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递:生猪仔猪价格齐涨,多地突破 “6 元时代”
1.1 生猪价格:23 地上涨,广东率先突破 8 元
8 月 1 日,全国生猪市场呈现久违的上涨态势,为近期略显低迷的养猪行业注入活力。据最新数据,全国生猪均价涨至 7.08 元 / 斤,较昨日上涨 0.07 元,涨幅 1.05%,上涨幅度扩大,连续 2 天上涨,累计上涨 0.09 元,达近 4 天最高价。在监测的 28 个地区中,23 个地区猪价上涨,新疆、甘肃、贵州 3 地持平,无下跌地区。
广东地区猪价表现突出,报价区间 7.7 - 8.0 元 / 斤,成为全国首个突破 8 元大关的地区。广东作为生猪消费大省,市场需求强劲拉动,加之当地养殖结构和供应情况变化,共同推动猪价快速攀升。
东北地区在经历一段时间价格低迷后,当日全面上涨。辽宁报价 6.8 - 7.0 元 / 斤,上涨 0.1 元 / 斤,养殖户挺价惜售情绪浓厚,市场生猪流通量减少,推动价格上行。黑龙江参考价 6.8 - 7.1 元 / 斤,吉林 6.8 - 7.0 元 / 斤,均有不同程度涨幅,东北产区价格回暖,对全国猪价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华北地区涨势明显,河北报价 6.9 - 7.2 元 / 斤,上涨 0.1 元 / 斤。随着消费进一步增加,市场对生猪需求增大,养殖户抓住时机减少出栏量,猪价顺势上涨。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猪价当日也普遍上涨,整个华北地区猪价呈现良好上升态势。
数据统计显示,全国重点监测的 28 个地区中,目前已有 18 个地区猪价突破 7 元 / 斤,占比达 64%,意味着大部分地区已脱离 “6 元时代”。这一转变让养殖户看到希望,也让整个生猪产业链从业者对未来市场充满期待。
1.2 仔猪市场:15 公斤均价涨至 31.42 元 / 公斤,湖北单价突破 55 元
仔猪市场当日呈现价格分化但整体上涨局面。全国 15 公斤仔猪均价涨至 31.42 元 / 公斤,较上周上涨 2.3%,显示市场对仔猪需求逐渐升温,养殖端补栏积极性有所提高。
从各地报价来看,外三元仔猪价格差异显著。湖北宜城 10 公斤仔猪报价高达 55 元 / 公斤,在全国领先。当地仔猪价格高涨,一方面可能是当地仔猪品质优良,受养殖户青睐;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当地仔猪供应相对紧张、需求旺盛有关。
湖南娄星区 10 公斤仔猪报价 44 元 / 公斤,紧随湖北之后。而在东北地区,黑龙江安达市 15 公斤仔猪报价仅 25 元 / 公斤,价格相对较低,这或许与当地生猪养殖结构、仔猪存栏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有关。
河南上蔡县 15 公斤外三元仔猪报价 32 元 / 公斤,山东临朐县 10 公斤外三元仔猪 40 元 / 公斤,江苏东海县 15 公斤外三元仔猪 30 元 / 公斤 。不同地区仔猪价格差异,反映出区域市场供需不平衡以及各地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二、区域分化:南北市场呈现 “阶梯式” 价格上涨格局
在全国猪价普遍上涨背景下,各区域市场因供需结构、消费习惯以及养殖模式差异,呈现 “阶梯式” 价格格局 。这种区域分化反映当下生猪市场复杂性,也为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更细致的市场洞察视角。
2.1 华南领先:广东猪价突破 8 元,消费回暖是关键
华南地区在本次猪价上涨中处于领先地位,广东作为区域内价格高地,猪价率先突破 8 元大关,报价区间 7.7 - 8.0 元 / 斤 。消费回暖无疑是这一成绩背后的关键因素。随着夏季高温逐渐缓解,居民消费意愿增强,餐饮行业迎来复苏。夜宵摊、餐厅生意逐渐红火,对猪肉需求随之增加。
广东作为生猪消费大省,本地生猪产量难以满足全部需求,需从周边省份调入部分生猪。近期,由于其他产区生猪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紧张,广东生猪调运难度增加,进一步推高价格。此外,中秋佳节临近,食品加工企业、商超等纷纷提前备货,对优质生猪的争夺愈发激烈,为广东猪价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毗邻广东的海南,猪价也维持在 7.4 - 7.5 元 / 斤的高位。海南独特地理位置和相对独立市场环境,使其猪价受外界影响较小,但在这一轮消费带动的涨价潮中,也受益于市场供需相对稳定,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2.2 东北回暖:散户挺价惜售,集团猪场缩减出栏
东北地区猪价当日全面回暖。黑龙江报价 6.8 - 7.1 元 / 斤,吉林 6.8 - 7.0 元 / 斤,辽宁 6.8 - 7.0 元 / 斤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生猪产区,其价格走势备受关注。
近期,东北地区散户挺价惜售情绪浓厚。经历一段时间价格低迷后,养殖户对当前价格不满意,纷纷减少出栏量,期待价格进一步上涨。据了解,部分散户甚至将原本计划出栏的生猪继续压栏饲养,市场生猪流通量明显减少。
同时,集团猪场在完成 7 月出栏计划后,开始缩减出栏量。这些大型养殖企业凭借较强市场把控能力,通过调整出栏节奏影响市场供需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东北地区集团猪场本月出栏量较上月减少约 20%,标猪供应压力较上月减轻约 30%,为猪价上涨创造有利条件。
2.3 西南平稳:大猪存量制约涨幅,四川报价 6.6-6.9 元
西南地区猪价上涨幅度相对滞后,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四川作为西南地区生猪养殖大省,当日报价 6.6 - 6.9 元 / 斤 。该地区猪价涨幅受限主要原因是本地大猪存量偏高。前期,由于养殖户看好后市行情,压栏大量大猪,导致目前市场大猪供应充足。
虽然当前猪价有所上涨,但大猪消化速度较慢,对整体猪价上涨形成一定制约。重庆、贵州等地猪价也维持相对稳定水平,波动较小。不过,近期西南地区二育入场积极性有所提升。二育户看准当前猪价上涨趋势,认为后期猪价仍有上涨空间,纷纷入场采购标猪进行二次育肥。近两日,该地区标猪询单量环比增加约 20%,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猪价缓慢上涨,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三、背后逻辑:供需博弈下的 “开门红” 支撑因素
在这波猪价上涨浪潮背后,是供应端、需求端以及政策面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复杂市场博弈,不仅决定当前猪价走势,也为未来市场发展埋下伏笔。
3.1 供应端:养殖端抗价情绪升温
供应端方面,近期养殖端抗价情绪成为推动猪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散户普遍对当前猪价水平不满,抵触降价出栏情绪愈发强烈。在东北地区,许多散户表示,前期猪价低迷时已遭受较大损失,现在绝不能再低价卖猪。他们纷纷减少出栏量,甚至将部分原本计划出栏的生猪继续压栏饲养,期望在未来猪价上涨时获得更高收益。据不完全统计,7 月末散户出栏量环比减少 15%,市场生猪流通量明显减少,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集团猪场在完成月内出栏计划后,认卖意愿大幅下降。这些大型养殖企业凭借强大市场把控能力,通过调整出栏节奏影响市场供需关系。例如,某大型集团猪场在 7 月完成出栏计划后,8 月上旬出栏量较上月同期减少约 30%,使得市场标猪供应更加紧张。这种集团猪场与散户共同挺价行为,有效缓解前期标猪供应过剩压力,为猪价上涨提供坚实基础。
3.2 需求端:二育抄底心态抬头
随着生猪价格下探,二次育肥(以下简称 “二育”)补栏性价比逐渐凸显,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西南、东北等地,二育户看到当前猪价上涨潜力,纷纷入场抄底。据了解,近期南北多地出现批量询单情况,市场对 8 - 9 月中大猪行情看涨预期不断增强。
以河南地区为例,近两日二育入场量较上周翻倍。二育户认为,虽然当前猪价处于上涨阶段,但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临近,市场对猪肉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猪价有望继续上涨。他们抓住当前猪价相对较低时机,大量采购标猪进行二次育肥,期望在未来猪价上涨时获得丰厚利润。这种二育抄底心态抬头,不仅增加市场对生猪需求,也进一步推动猪价上涨。
3.3 政策面:调控影响仍在,警惕旺季前价格波动
尽管当前猪价呈现明显上涨态势,但官方调控政策影响仍不容忽视 。此前,为稳定生猪市场,预防价格大幅波动,相关部门多次出手调控,提出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包括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等。这些政策实施,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7 月标猪价格较月初大幅下降 9.1%,就是政策干预下市场波动的典型案例。当时,官方召开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后,集团猪企认卖积极,散户以及二育出栏情绪较高,导致国内猪价重心进一步下挫。这表明政策干预仍是影响猪价走势的重要变量。在当前猪价上涨情况下,养殖端仍需保持警惕,防止因集中出栏引发价格回调。政策调控目标是实现生猪市场稳定发展,避免价格过度波动,这也将对未来猪价走势产生持续影响。
四、后市展望:短期看涨但需防范震荡,旺季行情值得期待展望未来生猪市场,短期来看,涨势有望延续,但幅度或将收窄,市场需警惕震荡风险;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秋、国庆等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猪价有望迎来上涨行情,但也面临供应集中释放挑战。
4.1 短期(1-2 周):涨势延续但幅度收窄
在接下来 1 - 2 周内,生猪价格涨势大概率仍将延续,但上涨幅度可能逐渐收窄 。随着猪价上涨,屠宰企业采购成本不断上升,将促使其放缓采购节奏以控制成本。部分屠宰企业可能减少每日采购量,或通过与养殖户协商争取更合理采购价格。预计全国生猪均价将在 7 - 7.2 元 / 斤区间内震荡调整,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此前价格上涨明显的地区,如广东、辽宁等地,猪价可能进入 “消化期” 。在此阶段,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前期涨幅,供需双方也需重新寻找平衡。养殖户可能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适当调整出栏计划,屠宰企业则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库存情况灵活调整采购策略。
不过,由于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价格难以大幅回落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居民对猪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餐饮行业复苏也将带动猪肉消费增长,为猪价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4.2 中长期(9-10 月):中秋国庆备货或推高猪价
进入 9 - 10 月,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市场对猪肉需求将迎来高峰期 。食品加工企业将加大对猪肉采购量,用于制作月饼、香肠、腊肉等节日食品;商超、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也会增加猪肉备货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若养殖端能合理控制出栏节奏,避免集中出栏,在旺季需求强劲拉动下,猪价有望突破 8 元 / 斤,甚至达到更高水平。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 。前期猪价上涨可能刺激养殖户增加出栏量,尤其是前期压栏的养殖户,可能抓住机会将大猪集中出栏。若这种情况发生,可能导致 9 月中下旬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过剩,对猪价形成一定压力。据市场调研,部分养殖户已有提前出栏打算,担心后期猪价下跌,希望在价格相对较高时出售生猪。这提醒养殖户和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以应对市场变化。
五、互动提问:当前价位,是否选择抄底二育?
面对当前市场行情,8 - 9 月猪价走势充满机遇与挑战。看涨预期虽强,但风险也不容忽视。对于养殖端而言,当下决策至关重要。是趁着价格上涨势头果断补栏,抓住可能的盈利机会?还是保持谨慎,继续观望,等待市场进一步明朗?
特别是在二次育肥问题上,其带来的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更加明显。二次育肥入场后,若后期大猪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可能瞬间增加,导致价格下跌;但如果操作得当,在消费旺季来临前出栏,又能获得丰厚利润。那么,在当前价位下,是否选择抄底二育?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判断和理由。为感谢大家积极参与,点赞最高的评论将获赠《9 月猪价预测报告》,该报告将深入剖析 9 月猪价走势和潜在风险,助力在养猪行业浪潮中把握先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