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猪饲料销量猛增15.52%,猪市风云变幻几何?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15 10:26:04 关注:38 评论: 我要投稿
|
|
4 月猪饲料销量激增的原因剖析
在 2025 年的饲料市场格局中,4 月成为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关键时间节点。依据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4 月全国猪饲料销量环比增幅达到 15.52%,该数据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发广泛关注,创下 2024 年以来单月最高涨幅,成为近一年来单月涨幅的新纪录。
回顾 2025 年年初,1 - 2 月全国代表饲料企业猪料销量受春节前后养殖周期影响,连续两个月环比下滑。春节期间,养殖户养殖活动减少,饲料需求相应降低,这是养殖行业常见的季节性现象。进入 3 月,随着节后养殖活动逐步恢复,销量开始回暖,环比增幅达 2.16%。而到 4 月,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迎来销量大幅增长。这种先抑后扬的走势,清晰展现了养殖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与复苏进程。
销量增长的背后,生猪存栏结构的变化是关键因素。某饲料企业销售经理指出,当前市场对大猪饲料需求尤为显著,特别是针对 230 斤以上肥猪的饲料产品。养殖户对这类饲料的增肥效果和料肉比表现提出更高要求,这反映出养殖端正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养殖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加剧,养殖户不再满足于传统养殖方式,更加注重饲料品质和效果,期望通过优质饲料提高生猪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这一变化对饲料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构成新挑战,促使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早在 2 月末,全国肥标猪价差达到阶段性最高的 1.17 元 / 公斤。尽管当前价差有所收窄,但随着猪肉消费淡季结束,市场普遍看好 6 月之后的猪价走势。这种预期促使二次育肥意愿增强,越来越多养殖户选择将生猪进行二次育肥,以期在未来获得更高收益,这也促使大猪存栏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另据卓创资讯监测,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从春节后的 122.23 公斤,持续攀升至 4 月末的 126.32 公斤,累计增幅 4.09 公斤。这一数据进一步凸显大猪存栏增长对饲料消耗的拉动作用,大猪存栏量增加,必然导致饲料需求大幅上升。
生猪存栏结构变化,大猪存栏占比高
自 3 月起,大猪饲料需求的旺盛态势成为行业内的显著现象。这种需求增长,直观反映出生猪存栏量增长,更深入表明大猪存栏占比处于较高水平。
从市场预期角度来看,随着猪肉消费淡季结束,市场普遍对 6 月之后的猪价走势持乐观态度。这种乐观情绪促使养殖户二次育肥意愿增强,越来越多养殖户选择将生猪进行二次育肥,期望在未来猪价上涨时获得更高收益。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大猪存栏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二次育肥过程中,生猪需要更长时间饲养和更多饲料投入,无疑增加了对大猪饲料的需求。
从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的变化数据,也能清晰看到大猪存栏量的增长趋势。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从春节后的 122.23 公斤,持续攀升至 4 月末的 126.32 公斤,累计增幅 4.09 公斤。生猪体重增加,意味着大猪存栏量上升,而大猪生长需要消耗更多饲料,进一步凸显大猪存栏增长对饲料消耗的拉动作用。大猪相较于小猪,每天饲料摄入量更大,随着大猪存栏量增加,整个市场对饲料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
大猪存栏占比高对后续猪肉市场供应有着深远影响。大猪存栏量增加,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可供屠宰的生猪数量将相应增加,为后续猪肉市场供应奠定坚实基础。当这些大猪达到出栏标准,进入市场进行屠宰销售时,猪肉供应量将会显著增加,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充足的猪肉供应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避免因供应短缺导致价格大幅波动。然而,如果大猪存栏量增长过快,超过市场需求,也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因此,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和市场稳定供应。
二次育肥意愿增强,推动大猪存栏比例维持高位在猪肉市场的复杂格局中,二次育肥现象成为影响大猪存栏比例的关键因素。早在 2 月末,全国肥标猪价差达到阶段性最高的 1.17 元 / 公斤。肥标猪价差扩大,意味着养殖大猪能够获得更高利润,无疑刺激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当肥猪价格高于标猪价格时,养殖户会倾向于将生猪继续饲养,使其达到更大体重,以获取更多收益。
随着猪肉消费淡季结束,市场普遍看好 6 月之后的猪价走势。这种乐观的市场预期,成为二次育肥意愿增强的重要驱动力。养殖户认为,未来猪价有望上涨,通过二次育肥,可以在价格更高时出售生猪,从而获得丰厚利润。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越来越多养殖户加入二次育肥行列。
二次育肥的具体操作过程,对大猪存栏比例产生直接影响。养殖户在低猪价时购入标猪,然后进行一段时间饲养,使其体重增加,再在猪价上涨时出售。这个过程中,大量标猪被转化为大猪,导致大猪存栏量迅速增加。二次育肥还使得生猪出栏时间延长,原本可以正常出栏的生猪被继续饲养,进一步推高大猪存栏比例。
从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的数据变化中,也能清晰看到二次育肥对大猪存栏比例的影响。全国生猪交易均重从春节后的 122.23 公斤,持续攀升至 4 月末的 126.32 公斤,累计增幅 4.09 公斤。这一数据增长,直观反映出大猪存栏量增加。随着二次育肥进行,越来越多生猪在饲养过程中体重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全国生猪交易均重持续上升。这不仅体现二次育肥的效果,也进一步证明大猪存栏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的事实。
猪价震荡下行,供给充裕成主因
在生猪市场的动态变化中,价格走势始终是各方关注焦点。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5 月第 1 周全国仔猪均价 39.57 元 / 公斤,环比微涨 0.1%,同比上涨 3.8%。仔猪价格微涨,一定程度反映出养殖户对未来养殖收益的预期,部分养殖户看好后续市场,增加仔猪补栏量,从而推动价格上涨。生猪均价 15.17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3%,同比微涨 0.1%。猪肉均价 25.99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1%,同比上涨 4.5%。
猪价震荡下行,本质上是全国猪肉供给高位运行的直接体现。随着大猪存栏量增加,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大幅上升。越来越多大猪达到出栏标准,进入屠宰环节,使得猪肉市场投放量显著增加。当市场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自然受到压制。消费者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在短期内相对稳定,而猪肉供应量突然增加,打破原有供需平衡,导致猪价下跌。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个地区生猪存栏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使得全国猪肉供给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不同地区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出栏量也随之增加。一些大型养殖企业通过扩大养殖规模、优化养殖技术,提高生猪产量,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压力。这种供给充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猪肉品质和种类上,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也对猪价形成一定竞争压力。
在市场竞争中,养殖户为尽快出售生猪,可能采取降价销售策略,这也进一步推动猪价下行。当市场上生猪数量过多时,养殖户面临销售压力,如果不及时降价,可能导致生猪积压,增加养殖成本。因此,为避免损失,养殖户不得不降低价格,以吸引买家。这种市场竞争行为虽然有助于促进市场流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猪价震荡下行。
饲料价格上涨,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走高?
在猪饲料市场的发展进程中,价格走势始终是各方关注的核心要点。4 月全国生猪饲料均价为 2565.41 元 / 吨,环比小幅下跌 0.65%,同比跌幅 3.25%。这一价格微跌态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的成本压力。然而,市场动态瞬息万变,进入 5 月上旬,市场出现明显涨价信号。双胞胎、海大、新希望、美佑、海新等多家饲料企业纷纷发布公告,宣布自 5 月 9 日起上调产品价格。其中,浓缩饲料涨幅普遍为 200 元 / 吨,教槽料和保育饲料涨幅约 100 元 / 吨。此消息在养殖行业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养殖户普遍关注这一轮价格上涨是短暂波动,还是预示着未来饲料价格将持续走高。
从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来看,5 月第 1 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 2.42 元 / 公斤,比前一周上涨 0.8%,同比下跌 4.3%。全国豆粕平均价格 3.69 元 / 公斤,比前一周下跌 2.1%,同比下跌 1.1%。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 3.43 元 / 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 3.7%。可见,在饲料企业纷纷涨价的情况下,饲料原料价格并未呈现明显上涨趋势,甚至豆粕价格出现下跌。这使得饲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变得复杂,究竟是企业成本压力增加,还是市场供需关系变化所致,引发行业对未来饲料价格走势的密切关注与深度思考。
原料价格平稳,贸易与粮食丰收成利好
在分析饲料价格走势时,饲料原料价格是关键影响因素。5 月第 1 周的监测数据,为我们呈现了原料市场的清晰状况。全国玉米平均价格 2.42 元 / 公斤,比前一周上涨 0.8%,同比下跌 4.3%。虽价格有小幅上涨,但同比仍处于下跌状态,表明玉米价格整体未出现大幅上扬。全国豆粕平均价格 3.69 元 / 公斤,比前一周下跌 2.1%,同比下跌 1.1%。豆粕价格下跌,为饲料成本稳定提供有力支撑。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 3.43 元 / 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 3.7%。从这些数据可明显看出,5 月第 1 周饲料原料价格未出现明显上涨,与饲料企业纷纷涨价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2025 年 5 月 12 日,原料市场迎来两大重要消息,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中美两国在日内瓦经贸会谈中达成共识,发布联合声明宣布阶段性调整商品关税,暂停或取消多项不合理关税措施。这一举措对饲料原料进口而言,是重大利好。中国作为饲料原料进口大国,许多关键原料如大豆等依赖进口。关税调整将直接降低进口成本,使饲料企业在采购原料时节省开支。若大豆关税降低,饲料企业购买大豆成本减少,有助于稳定饲料价格,甚至可能促使价格下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底,2024 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圆满收官,累计收购秋粮 3.45 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其中,中晚籼稻收购 6000 万吨、粳稻 4500 万吨、玉米 2.27 亿吨、大豆 1300 万吨。粮食丰收意味着市场上饲料原料供应将更加充足。充足供应能有效稳定原料价格,避免因供应短缺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当玉米、大豆等原料供应充足时,饲料企业无需担忧原料短缺问题,可按正常生产节奏生产,这对稳定饲料价格起到关键作用。贸易趋稳和粮食丰收,共同为原料市场奠定稳定基础,也为饲料价格走势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猪饲料价格走势预测:先涨后跌
展望未来,猪饲料价格走势成为行业广泛关注焦点。从当前市场情况分析,2025 年生猪存栏量呈逐月递增趋势,这为猪饲料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生猪存栏量增加,对猪饲料需求同步增长,这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基本体现。越来越多生猪需要消耗大量饲料维持生长,使得猪饲料销量不断攀升。
5 月份逐渐进入二次育肥的补栏旺季,对猪饲料销量有较强支撑作用。在补栏旺季,养殖户会大量采购猪饲料,以满足二次育肥需求。二次育肥的生猪需要更多营养促进生长,因此对饲料质量和数量都有更高要求。这种旺盛需求使得猪饲料销量高位可能延续到 6 月份,未来一段时间内,猪饲料市场将保持较高活跃度。
然而,也不能忽视原料端的利好因素。中美两国在日内瓦经贸会谈中达成共识,发布联合声明宣布阶段性调整商品关税,暂停或取消多项不合理关税措施,这将对饲料原料进口形成直接利好。关税调整将降低饲料原料进口成本,使饲料企业在采购原料时节省开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底,2024 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圆满收官,累计收购秋粮 3.45 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粮食丰收意味着市场上饲料原料供应将更加充足,充足供应能有效稳定原料价格,避免因供应短缺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判断猪饲料价格可能呈现先涨后跌趋势。短期内,由于生猪存栏量增加和二次育肥补栏旺季到来,猪饲料需求旺盛,将推动价格上涨。越来越多养殖户为满足生猪生长需求,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购买猪饲料,促使价格上升。但随着原料端利好落地,饲料价格有望稳步回落。进口成本降低和原料供应充足,将使饲料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从而有空间降低饲料价格。生猪产能虽有所增加,但在新调控机制下增长幅度不会过于夸张,这也有助于稳定饲料价格。
总结与展望
回顾 4 月猪饲料市场,销量显著增长是最为突出特征,环比增幅达 15.52%,创 2024 年以来单月最高涨幅。这一成绩背后是生猪存栏结构变化、大猪存栏占比提高以及二次育肥意愿增强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猪饲料销量攀升。
猪价走势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主要原因是生猪供给端充裕,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增加,对价格形成压制。饲料价格在 4 月环比小幅下跌后,5 月出现上涨信号,多家饲料企业上调产品价格。但从原料市场来看,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未明显上涨,且贸易趋稳和粮食丰收为原料市场带来利好,使得未来饲料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猪肉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将促使养殖企业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更加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背景下,绿色养殖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养殖企业需加大环保投入,实现养殖与环境和谐共生。
市场波动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猪价周期性波动、饲料价格不稳定,都可能给养殖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养殖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政府也应加强对生猪养殖行业的调控和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等手段,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养殖户利益。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