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16日,政银保企协同创新——助力黑猪产业发展推进会暨“猪保贷”产品发布会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屯昌监管支局举行。这场汇聚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会议,不仅标志着专为屯昌黑猪产业定制的金融产品落地,更彰显了当地以多方协同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特色产业的决心。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屯昌黑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企业达80家,但养殖户长期面临抵押物不足、风险保障薄弱、贷款额度不匹配等难题。“破解这些痛点,是农业农村局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课题。”屯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这些“痛点”,屯昌有关部门联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屯昌监管支局、海南农商银行推出“猪保贷”金融服务业务,由人保财险提供“黑猪保”,有效降低黑猪因非自然原因死亡的风险,由屯昌黑猪龙头企业海南天之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养殖户供应猪苗、饲料并签订生猪包销协议,实现多方共赢。
此次发布的“猪保贷”产品,是屯昌优化农业领域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会上,养殖户杨鹏等两名农户代表分别获得200万元、300万元专项授信,用于黑猪养殖的猪苗采购与饲料供应。“这笔‘猪保贷’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养殖压力!”屯城镇黑猪养殖户杨鹏介绍,以目前黑猪存栏量3000头为例,每年的养殖成本及各项支出超600万元,此次获得授信300万元额度“猪保贷”,也让他更有信心扩大产业规模。
这款产品从酝酿到落地仅用两个多月,背后是政银保企高效协同的缩影。“农商行总行、县金融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的干部多次钻进养殖场,在猪圈旁、饲料间协商解决难题。” 海南天之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格感慨,部门联动的“田间地头办公”模式,让原本可能耗时数月的流程压缩至60余天,“政府部门的主动服务,让企业和农户少跑腿、好办事。”
这种协同效应正延伸至屯昌产业发展的多个领域。在 “猪保贷”机制中,政府搭建平台、银行提供信贷、保险分担风险、龙头企业输出技术,形成“四赢”格局。统一养殖标准的举措,更助力屯昌黑猪品牌升级,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对产业链的赋能作用。
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同样体现在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中。7月17日,屯昌大同产业园内,阳春啤酒(海南)精酿工厂项目建设正酣。这个从签约到拿地仅用3个月的项目,如今包装车间主体完工,预计年底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企业服务直通车全程代办,让我们专注建设。”项目负责人点赞当地“免费办、上门办、全程办”的服务机制。
这样的高效服务并非个例。在大同产业园,福成木材加工、天之虹饲料厂等项目已投产达效;阳春啤酒、博雅单采血浆等4个项目年底将投产;华洲南药精深加工等6个项目加速推进。年内还将落地海洋食品加工基地等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背后,是屯昌招商引资专班的全周期服务保障。
为激活民间投资,屯昌今年推荐10个涵盖生态文旅、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项目,通过资本匹配、政银企对接等机制,形成项目推进良性循环。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金融赋能”的模式,正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从黑猪产业的“精准滴灌”到产业园区的“集群发展”,屯昌以政银保企协同为抓手,不断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正如扎根屯昌10年的天之虹公司所言:“这里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敢投、愿投、能安心发展。”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持下,屯昌也正迎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来源:中共屯昌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