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零添加”!食品安全新国标来了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11 15:45:06 关注:82 评论: 我要投稿
|
|
近年来
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
“零添加”“零蔗糖”“零防腐剂”等
“零字号”用语盛行~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专门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中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意味着“零添加”类的标示现象在法律法规和标准层面被彻底禁止,新规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
1
“零添加”是什么?
“零添加”一般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未添加某些食品添加剂或营养成分。
2
“零添加”食品一定健康吗?
“零添加”不一定更健康,需理性科学看待。
一是企业会对“零添加”化学物质的种类进行自定义,也会在“零添加”化学物质之外添加其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成分;二是“零添加”不排除原料可能含有某成分,导致终产品仍可能含有相关物质;三是“零添加”易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的不信任。一味追求不使用食品添加剂,一方面可能需通过高盐高糖、提高贮存运输条件等方式达到替代作用,健康隐患反而可能上升。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均经过安全性和技术必要性评估,合理使用不会危害健康。
3
新规为何禁止“零添加”类
标示现象?
禁止预包装食品进行“零添加”类标示,是为了使消费者正确了解预包装食品标签信息,更科学自主地选择食品,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食品相关信息的准确表达。
4
消费者该如何科学合理
选购预包装食品?
一要查看标签,正确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着重查看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成分,而非“零添加”营销语;二要科学看待食品添加剂,理解其合理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必要性。企业只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不会对食品造成安全隐患;三要树立减盐、减油、减糖理念,注重膳食均衡;四要优先选择正规渠道、正规品牌,避免选购“三无食品”。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针对“零添加”类标示现象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时向监管人员和企业培训、宣贯新版食品标签标准,督促企业尽早尽快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二是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食品标签标识的监督检查,对不如实标注配料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三是指导企业强化标签内容管理审核,充分利用新版标准实施的两年过渡期加快消耗旧版标签进度,杜绝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四是做好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树立正确消费理念。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江苏市场监管微信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