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以案说法 → 文章内容

典型案例:生产经营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被罚!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4/9 11:32:44 关注:1267 评论: 我要投稿

  江西赣州某公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案PART.1
  关键词
  新型非法添加物、有毒有害物质认定、指定管辖、行刑衔接PART.2
  核心要点
  1. 在办理食品新型非法添加案件时,市场监管部门应配合司法机关做好涉案产品的检验检测及有毒有害认定工作。
  2. 吊销许可不属于刑事判决内容,且鉴于刑事案件办案时间较长,对于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案件,在司法机关处理前,基于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法先行作出吊销许可证、五年内从业禁止等行政处罚措施。
  PART.3
  基本案情
  2023年3月,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接举报称,江西赣州某公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当事人)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销售的“黛梅”噗噗梅等宣称“减肥”功能食品致食用者严重腹泻。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报请市场监管总局将该案指定给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管辖,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公安机关成立联合专案组进行调查。
  经查,2021年9月起,当事人自行采购含酚丁类衍生物的“酵素粉”原料,在江西赣州租用生产厂房将非法原料加工成“黛梅”噗噗梅、轻畅元气饮果蔬固体饮料、西梅 SOSO 果冻、益生菌酵素软糖等40余种网红“减肥”食品,成品储存于安徽仓储窝点,通过广东、安徽等地的商铺利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销往全国,涉案金额超1亿元,执法机关查封扣押涉案食品60余吨、原料30余千克。经检验,涉案食品含有双醋酚丁、双丙酚丁、双辛酚丁、双环己甲酰酚丁等新型酚汀类物质。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酚汀(酚丁)、酚 酞及其酯类衍生物或类似物有毒有害专家认定意见》等文件,明确食品中添加的酚汀(酚丁)、酚酞及其酯类衍生物或类似物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的规定,并涉嫌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PART.4
  处罚结果
  1. 行政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给予当事人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给予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刘某等三名责任人“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行政处罚。
  2. 刑事追责: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对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酵素粉提供者等38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PART.5
  指导意义
  一 、新型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和有毒有害认定。酚汀酚酞类物质虽无标准检验方法也未列入法定非法添加名录,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检验方法及认定意见,可以为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定性裁量及定罪量刑提供依据。
  二、提前介入机制。公安机关提前介入行政案件的调查工作,能够显著提升执法效能,增强执法威慑力,避免重复取证、提高证据收集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强化部门间协同效率,有效保障公共利益,确保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这种机制在应对复杂、跨区域的行政案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精准执法、高效执法的重要手段。
  三、行刑衔接方式。在处理涉及食品安全等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时,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后,及时作出吊销证照和从业禁止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有效制止违法行为,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危害,防止违法行为引发的次生问题。
  四、跨辖区办案与指定管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违法犯罪行为(如网络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具有跨行政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特点。跨辖区办案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新型违法犯罪模式,作出吊销许可处罚决定后,应通报办证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办理注销手续。案件指定管辖可以将违法行为集中处理,避免因地域分割导致的执法碎片化,确保行政调查与刑事侦查并行推进,实现对违法行为的系统打击,及时有效铲除源头 。
  五、非法添加酚汀酚酞类物质的危害。早在1999年,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我国已禁止酚酞作为处方药使用。酚汀酚酞类物质具有潜在致癌性,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肝脏和肾脏损伤、过敏反应并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违法犯罪分子在声称“减肥” 功能食品中非法添加此类物质,应当予以严厉打击,涉及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PART.6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24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打击食品中非法添加酚汀(酚丁)、酚酞及其酯类衍生物或类似物违法行为的通知》(市监稽发〔2023〕94号)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郑州市召开复配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2025/4/25 10:33:43
【问答】根据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判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时应注意什2025/3/21 6:29:53
肇庆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及标签标识专项监督检查2025/3/20 18:45:49
3·15 “保水虾仁”风波:食品添加剂是“真凶”还是“背锅侠”?2025/3/19 13:16:15
【问答】商品化食品添加剂产品相关问题2025/3/8 8:06:55
食品安全知多少?——食品添加剂科普知识来啦!2025/3/4 9:18:2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