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7/10 11:07:52 关注:123 评论: 我要投稿
|
|
今日猪价速览
7 月 10 日,全国仔猪与生猪价格呈现涨跌互现、区域分化态势。
仔猪价格详情
10 至 14 公斤仔猪,辽宁省黑山县报价 39.00 元 / 公斤,黑龙江巴彦县 42.00 元 / 公斤,四川省东坡区 42.00 元 / 公斤 ,河北省任县 38.00 元 / 公斤,湖北省宜城市高达 55.00 元 / 公斤。15 至 19 公斤仔猪,安徽省太湖县 35.00 元 / 公斤,甘肃省肃州区 38.00 元 / 公斤,山东省寒亭区 36.00 元 / 公斤,河北省行唐县 36.00 元 / 公斤。20 至 30 公斤仔猪,甘肃省肃州区 35.00 元 / 公斤,山东省郓城县 30.00 元 / 公斤。
生猪价格详情
东北地区,辽宁 14.65 - 14.90 元 / 公斤,吉林 14.65 - 14.80 元 / 公斤,黑龙江 14.75 - 14.80 元 / 公斤;华北地区,天津 15.05 - 15.25 元 / 公斤,北京 15.10 - 15.35 元 / 公斤,河北 14.80 - 15.10 元 / 公斤,山西 14.85 - 15.05 元 / 公斤,内蒙古 14.70 - 14.85 元 / 公斤;华中地区,河南 15.05 - 15.10 元 / 公斤,湖北 14.55 - 14.90 元 / 公斤,湖南 14.60 - 15.45 元 / 公斤 ;华东地区,上海 15.10 - 15.55 元 / 公斤,江苏 15.40 - 15.45 元 / 公斤,浙江 15.55 - 15.65 元 / 公斤,安徽 15.05 - 15.40 元 / 公斤,福建 15.70 - 15.90 元 / 公斤,江西 14.85 - 15.00 元 / 公斤,山东 15.05 - 15.25 元 / 公斤;华南地区,广东 16.45 - 16.70 元 / 公斤,广西 14.20 - 14.30 元 / 公斤;西南地区,重庆 14.25 - 14.45 元 / 公斤,四川 14.40 - 14.45 元 / 公斤,贵州 14.20 - 14.25 元 / 公斤,云南 14.40 - 14.55 元 / 公斤;西北地区,陕西 14.85 - 14.90 元 / 公斤,甘肃 15.10 - 15.40 元 / 公斤,青海 15.05 - 15.10 元 / 公斤,新疆 14.25 - 14.30 元 / 公斤。
价格走势背后的 “推手”
复杂价格走势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供求关系是关键因素,自 2020 年底我国生猪产能恢复常态化水平后,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保持在 4100 万头正常保有量之上,母猪数量充足意味着仔猪和生猪潜在供应量较大,且随着母猪养殖技术提升,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不断上升,生猪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增加。但区域供应存在差异,北方部分地区去年秋冬季节受疫病影响,仔猪成活率偏低,导致当前生猪供应阶段性短缺,价格相对较高。
需求端同样影响价格走向。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天气炎热,消费者对肉类需求下降,餐饮行业减少猪肉采购量,学生集中放假使学校食堂等集体消费场景对猪肉需求减少。不过,一些地区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如广东地区对猪肉需求较为稳定且旺盛,使得当地猪价相对较高。
养殖成本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养殖成本。例如,若豆粕价格上涨,饲料成本增加,养殖户为保证一定利润,可能会提高仔猪和生猪价格。疫病影响也不容小觑,2023 年以来,非瘟疫病再次抬头 ,虽目前对生猪总产能影响不大,但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可能提前出栏生猪,增加市场供应,导致价格下跌;同时,疫病影响养殖户补栏心态,减少仔猪采购量,进而影响仔猪价格。
政策因素同样发挥作用,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政策,如储备肉的投放和收储,会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当市场猪价过高时,投放储备肉增加市场供应,平抑价格;当猪价过低时,收储猪肉减少市场供应,稳定价格。
仔猪价格:涨势中的隐忧
7 月 10 日,仔猪价格整体呈现稳中小涨态势。各地报价显示,不同地区仔猪价格存在差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需求端,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仔猪需求。上半年生猪价格波动,部分养殖户对未来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下半年猪价有望回升,有补栏意愿,为仔猪价格提供支撑 。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为扩大养殖规模,采购仔猪,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
然而,仔猪价格上涨空间受诸多因素限制。首先,高温天气是重要因素。7 月正值盛夏,高温炎热,仔猪在运输和养殖过程中面临较大应激反应,死亡率可能升高。这使得养殖户采购仔猪时更加谨慎,甚至有些养殖户推迟补栏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饲料成本上升也不容忽视。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近期持续上涨,使得仔猪养殖成本大幅增加。以豆粕为例,价格上涨导致饲料成本每吨增加数百元,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成本增加压缩养殖利润空间,使得养殖户对高价仔猪接受程度降低,从而限制仔猪价格上涨。
生猪价格:震荡前行
生猪价格自 6 月下旬止跌上涨后,进入 7 月呈现震荡走势 。6 月下旬开始,养殖端缩量挺价,叠加二育逢低补栏积极性增加,标猪供应有所收紧,推动猪价上涨 。散户对于 7 - 8 月份行情较为看好,出猪意愿较低,也为猪价上涨创造条件。而且,国家发改委要求大型集团猪企停止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增强市场对猪价上涨的信心,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猪价迎来上涨。
进入 7 月,生猪价格走势变得复杂。供应端,虽前期有缩量行为,但 4 月二次育肥补栏量占市场总出栏的 30 - 50%,压栏周期通常为 1.5 - 2 个月,7 月中下旬迎来集中出栏高峰 ,增加市场供应。且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高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38 万头,5 月样本存栏量创两年内新高 ,这意味着未来生猪供应潜在压力依然较大。
需求端,7 月高温天气抑制居民猪肉消费,屠宰企业开工率预计维持在 30% 以下,白条走货速度放缓。虽然 “烧烤季” 及暑期旅游旺季可能拉动部分需求,但实质性利好支撑有限。 7 月 10 日,各地生猪报价显示,不同地区价格有涨有跌,区域分化明显,这正是供需博弈在价格上的体现。在这样的供需形势下,预计生猪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养殖户和相关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和销售策略。
后市展望:迷雾中的方向
展望未来,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仔猪价格方面,随着高温天气逐渐缓解,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可能提升,仔猪需求有望增加。不过,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疫病风险依然存在,会继续制约仔猪价格上涨。预计短期内仔猪价格仍将维持稳中小涨态势,波动幅度可能不会太大 。但如果下半年生猪价格能明显回升,带动养殖户补栏热情大幅提升,仔猪价格可能迎来一波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
生猪价格方面,短期内,由于 7 月中下旬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市场供应增加,而需求端难以大幅增长,猪价可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继续维持震荡走势 。进入 9 - 10 月,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临近,猪肉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腌腊、餐饮备货需求阶段性复苏,若此前暑伏天 “提前出栏” 透支部分产能,叠加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带来的产能去化效果显现,生猪供应收缩,价格可能出现区域性反弹 ,区域分化现象也可能逐步收窄。从长期来看,当前猪价处于周期底部区间,持续亏损会加速散户退出和产能去化。若未来 1 - 2 个季度内产能去化达到临界点,叠加冬季消费旺季(火锅、腌腊需求),猪价或进入上行周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规模化企业扩张使得供应调节更加灵活,可能平抑周期波动,行情反弹幅度或弱于过往周期。
对于养殖户来说,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和销售策略。在高温天气下,做好仔猪和生猪饲养管理工作,降低疫病风险;根据市场价格走势,灵活调整出栏计划,避免集中压栏或抛售。同时,关注饲料价格波动,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养殖成本 。对于关注生猪市场的各方来说,需紧盯 “能繁母猪存栏数据” 与 “消费复苏信号”,以便更好地预判猪周期拐点,把握市场机会。
给养殖户的建议
基于当前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及市场状况,为养殖户提供如下建议,助力其科学应对市场变化,实现稳定收益。
合理安排生产与销售
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动态和价格走势,灵活调整养殖规模与出栏计划。鉴于 7 月中下旬二次育肥猪集中出栏可能导致价格下行,养殖户可考虑在价格相对较高时,适当提前出栏部分生猪,避免集中压栏,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对于仔猪补栏,需谨慎评估自身养殖条件和未来市场预期。高温天气下,仔猪养殖风险增加,若没有完善的防暑降温设施和养殖技术,建议延缓补栏 。若看好下半年猪价回升,可在天气转凉、仔猪价格稳定后,合理补栏,确保后续生猪供应。
严格控制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是养殖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需密切关注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尝试优化饲料配方,在保证生猪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原料替代部分高价原料 。例如,合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降低对高价进口豆粕的依赖 。同时,加强饲料采购管理,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付款条件 。强化疫病防控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提高生猪免疫力,降低疫病发生概率 。疫病不仅会增加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生猪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加强日常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生猪健康生长,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单位养殖成本 。
提升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
持续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增加仔猪成活率 。例如,通过科学的配种管理和母猪饲养,提高 PSY 指标,降低仔猪培育成本 。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定期对生猪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养殖档案,记录生猪生长、疫病防控、饲料消耗等信息,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
加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
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动态、市场供需信息、价格走势预测等,为养殖决策提供依据 。关注政府发布的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如储备肉投放和收储计划,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参与行业协会或合作社,与同行交流经验,共享市场信息,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