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5 月肉类进口数据背后的行业密码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7/8 22:13:23 关注:21 评论: 我要投稿
|
|
2025 年 1-5 月肉类进口数据速览
近期,海关总署发布了 2025 年 1-5 月我国肉类及制品进口数据。这些数据精准反映了国内肉类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实际地位。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肉类及制品累计进口额达 97.3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仅下降 0.5%,虽看似变动微小,但在宏观市场环境下,这一细微波动蕴含着重要信息。同时,其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 12.2%,凸显出肉类进口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关键地位。
深入分析各类具体肉类进口情况,牛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为 56.2 亿美元,同比下降 5.9%;猪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 19.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鸡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 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羊肉进口额 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 。不同肉类进口额呈现出的差异化变化趋势,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下文将进行深入剖析。
牛肉进口下降之谜
牛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的下降备受关注。进口牛肉曾凭借独特风味和稳定品质,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如今,该领域出现进口额同比下降 5.9% 的情况,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国内牛肉产能提升
近年来,国内肉牛养殖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肉牛养殖技术持续进步,规模化养殖程度逐步提高。例如,宁夏农垦贺兰山规模化牛羊养殖基地项目 —— 肉牛养殖扩建项目,占地面积 238 亩,涵盖土建工程和设备工程,建成后大幅提升肉牛养殖规模。思南黄牛育肥中心二期项目 2025 年首批 1000 头牛只进场,标志着当地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据相关数据,2024 年我国牛肉产量达 779 万吨,牛存栏量为 10047 万头,牛出栏量达 5099 万头,与 2013 年相比,近 11 年间增量分别达 165.91 万吨、1061.24 万头、909.09 万头,增幅分别为 27.06%、11.81%、21.7%,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42%、1.12%、1.98% 。国产牛肉产量增加,使市场上国产牛肉可供选择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进口牛肉的依赖。
政策调控的力量
商务部的保障措施调查对进口牛肉市场产生了关键影响。2024 年 12 月 27 日,商务部决定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此前,2019 - 2023 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增长了 65%,2024 年上半年更是达到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大量进口牛肉严重冲击国内产业,导致国内肉牛养殖行情低迷,养殖户亏损严重。这一调查效果在 2025 年 1 - 4 月数据中得以体现,1 - 4 月进口量同比下降 13.5%,其中 4 月进口量环比减少 1.78%,较 1 月减少 24% 。具体数据显示,2024 年 1 - 4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为 100 万吨,同比增长 22.0%;2025 年 1 - 4 月中国牛肉进口量降至 89 万吨,同比下降 10.5% 。这一升一降充分表明商务部保障措施调查对进口牛肉数量的限制作用,有效遏制了进口牛肉的增长势头。同时,我国牛肉进口来源呈现 “高端化 + 多元化” 特征。巴西作为我国牛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2025 年占比达到 46%,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对华出口激增 40%,美国牛肉则因关税壁垒等原因,在我国市场份额逐渐减少。这种多元化进口格局,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也对进口额产生影响。不同国家牛肉在价格、品质、风味等方面存在差异,促使各国牛肉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在我国市场占据更有利地位。
需求结构的悄然转变
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和经济形势波动,使进口牛肉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品质与安全,有机牛肉、草饲牛肉等精品牛肉越来越受青睐,国产牛肉也迅速跟上这一趋势,努力提升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经济形势波动使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进口牛肉价格相对较高,在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情况下,部分消费者转向价格更亲民的国产牛肉。
猪肉进口增长的背后逻辑
猪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同比增长 4.6%,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有着复杂逻辑。
价格优势驱动
进口猪肉在价格上往往具有一定优势,这是其进口额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一些大规模养殖企业在饲料采购上具备显著优势,如美国,地广人稀,农业高度发达,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产量大、价格低,使得养殖企业可以较低成本获取饲料 。同时,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生猪的生长速度,采用现代化养殖设备和科学养殖方法,能够精准控制养殖环境和饲料投喂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瘦肉率 。而国内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对滞后,养殖效率不高,增加了养殖成本。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这种价格优势使得进口贸易商拿货积极性提高。以 2025 年 1 月为例,恰逢春节,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消费旺季,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幅攀升,进口猪肉凭借价格优势,成为补充市场缺口的重要力量,刺激进口贸易商积极采买,推动当月进口量攀升至 10 万吨 。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
政策层面的变动给猪肉进口格局带来了冲击。自 2025 年 3 月 10 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猪肉加征 10% 关税;3 月 20 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猪肉加征 25% 关税 。短期内,对美加进口猪肉加征关税直接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进口商利润空间遭到挤压,降低了进口商从美加进口猪肉的积极性,进而减少从这两国的进口量 。但从长远视角看,关税政策促使国内猪肉市场结构性调整,国内生猪养殖企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由于进口猪肉价格因关税上涨而缺乏竞争力,消费者对国内猪肉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提升,这将刺激国内生猪养殖产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猪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普及,国内猪肉产能稳步提升,为国内猪肉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供应保障,对进口猪肉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 。从全年趋势来看,中国猪肉进口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生猪产能的稳定恢复使得国内猪肉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对进口猪肉的依赖度在逐渐下降,国际贸易环境、进口成本等因素也会对猪肉进口量产生作用 。
鸡肉进口缘何上升
鸡肉(杂碎)及制品进口额同比增长 3.3%,背后有着多方面因素 。
全球市场供需关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鸡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 年全球鸡肉产量将达到 1.05 亿吨,增长率为 1.83%,饲料价格继续相对低位运行、经济增长刺激消费需求等因素支持产量提升 。主要鸡肉出口国,如巴西,其动物蛋白协会预测 2025 年产量增长可能达到 2.3%,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 1.9% 至 540 万吨,美国肉鸡产量预计明年增长 2%,达到创纪录的 2170 万吨,出口量预计温和增长 1%,达到 310 万吨 。全球鸡肉产量的增长,使得国际市场上鸡肉供应充足,为我国进口鸡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我国作为鸡肉消费大国,对进口鸡肉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国内消费需求变化
在国内,消费者对鸡肉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鸡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 “一高三低” 特点,契合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25 年,我国鸡肉消费量预计将达到 1511.5 万吨,同比上涨 1.92% 。同时,消费场景的多元化也促进了对进口鸡肉的需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外卖市场的兴起,让鸡肉成为众多餐厅和外卖菜品的重要食材,预制菜的兴起也为鸡肉消费开辟了新的渠道。一些进口鸡肉产品在品质、口感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进口量的增长。
羊肉进口大幅增长解析
羊肉进口额同比增长 25.6%,成为肉类进口中的一大亮点,这背后有着深刻原因。
国内产量与需求的矛盾
从国内羊肉产量来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24 年全国羊存栏量跌至 30049 万只,同比骤降 6.77%;羊出栏量跌至 32359 万只,锐减 4.4%;羊肉产量为 518 万吨,同比减少 13 万吨,下降幅度为 2.5%,是近 3 年产量最低,羊出栏量和产量都打破了连续 12 年上涨趋势 。以河北省为例,2024 年羊存栏量降至 1407.5 万只,同比下降 0.49%;羊出栏量降至 2605.44 万只,同比降低 3.8%;羊肉产量跌至 36.42 万吨,同比下降 2.8% 。然而,国内对羊肉的消费需求却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羊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冬季,羊肉火锅、炖羊肉等传统美食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使得羊肉的季节性需求高峰更为明显。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促使消费者对羊肉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普通羊肉到高品质的羔羊肉、有机羊肉等,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整体羊肉市场的消费增长。国内产量的下降与需求的增长形成了供需缺口,进口羊肉成为填补这一缺口的重要力量。
国际市场的机遇
在国际市场上,澳大利亚谷饲羊肉对华出口增长显著,单价较普通羊肉高 20%-30%,满足了国内高端消费需求 。2024 年 4 月,澳肉类工业委员会宣布,有 10 家澳大利亚企业获得了向中国出口绵羊肉和山羊肉的资格,这是近年来澳羊肉进入中国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开放。2025 年初的数据表明,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谷饲牛肉出口在 2 月和 3 月突破了 2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 40% 。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凭借关税优惠与性价比优势,市场份额从 2020 年的 3% 提升至 2025 年的 12% 。这些国家的羊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为我国进口羊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推动了羊肉进口额的增长。
肉类进口数据背后的行业启示
2025 年 1-5 月肉类进口数据的变化,为国内肉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从国内养殖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各肉类进口额的变化凸显了提升国内养殖产业竞争力的紧迫性。在牛肉领域,国内产能的提升虽然对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还需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和牛肉品质。加强肉牛品种改良,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高国产牛肉的市场竞争力 。在猪肉养殖方面,要继续推进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对于羊肉养殖,鉴于国内产量的下降和需求的增长,应加大对肉羊养殖的扶持力度,提高养殖规模和产量,同时注重品质提升,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
在国际合作方面,肉类进口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我国肉类进口额总体有所波动,但不同肉类的进口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牛肉进口中,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占据重要地位;猪肉进口受政策影响,进口来源有所调整;羊肉进口中,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亚国家的市场份额不断变化 。这种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为我国与各国开展肉类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通过加强与肉类出口国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不仅可以保障国内肉类市场的稳定供应,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肉类产业的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肉类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有助于我国肉类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