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价格走势总览:苗价引领上涨,毛鸭价格稳定且存在分化
(一)肉鸭苗
7 月 31 日,全国肉鸭苗均价为 4.2 元 / 羽,环比上涨 0.3 元 / 羽,涨幅达 7.7%,创下近 1 个月以来的新高。不同品种间价格表现差异明显:
白羽鸭苗:山东樱桃谷鸭苗价格为 4.3 元 / 羽,较上周上涨 0.2 元;广东白鸭苗价格为 4.5 元 / 羽,较上周上涨 0.3 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种禽企业控制产量并提高价格,同时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有所回升。
麻鸭苗:广西大种麻鸭苗价格为 3.3 元 / 羽,与上周持平;安徽小麻鸭苗价格为 2.0 元 / 羽,较上周上涨 0.1 元。南方活禽市场回暖,拉动了麻鸭苗的市场需求。
淘汰种鸭:河北、江苏地区淘汰种鸭价格为 6.5-6.6 元 / 斤,由于能繁种鸭存栏量下降 15%,价格较上月上涨 10%。
(二)肉毛鸭
全国肉毛鸭均价为 6.3 元 / 斤,环比持平,但区域分化现象加剧,具体表现为:
北方冻品区:山东樱桃谷毛鸭价格为 3.45-3.5 元 / 斤,保持稳定;河南毛鸭价格为 3.5 元 / 斤,同样保持稳定。屠宰企业主要以回收合同鸭为主,导致市场散鸭流通量减少 12%。
南方活禽区:广东水鸭价格为 6.3-6.7 元 / 斤,较上周上涨 0.2 元;广西旱鸭价格为 5.7-5.8 元 / 斤,保持稳定。潮汕、珠三角地区火锅餐饮备货量周增长 15%,有力支撑了价格的坚挺。
中部半活禽区:江西麻鸭价格为 5.5-5.7 元 / 斤,保持稳定;四川白鸭价格为 4.7-4.8 元 / 斤,保持稳定。受高温天气影响,终端消费疲软,价格呈现窄幅震荡态势。
二、三大核心因素驱动价格走势
(一)供应端:苗量收缩与存栏结构调整
种禽端控量提价:受前期亏损影响,山东、江苏种禽企业出苗量减少 10%,樱桃谷种蛋价格涨至 2.5 元 / 枚,较上周上涨 0.2 元,进一步增强了鸭苗成本支撑。
毛鸭存栏量下降:全国在栏肉鸭量环比下降 5%,其中北方地区因高温疫病多发,散户提前出栏比例达 30%,40 日龄以下小鸭存栏占比提升至 45%,短期内供应偏紧。
(二)需求端:活禽消费回暖与冻品库存高企
活禽市场旺季特征初显:广东、广西等地日均交易量增长 10%,烧鸭、白切鸭等夏令菜品拉动了毛鸭需求,活禽价格较冻品溢价达 80%。
冻品渠道仍处去库周期:全国冻品库存消化率为 65%,鸭肉副产品(鸭掌、鸭翅)价格上涨 5%,但终端餐饮对高价冻品接受度较低,屠企采购较为谨慎。
(三)成本端:饲料高位运行挤压养殖利润
原料价格坚挺:玉米价格为 2520 元 / 吨,豆粕价格为 3012 元 / 吨,肉鸭饲料成本达 3.2 元 / 斤,自繁自养每只盈利压缩至 1.5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70%,养殖户惜售情绪升温。
隐性成本增加:高温季节水电、防疫费用增加 20%,部分地区环保限养导致补栏成本上涨 15%,中小散户补栏积极性仅为 35%,创下年内新低。
三、区域市场特征:从 “苗强毛稳” 到 “南北博弈”
(一)北方产区:冻品主导下的稳价观望
山东、河南:毛鸭价格为 3.4-3.5 元 / 斤,屠宰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形成 “价格拉锯” 局面。屠宰企业因冻品库存高企而压价,养殖户因成本倒挂而惜售,实际成交量下降 8%。
机会点:8 月上旬学校开学或拉动冻品需求,建议养殖户出栏 45 日龄以上大鸭,以避免压栏风险。
(二)南方销区:活禽溢价凸显优质优价
广东、福建:水鸭价格突破 6.5 元 / 斤,黑番鸭、骡鸭等特色品种溢价达 20%,汕头、泉州等地屠宰企业对 50 天以上膘情鸭加价 0.3 元 / 斤。
挑战:台风 “杜苏芮” 影响物流,部分地区活鸭到市量减少 20%,建议养殖企业与销区建立 “点对点” 直供模式,以降低运输损耗。
四、后市展望:8 月迎价格分化期,两大主线值得关注
(一)短期(8 月上旬):苗价高位震荡,毛鸭稳中有涨
鸭苗:种蛋供应偏紧叠加养殖户赌行情补栏,均价或冲至 4.5 元 / 羽,但中小厂苗价可能因议价能力弱而回落,建议选择大厂优质苗。
毛鸭:南方活禽区受中秋备货拉动,价格或涨 0.2-0.3 元 / 斤,北方冻品区随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有望小幅反弹至 3.6 元 / 斤。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支撑价格中枢上移
供需格局重塑:能繁种鸭存栏连续 3 个月下降,预计 2025 年 9 月鸭苗供应量或减 15%,支撑苗价维持 4-4.5 元 / 羽。
成本传导滞后:若 8 月饲料原料价格回落,毛鸭养殖成本或降至 3.1 元 / 斤,利润空间修复将刺激补栏,推动行业进入 “量价齐稳” 阶段。
(三)行业建议
养殖户:北方 40 天以上毛鸭逢高出栏,南方可适当补栏中大型品种(如樱桃谷、骡鸭),利用活禽溢价提升利润。
屠宰企业:锁定山东、江苏等产区的合同鸭资源,通过 “鸭苗 + 毛鸭” 联动采购平抑成本波动。
消费者:短期活鸭性价比凸显,可关注南方水鸭、麻鸭等特色品类,冻品鸭肉建议选择促销期囤货。
结语:在分化中把握周期机遇
7 月的肉鸭市场,呈现出苗价 “单边上扬” 与毛鸭 “区域分化” 的博弈态势。短期来看,种禽端控量、养殖户惜售、消费旺季启动共同支撑价格,但高成本与高库存仍是潜在风险;中长期来看,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将重塑市场格局,优质品种、区域溢价、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行业突围的关键。对于产业链各环节而言,唯有紧扣 “苗价看供应、毛鸭看消费” 的核心逻辑,才能在震荡行情中占得先机。毕竟,当鸭苗突破 4 元 / 羽时,考验的不仅是对行情的判断,更是对养殖周期的深度理解。
(数据支持:鸭子网、鸡病专业网、卓创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