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猪企“逆袭”:2024扭亏为盈,2025能否续写辉煌?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1/16 20:01:41 关注:42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猪企现状:2024 年的逆袭之路
  2024 年,生猪养殖行业呈现出显著的逆袭态势。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众多上市猪企相继发布 2024 年业绩预告,结果颇为可观,均实现扭亏为盈。与此同时,多家猪企的销售数据亦呈现向好趋势。
  回顾 2023 年,猪企龙头企业深陷困境。牧原股份市值大幅缩水,正邦科技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正大集团 IPO 终止,新希望与温氏股份也面临严重亏损。然而,仅一年时间,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早在 2024 年上半年,牧原、温氏等猪企就展现出对市场行情的信心。事实证明,其预判较为准确。1 月 8 日晚,牧原股份率先发布 2024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0 - 180 亿元,成功摆脱上一年同期 - 42.63 亿元的亏损局面,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498.75% - 522.21%。若按预计归母净利润下限计算,2024 年牧原股份有望创下上市以来第二高的业绩记录,仅次于 2020 年的辉煌业绩。
  温氏股份同样表现突出。根据 1 月 3 日晚发布的业绩预告,2024 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超 100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90 - 95 亿元,与上一年同期 - 63.90 亿元的亏损相比,实现了明显的业绩反转。
  ST 天邦也于 1 月 7 日盘后披露利好消息,2024 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3.60 - 15.60 亿元,上一年同期为 - 28.83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约 1.90 - 2.80 亿元,上一年同期为 - 29.87 亿元,实现双项扭亏为盈。受此利好消息影响,1 月 8 日,ST 天邦股价强势涨停。
  除上述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外,唐人神、新希望、大北农、金新农、正邦科技等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2024 年销售数据表现出色。1 月 8 日,唐人神公告显示,2024 年 12 月生猪销量 55.24 万头,同比上升 53.91%,环比上升 11.6%;销售收入 9.75 亿元,同比上升 81.45%,环比上升 2.03%。2024 年 1 - 12 月累计生猪销量 433.62 万头,同比上升 16.8%;销售收入 78.51 亿元,同比上升 33.16%。
  同日,新希望公告 2024 年全年累计实现生猪销量 1652.49 万头、生猪销售收入 267.58 亿元。2024 年,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从 1 月份的 13.30 元 / 公斤一路上升,8 月份以 20.13 元 / 公斤创下年内高位记录。12 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为 15.51 元 / 公斤,同比增长 18.76%。
  大北农 1 月 6 日公告,控股及参股公司 2024 年生猪销量累计为 640.13 万头,销售收入累计为 118.37 亿元。其中,控股公司累计销售生猪 359.06 万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62.71 亿元,同比增长 10.08%。参股公司累计销售生猪 281.06 万头、同比增长 17.70%,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55.67 亿元,同比增长 40.51%。
  金新农 1 月 6 日公告,2024 年生猪销量合计 120.10 万头(其中商品猪 67.15 万头、仔猪 48.90 万头、种猪 4.05 万头),同比增长 14.73%;生猪销售收入合计 16.47 亿元,同比增长 44.03%;商品猪销售均价 16.58 元 / 公斤。
  1 月 8 日,正邦科技公告 2024 年累计销售生猪 414.66 万头,同比虽下降 24.31%,但实现销售收入 53.21 亿元,同比上升 11.71%。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猪企在 2024 年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也使市场对猪企未来的表现充满期待。
  二、回顾 2023:至暗时刻的伤痛
  时间回溯至 2023 年,那是生猪养殖行业极为艰难的时期。在这一年,猪价持续低迷,严重制约了猪企的发展。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也未能避免这场危机。其市值大幅下降,从高位一路下滑,2023 年市值缩水情况令人震惊。资本市场对其反馈消极,一方面担忧其内部实行的承包制度可能会否定或调整自繁自养的核心模式;另一方面,牧原股份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也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尽管公司多次澄清,但市场情绪的低迷使得负面消息的影响被过度放大。
  正邦科技的处境更为艰难,最终不得不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由于前期激进的扩张策略,在猪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下,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迅速袭来,公司陷入严重的债务困境。2023 年 7 月,正邦科技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行业。在重整过程中,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调整和变革,包括资产处置、股权变更等,试图摆脱困境,重回正轨。
  正大集团的上市计划也遭遇挫折,IPO 的终止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同样深陷亏损困境,业绩大幅下滑,令投资者担忧。
  猪价低迷是导致猪企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年大部分时间,猪价处于低位,导致猪企的销售收入大幅减少。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持续存在,生猪产能在前期扩张后未能及时有效调整,致使猪肉市场供应严重过剩。需求端的表现也不理想,消费复苏缓慢,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未达到预期增长。此外,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压缩了猪企的利润空间。饲料价格上涨、防疫成本增加等因素,使猪企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猪企在 2023 年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2024 逆袭原因:猪价与成本的双重变奏
  (一)猪价回暖:市场的及时雨
  有行业人士指出,猪企能够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 2024 年 5 月开始的新一轮猪价上行周期。2024 年,生猪价格经历了显著的回升过程,从年初的低谷逐步攀升至高峰,这一变化有力地提升了猪企的盈利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度生猪 (外三元) 均价为每公斤 16.81 元,相较于 2023 年均价每公斤 14.99 元,涨幅明显。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从年初的 14.32 元 / 公斤开始上涨,在 8 月中旬涨至 21.3 元 / 公斤的高位。这一价格走势,使猪企的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以牧原股份为例,生猪销售均价的上升直接推动了其业绩增长。2024 年,牧原股份生猪销售均价的提升,使得公司在出栏量稳定的基础上,销售收入大幅增加。温氏股份亦是如此,毛猪销售均价的同比上升,为公司盈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猪价上涨的带动下,猪企的利润空间逐步扩大,曾经的亏损状况得到缓解。
  (二)降本增效:企业的自我救赎
  除了猪价回暖这一外部利好因素,猪企自身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努力同样对业绩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几大猪企的公告中可以看出,成本降低是业绩变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业绩的大幅增长得益于生猪出栏量、销售均价的上升,以及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为降低成本,牧原股份在多个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在饲料采购环节,通过与国内外主要粮商建立合作关系,多渠道扩充粮源,积极探索创新源头粮源合作模式,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围绕粮食产区进行采购布局,根据粮食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配方,进行不同品种间的原料置换,进一步降低了饲料成本。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对标先进,学习国内外优秀从业者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生产效率。2024 年 10 月份,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 13.3 元 /kg,环比下降接近 0.4 元 /kg,其中饲料价格下降贡献约 50%,生产成绩改善和期间费用摊销下降贡献约 50%。公司还充分利用猪舍、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光伏发电设施,满足各场 (厂) 自身用电需求,余电上网,降低养殖、屠宰过程中的用电成本,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温氏股份同样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 年,公司以 “降成本、保盈利” 为核心任务,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实现了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在疫病防控方面,公司强化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和优化,防疫水平和效果显著提升,保障了生产的稳定,生产成绩持续向好,料肉比、死淘率等核心技术指标改善,无效损失大幅减少。在饲料降本方面,公司建立了科学完善的饲料原料数据库,精准评估不同季节、不同阶段畜禽营养需求,及时、灵活、动态调整饲料营养配方。采用 “集中采购” 的方式,统筹安排采购节奏,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同时通过远期合同提前锁定未来饲料原料价格,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公司生产饲料与鸡猪需求匹配度较高,生产周转效率较高,且严格落实精准饲喂,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避免无效浪费,降低料肉比。2024 年,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2 月约 7.8 元 / 斤,3 月受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继续降低,4 月降至 7.6 元 / 斤左右,5 月进一步降至 7.2 元 / 斤左右,7 月约 6.9 - 7 元 / 斤,10 月份降至 6.7 元 / 斤左右。
  ST 天邦表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第一季度出售参股公司史记生物 32.91% 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 9.95 亿元,以及生猪价格回暖和降本措施的成效。公司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等方式,降低了生猪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生猪养殖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神农集团提出,2025 年的完全成本目标是 13 元 /kg 以内。2024 年,公司通过持续改善种猪基因,引进优良种猪、提高终端公猪遗传指数;坚持健康养殖理念,提升猪只健康度、确保猪场健康生产,持续提升蓝耳双阴猪群比例;稳健扩张,适度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全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逐步实现满负荷生产运营;探索并优化模式,坚持轻资产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及人效水平,提高养殖部人均出栏水平;持续淘汰落后产能,聚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猪厂生产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成本。
  在猪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盈利水平与养猪成本下降密切相关。上市猪企在降低成本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纷纷将降本目标纳入规划。牧原股份希望 2025 年可以阶段性达到 12 元 /kg 的成本目标;温氏股份将 2025 年全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奋斗目标设定为 6.5 元 / 斤(13 元 /kg);ST 天邦计划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将 2025 年育肥完全成本目标进一步降至 12.8 元 /kg 以下。这些目标的设定,体现了猪企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努力,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动力。
  四、2025 前景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构预测:谨慎乐观的态度
  尽管 2024 年猪企实现了逆袭,但 2025 年猪价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从近期多家机构和专家的预测来看,市场对 2025 年猪价的预期较为谨慎。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2025 年猪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调整。他认为,从长期来看,猪价将逐渐回归合理区间。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行业的成熟发展,猪价不会再出现大幅的非理性波动。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凭借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这也将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大型猪企将凭借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华源证券称,从预期来看,节后淡季猪企可能出现亏损。展望全年,2025 年出栏对应的能繁存栏持续增长,供给在充裕基础上压力逐步增加,猪价或重现 2023 年走势。其中,上半年的行情将对全年走势产生关键影响。若上半年猪价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或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将为全年猪价走势奠定良好基础;反之,若上半年猪价出现大幅下跌,将给猪企带来较大压力。
  华鑫证券表示,目前能繁产能仍然保持上升趋势,行业因低养殖成本依然处于盈利期。预计后续能繁产能仍会有小幅度的提升,这将导致 2025 年猪肉供给相对过剩。该机构预计,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2025 年仅有成本领先的猪企具备盈利的机会,行业其他产能将进入周期亏损阶段。成本控制将成为猪企在 2025 年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些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趋势:变革与发展的方向
  在猪价走势不明朗的背景下,生猪养殖企业纷纷积极探索变革与发展路径,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成为众多猪企的重要战略方向。为降低成本、稳定供应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生猪养殖企业正更加注重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从上游的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到中游的生猪养殖,再到下游的屠宰加工、肉制品销售,企业通过整合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神农集团践行 “生猪产业链一体化” 的发展战略,形成了集饲料加工和销售、生猪养殖和销售、生猪屠宰销售和食品深加工四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完整生猪产业链。通过产业链的一体化运作,神农集团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可控,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提升养殖效率也是猪企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企业不断加大在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牧原集团副总经理袁合宾表示,在生猪的产业链上,生猪产业想要持续长远发展,必须要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占用更少的资源,发挥更大的转化效率,用更多的科技创新来提升养猪生产的效率,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猪肉。通过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猪企可以实现对猪只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死亡率,从而提升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品牌建设同样至关重要。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品牌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猪肉产品的重要依据。养猪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突出自身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份额。企业可以通过规范饲养过程、严格控制饲料成分和药品使用,确保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宣传自身的养殖理念和特色,如生态养殖、绿色环保等,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此外,实施多元化战略也成为部分猪企的选择。一些企业在稳固生猪养殖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相关领域,如涉足禽肉、水产养殖等,以分散经营风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多元化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前行
  2024 年,猪企凭借猪价回暖的有利条件和自身降本增效的努力,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提升。然而,2025 年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猪价走势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对猪企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降本增效已成为猪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途径。只有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创新也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将为猪企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们期待猪企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突破自我,积极应对挑战,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实力赢得市场。相信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为保障国家的肉类供应和经济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河南生猪产业20年崛起之路:从散养大省到全国“猪引擎”2025/8/1 20:34:44
2025年6月份广东省生猪产品产销形势分析2025/8/1 19:53:12
四川省生猪及饲料价格监测周报(7月31日)2025/8/1 19:50:55
2025年8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白条猪价格2025/8/1 15:47:01
2025年8月1日浙江及各地市活猪收购价格2025/8/1 15:46:33
2025年8月1日甘肃张掖市猪粮比价2025/8/1 11:43: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