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猪”叩关,台湾民众的健康与权益谁来守护?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8 22:44:09 关注:220 评论: 我要投稿
|
|
“莱猪” 入台,首度验出 “莱剂”
近期,一则消息在台湾岛内引发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据台湾雅虎奇摩新闻网 5 月 5 日报道,自 2021 年台湾开放 “莱猪” 进口以来,首次有进口猪肉被检测出含有 “莱剂”。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公布,这批含 “莱剂” 的产品为来自澳大利亚的 “冷冻猪脚”,重量达 22.99 吨,检出值为 0.001ppm(1ppm 为百万分之一),并于 4 月 29 日依照规定核发输入许可通知。此事件犹如在平静湖面投入巨石,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与深切担忧。
各方反应大不同
事件发生后,岛内各方反应呈现显著差异,充分暴露出台当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与决策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消基会:保障知情权,严查流向
消基会长期致力于维护消费者权益,此次针对 “莱猪” 事件表达了深切忧虑。消基会董事长邓惟中指出,台湾民众的猪肉食用量远超牛肉,“莱猪” 流入市场可能对民众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他呼吁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运用行政手段严格稽查,不仅要公布该批猪脚的流向,明确其是直接供人食用还是进入加工厂,还着重强调消费者对于食品是否含瘦肉精享有知情权。邓惟中进一步表示,未来台当局应在食品查验结果方面做到更加透明化,不能仅宣称产品在合格标准范围内,而应让消费者清晰了解食品的具体情况,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选择权。例如,在过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消基会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促使食品企业规范标识,切实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此次对 “莱猪” 流向的关注,亦是消基会持续为消费者发声的具体体现。
岛内民代:指责与担忧
岛内民代对此次事件反应强烈,质疑之声不断。部分民代认为,此次澳大利亚 “莱猪” 入关可能成为 “美国莱猪输台的前奏”。国民党民代许宇甄批评道,在新台币升值背景下,进口 “莱猪” 成本降低,进口商违背了当初不进口 “莱猪” 的承诺,而赖清德当局却未予以重视,毫无作为。她指出,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在此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下台承担责任。许宇甄还提到,为避免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到 “莱猪”,台卫生部门应要求各类猪肉加工品明确标注产地及是否含有 “莱剂”,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晰辨别,做出自主选择。此前,针对食品安全和民生问题,岛内民代也曾多次对台当局提出批评和监督,此次对 “莱猪” 事件的质疑,也是他们履行职责、为民众发声的表现。
卫生主管部门:合规放行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担忧,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却持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声称该批冷冻猪脚虽检出 “莱剂”,但符合台湾规定的该类产品残留容许量,所以于 4 月 29 日依规定核发输入许可通知,予以放行。台当局卫生主管部门的这一立场,引发了更多争议。从背后的考量来看,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维护与澳大利亚等猪肉出口国的贸易关系,保障进口猪肉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受到某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为后续可能扩大的 “莱猪” 进口做铺垫。然而,这一做法忽视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对知情权的诉求,致使民众对台当局的信任进一步降低。
“莱猪” 开放的台前幕后
开放背景:政治操弄的代价
回溯至 2021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单方面宣布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猪肉及猪其他可食部位进口。这一决定并非基于民众的健康需求或市场的合理考量,而是民进党当局出于政治目的的冒险之举。彼时,民进党当局一心寻求与美国建立紧密关系,谋取所谓的 “国际空间”,将台湾民众的健康福祉当作了讨好美国的筹码。蔡英文在宣布开放 “莱猪” 进口时毫不隐晦地表示,如能在美猪、美牛议题上迈出关键一步,将是台美经济全方位合作的 “重要起点”。这种为了政治私利而牺牲民众健康的行为,无疑将台湾民众置于食品安全的危险境地。
在国际上,莱克多巴胺早已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禁止使用。因为大量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或内脏,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震颤、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上升等中毒症状,甚至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生殖系统,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甚至死亡。然而,民进党当局却无视这些科学研究和国际共识,执意开放 “莱猪” 进口,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显而易见。
民众抗争:反 “莱猪” 浪潮
民进党当局开放 “莱猪” 进口的决定,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激起民众的强烈愤慨,引发岛内的强烈反对。自开放以来,民众的抗争行动持续不断,各种示威游行接连不断,成为台湾街头独特而又令人痛心的景象。
2020 年底,数十个团体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 “秋斗” 游行,参与者们高举标语,高呼 “反‘莱猪’、顾食安” 的口号,表达对 “莱猪” 进口的不满和对自身健康的担忧。许多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参与其中,他们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无奈,质问民进党当局:“下一代的健康你们有关心过吗?” 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脸庞与周围紧张严肃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这场抗争的意义和紧迫性。
民间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发表陈情书,指出 “民进党当局甘为美国顺民,开放‘莱猪’进口,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民众 “不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最基本的期望就是健康”。这些陈情书承载着民众的心声,被递交给相关部门,然而却未得到民进党当局的重视。
为了更直接地表达民意,民众还发起了 “反莱猪” 公投。他们希望通过公投的方式,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让民进党当局正视民众的诉求,阻止 “莱猪” 进入台湾市场。在公投过程中,民众积极参与联署,四处奔走宣传,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捍卫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尽管最终公投结果未能如民众所愿,但这场公投充分体现了民众对 “莱猪” 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坚决反对的态度。
影响与隐忧
健康隐患:“莱剂” 危害
莱克多巴胺,这个在 “莱猪” 事件中被反复提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不容忽视的危害。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它被用于畜牧业中,以促进动物生长、增加瘦肉量。然而,当人类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时,就如同打开了一个 “潘多拉魔盒”,各种健康风险随之而来。
大量食用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或内脏,可能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肌肉震颤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肌肉不由自主地颤抖,影响正常肢体活动;四肢麻痹会使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阻,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心动过速表现为心跳异常加快,让人感到心慌意乱;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跳动节律紊乱,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腹痛使人饱受疼痛折磨,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肌肉疼痛会使身体肌肉组织产生酸痛感,降低生活质量;恶心和眩晕会让人感到不适,甚至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对于患有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人群,这些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莱克多巴胺的耐受性更低,食用 “莱猪” 后,病情可能会急剧恶化,甚至引发生命危险。
除了急性中毒症状,长期或大量摄入含有莱克多巴胺残留的肉类还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莱克多巴胺会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它还可能影响人体的代谢过程,导致代谢紊乱,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食用 “莱猪” 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发肥胖等问题;还可能影响血糖、血脂的正常代谢,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症的风险。莱克多巴胺对生殖系统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其危害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如导致身高发育迟缓、体重过重等问题。
产业冲击:本土养猪业之殇
“莱猪” 进口对台湾本土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台湾的猪农们面临严峻困境。台湾的养猪业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家庭世代以养猪为生,养猪业不仅是他们的生计来源,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依托。然而,民进党当局开放 “莱猪” 进口的决定,如同利刃一般,重重地刺向了本土养猪业。
在开放 “莱猪” 进口之前,台湾本土猪肉市场相对稳定,猪农们通过辛勤劳作,生产出优质猪肉供应市场。但 “莱猪” 进入市场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 “莱猪” 价格相对较低,一些不良商家为追求利润,纷纷选择采购 “莱猪”,这使得本土猪肉的市场份额被大幅压缩。据相关数据显示,自 “莱猪” 开放进口以来,台湾本土猪肉的销量明显下降,许多猪农面临生猪滞销的难题。原本价格稳定的本土猪肉,也在 “莱猪” 的冲击下价格大幅下跌,猪农们的收入锐减。
除了市场竞争加剧,“莱猪” 进口还对本土养猪业的产业链造成了严重破坏。猪饲料供应商、兽医服务机构等相关产业也受到波及,因为猪农们减少养殖数量,对这些产业的需求也随之减少,导致许多相关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面临倒闭风险。猪农们多年来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在 “莱猪” 的冲击下也难以发挥作用,他们的心血付诸东流,对未来充满迷茫和绝望。
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此次 “莱猪” 验出 “莱剂” 事件,对台湾的食品安全信任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消费者对台当局的监管能力产生了深刻质疑,他们不再相信台当局能够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在过去,消费者依赖台当局的监管,认为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均经过严格检验、符合安全标准。然而,“莱猪” 事件的发生,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这种信任。他们开始担忧,除了 “莱猪”,市场上还有多少不安全食品在流通?台当局的监管是否形同虚设?
这种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不仅影响到猪肉消费市场,还波及整个食品行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变得格外谨慎,对食品的来源、成分等信息高度关注。许多消费者表示,以后在购买食品时,会尽量选择有明确标识、信誉良好的品牌,对于一些来源不明或标识不清的食品,他们将坚决抵制。这使得一些原本经营良好的食品企业也受到牵连,销售额下降,经营陷入困境。而一些不良商家却趁机扰乱市场秩序,通过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进一步加剧了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此次 “莱猪” 验出 “莱剂” 事件,是台湾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民进党当局不顾民众利益、盲目开放 “莱猪” 进口的恶果。它不仅对民众的健康构成威胁,冲击本土产业,还破坏了食品安全信任体系,使台湾社会陷入不安之中。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