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风云变幻,小麦市场何去何从?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7/15 10:24:52 关注:127 评论: 我要投稿
|
|
极端高温来袭,玉米小麦市场拉响警报
近期,天气状况愈发极端。据最新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华北及黄淮地区将迎来极端高温天气。这一情况不仅影响民众生活舒适度,对粮食市场而言,更存在潜在重大影响。
陈粮存储面临严峻挑战,高温可能加速粮食变质与损耗。新玉米生长亦会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产量与质量。当前玉米价格持续下降,企业压价态势显著,持粮主体出货意愿增强,市场流通粮源增多。在此背景下,极端高温成为玉米价格变动的新 “导火索”。
玉米市场波动剧烈,小麦市场同样不容乐观。本就疲软的小麦市场,是否会受玉米价格波动牵连而重启下跌,成为众多粮商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玉米价格:跌宕起伏,多空博弈
价格下行现状
近期玉米价格走势引发众多粮商和投资者高度关注。价格持续下降,企业重新掌握市场主动权,压价态势愈发明显。以昨日山东市场情况为例,到货量增至 700+,致使原本初显稳定迹象的行情再度下探,部分企业收购价格已跌破 1.2 元。东北地区价格下跌速度亦逐步加快 ,市场弥漫悲观情绪,玉米价格下跌态势似难以阻挡。
持粮主体心态发生显著转变,出货意愿大幅提升。其担忧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益受损,因而纷纷加快出货速度。这使得市场流通粮源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利空因素剖析
进口玉米拍卖成交情况对本就脆弱的玉米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从近期成交结果来看,成交率与成交价格均呈下降趋势。第四次拍卖成交率仅 49%,采购方对进口玉米兴趣大幅降低。依此趋势,下次进口玉米底拍价可能调整,这对当前玉米行情将造成较大冲击。一旦底拍价降低,进口玉米价格优势将更为突出,会进一步压缩国内玉米市场空间。
下游需求疲软是玉米价格难以支撑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玉米市场下游需求不旺,甚至刚需采购亦开始下滑。这表明市场对玉米消化能力减弱,供大于求局面更为突出。南方春玉米和小麦入市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其以相对较低价格吸引众多采购商,导致玉米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越来越多持粮主体观望后,见市场形势不佳,纷纷加入出货行列,致使市场流通粮源充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供强需弱局面,玉米价格下行成为必然。
潜在支撑因素
尽管当前玉米市场利空因素众多,但亦存在支撑点。持粮主体虽出货意愿增强,但对价格有明确要求。若企业压价过深,必然引发持粮主体抵制。毕竟无人愿做赔本买卖,若价格过低,持粮主体可能选择囤粮惜售,等待价格回升。且目前华北及山东地区渠道余粮不足,更多依赖东北粮稳定市场,企业持续探底难度较大。
三季度是玉米传统青黄不接期,尽管需求疲软且替代增多,但刚需市场始终存在,这为玉米价格划定底线。只要刚需存在,玉米价格就不会无限制下跌。加之政策引导,玉米甚至可能出现报复性上涨。政策在粮食市场往往起关键调控作用,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政策出手干预、稳定市场价格可能性较大。
进口玉米成交下滑虽看似利空,但实际影响并非十分严重。目前渠道余粮大多掌握在中大型贸易商手中,其抗风险能力较强,不会因进口玉米成交下滑就轻易抛售手中粮食。官方亦无强势打压玉米意图,更多是限制玉米价格过快上涨,维持市场稳定。
随着玉米价格下降,小麦替代优势逐渐降低。小麦作为口粮,国家不会允许其大面积进入饲料市场,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时间推移,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将逐步升温。毕竟玉米在饲料应用中有独特优势,价格降低后,性价比更高,饲料企业对玉米采购量也将随之提高。
更为关键的是,玉米市场供应偏紧大趋势未变。虽当前市场流通粮源增多,出现阶段性宽松局面,但这仅能短期维持。在中储粮未启动定向粮投放前,市场大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旦市场供应再次趋紧,玉米价格很可能再次上涨。
小麦市场:压力之下,格局未改
近期小麦市场形势亦不容乐观,价格不断回落,市场压力较大。不过,小麦市场走势相对平稳。
今年托市开启时间并不晚,但托市收购进度不快。除价格吸引力不足外,更关键的是粮库要求更为严格 。粮库对小麦质量、水分等指标有严格标准,很多小麦难以达标,导致符合收购标准的小麦数量有限。相比之下,走企业渠道更为便捷,这形成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再加上陈麦投放,小麦市场供应更加充足,价格被进一步压制,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相对稳定价格区间。
未来一段时间,小麦市场上有顶下有底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对于华北及黄淮地区经营者而言,只要将价格控制在 1.2 元 / 斤附近(净粮),风险相对可控。从目前已上市新麦价格来看,各地区面企收购价格在 1.21 - 1.23 元 / 斤之间,与陈麦价格持平,且高于最低保护价,仍存在一定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于短线操作。从政策角度看,今年新麦价格不会低于 1.25 元 / 斤,政策将起到一定托底作用,保障农民和粮商基本利益。
未来展望:理性看待,密切关注
总体而言,玉米和小麦市场当前均处于多空交织关键时期。玉米短期内面临较强出货压力,行情冲高后进入调整阶段,价格波动速度加快,但整体波动受限,缺乏继续上涨基础。小麦市场则持续呈现上有顶下有底格局,价格相对稳定 。
建议市场主体理性看待价格波动,避免受短期市场情绪影响。在制定购销计划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同时,密切关注麦收腾仓情况、玉麦价差变化、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场购销节奏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市场行情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粮食市场中把握机会,降低风险,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持续关注粮食市场后续发展,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