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迷局:供需博弈下的价格走向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21 8:20:24 关注:35 评论: 我要投稿
|
|
5 月猪价现状速览
据 Mysteel 农产品监测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19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 14.45 元 / 公斤。进入五月上旬后,生猪市场整体供需格局进入震荡盘整状态,全国各地猪价涨跌互现。部分地区猪价小幅上涨,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一定预期;部分地区猪价则小幅下跌,引发养殖户关注。从整体走势观察,猪价趋于平稳,未出现大幅度价格波动。表面平稳的价格态势背后,实则蕴含着复杂的供需关系变化,引发市场各方对后续猪价走向的密切关注与诸多猜测。
供应端:产能释放与二次育肥的双重影响
能繁母猪存栏与产能释放
在生猪养殖体系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未来生猪供应具有前瞻性指引作用。自 2024 年 5 月至 11 月,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保持环比增长态势,这一增长并非简单的数据变动,而是具有重要行业意义。依据生猪产能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量增加预示着未来生猪出栏量的增长,如同播下种子,经过约 10 个月孕育期后,将在后续时段反映为生猪出栏量的提升。
至 2025 年 5 月,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增长所积累的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标猪供应持续环比增长。这一增长给市场带来一定供应压力,当大量生猪涌入市场,若需求未能相应增长,供过于求局面将加剧,进而导致猪价面临下行压力。当市场生猪数量远超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能力时,养殖户为实现销售,往往不得不降低价格,致使猪价下跌。
年后二次育肥的助力
年后二次育肥成为影响生猪市场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次育肥指养殖户购入已达标准体重猪只,经 2 - 3 个月再次育肥后增重出售。年后,二次育肥持续稳定开展,众多养殖户积极参与。从数量和体重两方面看,二次育肥的生猪均呈现增长态势。
数量上,参与二次育肥的养殖户增多,使市场二次育肥生猪总量不断上升;体重上,经精心饲养,生猪体重持续增加,进一步充实供应端。以东北、河北等传统二次育肥大省为例,养殖户大量购入标猪进行二次育肥,显著增加当地市场生猪供应。二次育肥的规模和节奏对猪价影响直接。当二次育肥规模较大时,短期内市场可出栏生猪数量明显增多,猪价可能受到抑制;若二次育肥节奏放缓,市场供应压力相应减轻,对猪价负面影响减弱。在市场需求相对稳定情况下,二次育肥生猪集中出栏将冲击市场,导致猪价下跌;反之,若二次育肥入场和出栏节奏平稳,市场供应也相对稳定,猪价波动减小。
需求端:季节性淡季的困境
五一假期后的消费疲态
五一假期曾被市场寄予带动猪肉消费增长的期望,然而假期结束后,猪肉消费市场迅速进入低迷状态。从市场数据来看,家庭猪肉消费热情显著减弱,假期中活跃的餐饮堂食需求整体偏弱。
下游贸易商接货积极性大幅下降,不再积极采购猪肉。立夏节气后,市场对大肥猪青睐度持续降低,给屠宰企业带来较大压力,白条走货困难。为减少损失,屠宰企业降低采购价格,对养殖户压价。搜猪网监测数据显示,临近假期结束,生猪价格继续下行,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再度跌破 15 元 / 公斤,降至 14.9 元 / 公斤附近,清晰反映出五一假期后消费疲态对猪价的负面影响。
气温升高与消费平淡
随着气温升高,5 月猪肉消费进入季节性淡季。此季节人们饮食偏好倾向清淡、爽口食物,对相对油腻的猪肉需求自然减少。从市场实际情况看,下游屠企面临诸多困境。盈利状况不佳,因猪肉销售缓慢,销售额难以提升,利润空间被压缩;走货速度慢,导致库存积压问题严重,占用企业资金和仓储空间;开工率难以提升,因订单不足,企业不敢轻易扩大生产规模;去库存困难,大量猪肉积压仓库却难寻销路。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抑制猪价上涨。企业为控制库存和成本,主动开工意愿不强,虽市场猪肉供应量相应减少,但因需求同样低迷,供应减少对猪价支撑作用不明显。近期市场表现显示,猪价在供需两弱格局下,持续处于震荡盘整状态,难以出现明显上涨趋势。
市场走势与关注要点
当下价格波动特点
2025 年 5 月生猪市场处于供需双增局面,在此情形下,生猪价格波动受到较大限制。市场价格总体延续震荡盘整走势,在一定区间内波动。
具体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在 14 元 / 公斤至 15 元 / 公斤区间波动。部分地区上旬可能因短期需求刺激(如举办大型活动增加猪肉需求),价格小幅上涨;中旬活动结束,需求回归常态,供应压力显现,价格又会小幅下跌。不同地区价格存在差异,如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较强,猪价可能稳定在区间较高价位;而养殖大省东北地区生猪供应充足,猪价可能更接近区间下限。这种价格波动受限和震荡盘整,反映出市场供需双方力量相对均衡,增加市场不确定性,使市场参与者把握价格走势难度加大。
后置供应压力与养殖端态度
5 月份后置供应压力是否充分释放成为生猪市场关注焦点。若压力充分释放,猪价将面临下行风险。其逻辑在于,大量生猪集中涌入市场,而需求未相应大幅增长时,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以水果摊为例,若原本每日销售 100 斤苹果,某天进货 300 斤,顾客数量不变,摊主为销售只能降价,猪价同理。大量生猪出栏将导致市场供应过剩,养殖户为尽快销售生猪,不得不降低价格,引发猪价大幅下跌。
但目前市场未出现上述迹象,养殖端降重意愿不明显,出栏积极性一般。可能原因是养殖户对未来市场价格仍有上涨预期,不愿在当前低价时匆忙出栏;也可能是前期养殖投入成本高,低价出栏将面临较大亏损,所以选择观望等待时机。养殖端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价格,避免猪价因供应压力集中释放而大幅下跌。但这种稳定是暂时的,若后续供应压力持续增加,而养殖端态度不变,市场平衡可能被打破,猪价仍面临下行风险。
长期展望与应对策略
价格走势的两种可能
从长期视角分析,生猪价格未来走势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方面,若后续养殖端出栏节奏维持现状,未因市场变化大幅调整,随着消费端在传统节日及消费习惯变化带动下,需求逐步温和增长,生猪价格在震荡盘整一段时间后,有望温和上行。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对猪肉需求量显著增加,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准备丰盛菜肴,猪肉作为常见食材,需求量迎来高峰。消费习惯变化也会影响猪肉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对高品质、绿色环保猪肉需求可能逐渐增加,若养殖端能顺应此变化,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推动猪价上涨。当需求逐步增长,供应相对稳定时,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猪价有可能温和上行。
另一方面,若后续几个月养殖端产能持续释放,大量生猪集中出栏,而消费端增长幅度无法匹配供应增加,生猪价格大概率面临下行压力,甚至可能大幅下跌。养殖端产能持续释放将使市场生猪数量急剧增加,消费端增长缓慢,导致供过于求。大量生猪涌入市场,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养殖户为销售生猪不得不降价,引发猪价下跌。若养殖户盲目跟风集中出栏,将加剧市场供应过剩,对猪价造成更大冲击。
从业者与投资者的应对建议
对于生猪养殖从业者,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动态、政策变化及养殖成本等因素至关重要。从业者应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体系,及时掌握市场生猪供需情况、价格走势及政策调整信息。通过与行业协会、其他养殖户及相关企业保持密切沟通,获取最新市场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养殖与销售策略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从业者应根据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时间。市场价格高、需求旺盛时,适当增加养殖规模,提前出栏生猪以获取更高收益;市场价格低、供应过剩时,适当减少养殖规模,延迟出栏时间,等待市场价格回升。同时,注重养殖成本控制,通过科学养殖管理、合理饲料配方及有效疫病防控等措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对于投资者,谨慎评估市场风险是投资决策的首要前提。生猪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投资风险较高。投资者在决策前,应充分了解生猪市场特点和规律,分析市场供需关系、价格走势及政策变化等因素对投资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评估投资风险和收益。
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后,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关键。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时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选择投资稳健的生猪养殖企业或相关基金,获取稳定收益;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选择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型生猪养殖企业或参与生猪期货交易,追求更高收益。投资者还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