还会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体温升高是常见表现之一,最高体温可达 42℃,这表明猪的身体正在与蛔虫感染引发的炎症作斗争。病猪会排水样便,频繁地跑向排泄区域,身体也变得十分虚弱,喜欢卧在地上,不愿意走动,精神状态极差,对周围的事物也失去了兴趣,原本活泼好动的猪变得萎靡不振。
  有些患病猪还会出现啃食泥土或圈门的异常行为,这是因为蛔虫在肠道内寄生,导致猪体内营养失衡,猪试图通过啃食这些异物来补充缺失的营养。采食量降低也是一个重要症状,患病猪对原本喜爱的饲料变得兴致缺缺,吃得越来越少,饮水量却明显增加,仿佛怎么喝都不解渴。
  呼吸急促也是猪蛔虫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患病猪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最高呼吸次数可达 125 次,呼吸时能明显听到粗重的喘气声,严重时甚至会张口呼吸,这是因为蛔虫的幼虫在肺部移行时,会损伤肺部组织,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 此外,患病猪还可能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呕吐时会吐出未消化的食物和黏液,腹痛时则会表现出烦躁不安、蜷缩身体、拱背等行为,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三)易混淆的病症
  在猪蛔虫病的临床诊断中,有几种病症容易与猪蛔虫病混淆,需要养殖户特别注意。在猪蛔虫病的早期阶段,患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和肺炎的症状,比如咳嗽、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与猪气喘病极为相似。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也是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猪蛔虫病引起的肺炎症状,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效果不明显,而猪气喘病使用抗生素治疗会有一定效果 。此外,猪蛔虫病还可能伴有腹泻、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而猪气喘病一般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部分患病猪在感染蛔虫后会出现呕吐或水样便等症状,这与猪胃肠疾病的临床症状很接近。猪胃肠疾病种类繁多,如胃炎、肠炎、胃溃疡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猪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但猪胃肠疾病通常是由于饲料变质、饲养管理不当、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而猪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肠道内导致的。通过粪便检查,如果发现有蛔虫卵,就可以确诊为猪蛔虫病。
  还有部分患病猪在感染蛔虫后会出现急性腹痛等症状,与猪急性中毒的临床症状相似。猪急性中毒可能是由于误食有毒物质,如农药、鼠药、发霉变质的饲料等引起的,会出现突然发病、腹痛、呕吐、抽搐、昏迷等症状。但猪急性中毒一般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而猪蛔虫病则没有。通过详细了解猪的饲养管理情况、病史以及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等,可以区分猪蛔虫病和猪急性中毒。
  猪蛔虫病的病理变化与实验室诊断
  (一)解剖下的秘密
  为了更深入了解猪蛔虫病,我们对病例 1 和病例 2 养殖场的病死猪进行了解剖。解剖结果令人触目惊心,病死猪的小肠黏膜上布满了广泛性的出血点,就像被密密麻麻的针戳过一样,还伴有轻度水肿,肠道内存在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这些渗出物使得肠道内部变得湿漉漉的,严重影响了肠道的正常功能。
  剖检出的蛔虫成虫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它们体表光滑,形似蚯蚓,颜色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虫体之间相互扭转,形成团状,仿佛在肠道内 “扭起了麻花” 。这些蛔虫在肠道内不仅会争夺猪体内的营养物质,还会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出血、水肿,影响猪的消化吸收功能。
  在病例 2 的病死猪肺部,也发现了异常情况。经过剖检,肺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蛔虫成虫,肺部外观出现广泛性的出血点,肺泡中充满大量的水肿液。这是因为蛔虫的幼虫在猪体内移行时,会经过肺部,对肺部组织造成损伤,引起肺部炎症,导致出血、水肿等病变,进而影响猪的呼吸功能,使猪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
  (二)实验室里的确诊
  仅靠解剖还不足以完全确诊猪蛔虫病,还需要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兽医实验室常用的诊断方法有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测蛔虫虫卵和贝尔曼法检查蛔虫幼虫。
  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检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首先收集 10 g 患病猪的新鲜粪便,将其置于 200 mL 的玻璃烧杯中,然后加入 10 倍的饱和食盐水,把新鲜粪便和饱和食盐水混合均匀,就像搅拌一杯特殊的 “饮料”。接着,使用纱布过滤粪便残渣,将过滤后的液体静置 60 min。经过静置,比重较轻的蛔虫卵会慢慢漂浮到液体表面。此时,用接种环分别蘸取烧杯中不同部位的液体,并将其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使用低倍显微镜对载玻片进行观察。如果是蛔虫阳性,从显微镜中就能看到卵圆形、黄褐色、质地较厚、有波浪式整齐蛋白膜的寄生虫虫卵,虫卵中还能发现卵圆形卵胚 ,这些虫卵就像是一个个微小的 “定时炸弹”,宣告着猪蛔虫病的存在。
  贝尔曼法主要用于检查患病猪肝和肺组织中的蛔虫幼虫。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患病猪病变的肝组织或者肺组织撕碎,放于铁丝网筛上,网筛事先置于漏斗上,漏斗下用胶管连接一个小试管,这个装置就像是一个特殊的 “过滤器”。随后加入 40℃的温水,放置 2 h 后,取试管底部沉渣检查蛔虫的幼虫。这是因为蛔虫幼虫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从组织中游离出来,沉淀到试管底部,便于我们发现和检测。通过贝尔曼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猪是否感染了蛔虫幼虫,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全方位的防治策略
  (一)预防是关键
  面对猪蛔虫病,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养殖户需多管齐下,为猪群筑起一道坚固的 “健康防线”。
  加强营养管理是预防猪蛔虫病的基础。猪群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养殖户要确保猪群的基础日粮营养丰富,满足不同年龄、体重、品种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还可以添加一些中药饲料添加剂,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甘草多糖和海藻多糖等,这些添加剂不仅能补充基础日粮的营养,还能改善猪群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就像给猪群的健康加了一道 “保险”。
  定期驱虫是预防猪蛔虫病的重要手段。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或甲苯咪唑等,能有效杀死蛔虫幼虫和成虫。一般在猪只第一次接种疫苗后就可以开始驱虫,并在之后每个月进行一次,就像定期给猪群 “打扫卫生”,把蛔虫这个 “不速之客” 拒之门外。
  保持猪舍清洁也不容忽视。定期清理猪粪,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积发酵,利用发酵产生的高温杀死虫卵,能有效防止蛔虫卵污染环境。养殖户要勤快起来,让猪舍始终保持干净整洁,不给蛔虫卵留下生存的空间。 引入新猪只时,一定要确保它们来自无蛔虫感染的猪群,并进行适当的隔离和检查,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新猪没有感染蛔虫后,再让它们和其他猪群 “团聚”,防止新的感染源进入猪群。
  此外,避免猪群过度拥挤,保持适当的猪群规模,能减少猪群应激的产生,降低猪蛔虫病的发病率。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定期检查猪的粪便和体温,一旦发现蛔虫感染,就能及时采取措施。还要对养殖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蛔虫病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让每个养殖户都成为猪蛔虫病的 “防控专家”。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生石灰等,能有效杀死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实施生物安全措施,避免引入外来动物和人员,减少感染风险,让猪群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同时,做好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工作,防止蛔虫虫卵污染饲料和饮水,确保猪群的饮食安全。
  (二)治疗有方法
  如果不幸猪群感染了猪蛔虫病,也不要慌张,及时治疗是关键。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种。
  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蛔虫药物治本,使用抗生素治标。甲苯咪唑是常用的抗蛔虫药物之一,使用时按 15 mg/kg 体重的剂量拌料给药,每天 2 次,连续用药 4 - 6 d,就像给猪体内的蛔虫 “下达驱逐令”,让它们无处遁形。氟苯咪唑也是不错的选择,按 30 mg/kg 体重拌料给药,每天 2 次,连续用药 3 - 4 d ,能有效抑制蛔虫的生长繁殖。多拉菌素注射液则通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为 0.3 mg/kg 体重,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4 - 6 d ,可以直接作用于猪体内的蛔虫,将其消灭。阿维菌素注射液和伊维菌素注射液的用法相似,都是按 0.3 mg/kg 体重皮下注射,每天 1 次,阿维菌素注射液连续用药 5 - 7 d,伊维菌素注射液连续用药 5 - 7 d,它们就像一个个 “小卫士”,守护着猪的健康。噻嘧啶按 30 mg/kg 体重拌料给药,每天 2 次,连续用药 3 - 4 d ,也能对蛔虫起到很好的杀灭作用。在使用抗蛔虫药物的还可以根据猪的具体症状,使用抗生素治疗继发的细菌感染,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帮助猪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猪蛔虫病也有独特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剂来调理猪的身体,达到驱虫的目的。方剂 1 取当归 10 g、桔梗 15 g、陈橘皮 15 g、桂皮 5 g 、芒硝 10 g,粉碎后 10 倍水煎煮 2 次后灌服,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4 - 6 d ,这些中药相互配合,能起到理气、驱虫的作用。方剂 2 用苦楝皮 10 g、鱼腥草 20 g、附子 5 g、水芹菜 10 g,粉碎后 10 倍水煎煮 2 次后灌服,每天 2 次,连续用药 4 - 6 d ,苦楝皮有杀虫的功效,鱼腥草能清热解毒,与其他药物搭配,共同对抗蛔虫病。方剂 3 将生南瓜子 60 g、使君子 5 g、山楂肉 5 g、槟榔 10 g、芒硝 60 g 粉碎后拌料,每天 2 次,连续用药 4 - 6 d ,生南瓜子和使君子都是驱虫的良药,再加上其他药物的辅助,能有效治疗猪蛔虫病。方剂 4 取苦楝皮 10 g、百部 5 g,粉碎后 10 倍水煎煮 2 次后灌服,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5 - 7 d ,利用苦楝皮和百部的杀虫作用,帮助猪摆脱蛔虫的困扰。方剂 5 用石榴皮 20 g、槟榔 5 g、使君子 5 g,粉碎后 10 倍水煎煮 2 次后灌服,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5 - 7 d ,石榴皮和槟榔能杀虫、消积,使君子能驱虫,共同发挥治疗作用。方剂 6 取蜀椒 10 g、乌梅 10 g、黄连 8 g、藿香 4 g、槟榔 4 g、白矾 2 g,粉碎后 10 倍水煎煮 2 次后灌服,每天 1 次,连续用药 6 - 8 d ,蜀椒能杀虫止痒,乌梅能敛肺涩肠,黄连能清热燥湿,藿香能化湿止呕,槟榔能杀虫消积,白矾能解毒杀虫,这些中药组合在一起,能全方位地对抗猪蛔虫病。
  守护猪场健康,刻不容缓
  猪蛔虫病就像一颗隐藏在养猪业中的 “定时炸弹”,对养猪业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受阻,降低养殖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的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从前面的病例中,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猪蛔虫病带来的危害,患病仔猪采食量降低、腹泻、消瘦,甚至死亡,这对养殖户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科学诊断是防治猪蛔虫病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如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等,才能准确判断猪是否感染猪蛔虫病,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区分猪蛔虫病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的防治理念至关重要。预防工作做得好,就能大大降低猪蛔虫病的发生几率,减少损失。养殖户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营养管理、定期驱虫、保持猪舍清洁、避免过度拥挤等,为猪群创造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一旦猪群感染了猪蛔虫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帮助猪群恢复健康。
  在此,呼吁广大养殖户高度重视猪蛔虫病的防治工作。不要等到疾病爆发了才追悔莫及,平时要多学习猪蛔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己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守护好猪场的健康,让养猪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自己的养殖梦想,为市场提供更多健康的猪肉产品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4月猪饲料销量猛增15.52%,猪市风云变幻几何?2025/5/15 10:26:04
猪企2024年报背后:业绩飘红,员工境遇几何?2025/5/15 10:17:00
猪市风云:中型养殖端的变奏曲2025/5/15 10:01:15
养猪行业大变局:二次育肥受限,养殖户何去何从?2025/5/15 9:56:50
养猪必知:猪气喘病全方位解析2025/5/15 9:52:32
养猪行业大变局:二次育肥受限,养殖户何去何从?2025/5/15 7:56: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