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猪业变局:从周期起伏到效率为王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8 7:22:30 关注:87 评论: 我要投稿

  猪价回升,猪企盈利显著改善
  在 2024 年上市猪企披露的年报中,一组数据备受关注:诸多猪企成功摆脱前几年的经营困境,实现盈利大幅增长。牧原股份全年净利润达 178.81 亿元,同比增长 519.42%;温氏股份净利润亦较为可观,达 [X] 亿元,同比增长 [X]%。这与前几年行业持续亏损的局面形成鲜明反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曾经深陷亏损泥沼的猪企,缘何在 2024 年实现盈利逆转?答案在于生猪价格与养殖成本这两个关键要素。
  2024 年生猪价格走势堪称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袭。自年初起,生猪价格逐步摆脱前几年的低迷态势,开启上涨进程。历经 2023 年初至 2024 年一季度生猪产能的持续去化,市场生猪出栏量减少,供不应求局面渐显。此情形犹如跷跷板原理,当供给减少而需求相对稳定时,价格自然被推高。至 8 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涨至每公斤 20.16 元,达近几年价格峰值,无疑为猪企盈利筑牢价格基础。
  养殖成本下降同样是猪企盈利的关键因素。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2024 年,豆粕等大宗农产品原材料价格下行,带动整体饲料成本持续降低。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出口加速,美豆期货持续走低,国内油厂大豆供给充裕,开机率维持相对高位,豆粕市场供应压力显著,价格不断下跌。除饲料成本下降外,行业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众多猪企加大在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等方面投入,提高了生猪成活率,缩短了生长周期,大幅提升产出效率。
  价格与成本双轮驱动盈利增长
  (一)周期上行,猪价强势反弹
  回顾 2023 年初至 2024 年一季度,生猪产能去化是一场悄然发生却影响深远的变革。2023 年,生猪价格持续低位震荡,长时间处于亏损区间,养殖户经营压力较大。以 2023 年 7 月为例,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一度跌破 14 元 / 千克,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超 200 元。在持续亏损压力下,众多养殖户被迫做出艰难抉择,削减母猪存栏量,减少仔猪补栏。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 年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约 4343 万头,至 2024 年一季度末,降至 4177 万头 ,累计减少 166 万头,去化幅度达 3.82%。
  产能持续去化直接导致生猪出栏量减少。2024 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 7.0256 亿头,同比下降 3.31% 。当市场生猪供应量减少,而消费者对猪肉需求无明显下降时,猪价上涨成为必然趋势。2024 年初,生猪价格触底回升,从 1 月份的 15 元 / 千克左右,涨至 8 月份的 20.16 元 / 千克 ,涨幅超 34%。此轮猪价上涨,使猪企迎来久违的盈利曙光,为全年盈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成本下降,行业效率大幅提升
  除猪价上涨外,行业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率的提升,亦是猪企盈利增长的重要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猪企采用智能化养殖设备,实现精准饲喂、环境智能调控等功能。牧原股份自主研发的智能饲喂系统,能根据每头猪的体重、生长阶段等因素精准投放饲料,不仅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减少饲料浪费,每头猪饲料成本降低约 5% 。温氏股份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加强养殖流程精细化管理,使生猪成活率提高 2 个百分点,达 95% 以上,意味着每养殖 100 头生猪,能多产出 5 头,大幅提高产出效率。
  在饲料原料价格下跌方面,粮食丰收和进口变化是主要原因。2024 年,全球大豆产量丰收,巴西、美国等主要大豆生产国大豆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2025 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达 4.05 亿吨,较上一年度增加 1500 万吨 。进口方面,我国加大大豆等饲料原料进口力度。2024 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 1.2 亿吨,同比增长 10% 。大量进口大豆涌入国内市场,使豆粕等饲料原料供应充足,价格持续下跌。2024 年初豆粕价格约 3500 元 / 吨,年底降至 3000 元 / 吨以下 ,跌幅超 14%。饲料原料价格下跌直接降低猪企养殖成本,扩大盈利空间。
  规模化进程与行业格局重塑
  (一)集中度提升,市场格局演变
  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愈发显著。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 15577 万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 22% ,而 2023 年这一比例仅为 20.53% 。短短一年,占比提升 1.47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变化清晰反映出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4 年其生猪出栏量达 7160.2 万头,稳居行业榜首,占全国总出栏量比例超 10% 。牧原股份凭借大规模养殖布局和高效生产管理模式,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市场价格波动时,牧原股份的经营决策对整个行业影响较大。其增加出栏量时,市场生猪供应量相应增加,可能对猪价产生下行压力;减少出栏量时,可能引发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推动猪价上涨。除牧原股份外,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企业的出栏量在行业中亦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共同构成生猪养殖行业的头部阵营,对市场格局塑造起关键作用。
  (二)规模化优势,稳定与效率协同推进
  规模化养殖对行业稳定发展的驱动作用体现在多方面。先从生产经营稳定性看,规模化养殖场在市场波动中更具抗风险能力。在 2021 - 2022 年猪价低迷期,许多中小养殖户因难以承受亏损压力,纷纷削减养殖规模甚至退出市场。据统计,这期间中小养殖户数量减少约 20% 。然而,规模化养殖场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成熟风险管理体系,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牧原股份在这一时期不仅未削减养殖规模,还加大在新养殖场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化水平提升还带来行业养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快速发展。在疫病防控方面,规模化养殖场可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建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正大集团的规模化猪场采用全封闭式养殖模式,配备先进空气过滤系统、消毒设备和疫病监测设备,能有效阻止疫病传入和传播。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肆虐时,正大集团许多猪场因严格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成功抵御疫情冲击,生猪成活率保持在 90% 以上,而同期一些中小养殖场生猪成活率不足 50% 。在营养配方和种猪育种方面,规模化养殖场亦具有明显优势。它们可聘请专业科研团队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不断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种猪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新希望集团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适合不同生长阶段生猪的精准营养饲料,使生猪生长周期缩短 10 - 15 天,饲料转化率提高约 10% ,大幅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产能与价格的博弈
  (一)产能扩张与否,市场审慎观望
  2024 年生猪价格一度涨至 20 元 / 千克以上,以往这种价格涨幅通常会引发行业大规模产能扩张。但此次,养殖场和养殖户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审慎与理性。
  政策引导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2024 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 (2024 年修订)》明确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 4100 万头调整为 3900 万头 ,并围绕这一目标建立完善产能调控机制。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偏离正常保有量时,政府通过预警、补贴、调控等多种手段,引导养殖场和养殖户合理调整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 4000 万头时,部分地区政府加强对新建养殖场的审批管理,严格控制产能无序扩张。
  市场预期转变同样是养殖场和养殖户保持审慎的重要原因。历经多轮猪周期洗礼,他们更加成熟理性,不再仅依据短期价格波动盲目决策。如今,他们综合考虑市场供需、成本变化、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更深入分析和判断。2024 年虽猪价上涨,但许多养殖场和养殖户认识到,这是在前期产能去化基础上的周期性反弹,市场供需关系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一旦盲目扩张产能,未来猪价下行时可能陷入亏损困境。
  (二)2025 年猪市走向,涨跌之间寻求平衡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长趋势看,2024 年 4 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从 4 月的 3986 万头增至 11 月的 4080 万头 。按照生猪生长繁育周期,这部分增加的能繁母猪将在 2025 年转化为更多生猪出栏量。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 年生猪出栏量预计高于 2024 年,增长幅度可能在 3% - 5% 左右。
  从猪周期角度分析,2025 年处于猪周期下行阶段。正常情况下,猪周期下行阶段,生猪供应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猪价往往下跌。过往猪周期数据显示,下行阶段猪价跌幅通常在 15% - 25% 之间。考虑到 2024 - 2025 年生猪产能增长幅度有限,且行业养殖成本仍有下降空间,2025 年猪价大幅下跌风险相对较低。预计 2025 年生猪均价可能较 2024 年有所下降,但跌幅将控制在 10% - 15% 左右 ,全年猪价将在 14 - 16 元 / 千克区间内波动。
  结语:猪业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生猪产业正处于从 “周期主导” 向 “效率制胜” 的变革关键节点,这一转型不仅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更是行业在技术、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共同推动下的必然选择。
  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猪价周期波动对行业的深刻影响,也见证养殖成本下降、规模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积极变革。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深入,智能化养殖、种猪改良等先进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成本控制仍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从饲料成本到疫病防控成本,每个环节的优化都将为企业赢得更大利润空间;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规模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将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地位,而中小养殖户则需通过提升自身养殖水平和特色化经营,在市场中找寻生存之道。
  在充满机遇的同时,生猪产业也面临疫病防控、环保压力、市场波动等诸多挑战。只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创新,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行业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可持续繁荣,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猪价承压,弱势走低(4月28日-5月4日)2025/5/8 8:17:24
养猪人必知!猪病毒性腹泻全解析2025/5/8 7:29:13
2025猪企大揭秘:成本与出栏量背后的行业密码2025/5/8 7:26:21
2025猪价“过山车”:危中有机,如何破局?2025/5/8 7:05:48
2024猪企年报大揭秘:高管薪酬背后的行业风云2025/5/8 6:52:50
2025五一后猪市迷局:价格震荡,供需博弈下的市场走向2025/5/8 6:36:3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