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养猪遇上科技创新:牧原的逆袭之路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5/26 8:40:15 关注:24 评论: 我要投稿
|
|
从 “猪倌” 到行业巨擘:秦英林的创业开篇
1992 年,在充满变革与机遇的时代背景下,秦英林做出了一项令众人震惊的决策。当时,他持有南阳国营肉联厂令人称羡的稳定职位,却毅然辞去工作,投身养猪业,与妻子一同返回农村老家,开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创业之旅。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成为首要难题。为节省开支,秦英林精心设计砖拱结构猪舍,该创新设计既满足现代化养猪的基本需求,又将建造成本降低了九成。因无力聘请建筑工人,他发动家人和亲戚共同参与,搭电线、打水井,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即便如此,猪舍建成后资金已所剩无几,为购置小猪仔和猪饲料,他四处奔波,最终通过银行贷款才凑齐资金,迎来第一批小猪仔。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考验这位逐梦者。1994 年,一场瘟疫无情侵袭猪舍,小猪仔感染伪狂犬病,而当时河南市场上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关键时刻,秦英林并未放弃,积极向当地畜牧局求助,在政府协助下,从哈尔滨空运特效药,才化解这场危机。此次风波让秦英林深刻认识到,养猪并非易事,技术与创新才是在该行业立足的关键,也为其后续在养猪业不断探索创新埋下伏笔。
创新是逼出来的:在困境中破局
在牧原的发展历程中,疫病和成本问题始终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2018 年,非洲猪瘟爆发,使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陷入巨大危机。这场疫病传播速度极快、致死率极高,众多中小养殖企业在其冲击下纷纷倒闭。牧原同样未能幸免,猪群面临感染风险,市场信心受挫,猪肉价格波动剧烈,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秦英林带领牧原团队迅速做出反应,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研发。他们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从猪舍设计改造,到人员、车辆、物资的进出管理,每个环节都制定严格的防疫标准和操作流程。例如,在猪舍入口设置多层消毒通道,对进入猪舍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彻底消毒;采用空气过滤系统,防止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对猪群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猪只。同时,牧原还自主研发智能监控设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猪群健康状况,提前预警疫病风险,大幅提高疫病防控的效率和精准度。
成本控制也是牧原发展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料、人力、设备等各项成本持续攀升。为降低成本,牧原在饲料研发和养殖管理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在饲料研发方面,牧原组建专业科研团队,深入研究猪的营养需求,通过精准配方,开发出低豆粕日粮技术。这种新型饲料不仅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还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据统计,牧原实施低豆日粮技术后,2022 年饲料豆粕用量占比降至 7.3%,若该技术在全国推广,一年预计能节省 2000 万吨大豆进口,节约 1.5 亿亩土地,减少氮排放 84 万吨。
在养殖管理模式上,牧原推行智能化养殖,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例如,利用智能饲喂系统,根据每头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采用自动清粪系统,减少人工清粪的工作量和成本,同时改善猪舍卫生环境,降低疫病发生风险。这些创新举措,使牧原的养殖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人工智能养猪:传统行业的科技蝶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已不再局限于科幻电影,而是以惊人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养猪业也不例外。走进牧原的现代化猪场,仿佛踏入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世界,智能设备随处可见,它们各司其职,共同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养殖体系。
智能巡检机器人堪称猪场的 “超级守卫”。它不知疲倦地在猪舍中穿梭,身上集成可见光、红外、声音、气体检测等各类传感器,如同拥有 “千里眼”“顺风耳” 和 “透视眼”。通过这些传感器,它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收集猪舍内近 20 项指标,包括猪的体温、猪舍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数据,以及猪只的活动量、咳嗽声等健康数据。一旦发现猪有异常行为,如咳嗽、腹泻、长时间躺卧不起等,它会立即发出警报,并将详细信息传输给饲养员。例如,当猪群中出现咳嗽声时,巡检机器人能够通过声音识别技术,迅速捕捉到咳嗽声纹,并与数据库中不同疾病的咳嗽声纹进行比对,从而准确判断猪只可能患有的疾病,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智能饲喂系统则是猪只的 “专属营养师”。它能根据猪的生长阶段、体重、健康状况等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还能保证每头猪都能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该系统会根据猪只的实时生长数据,动态调整饲料的配方和投喂量。对于处于育肥期的猪,系统会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以促进其快速生长;而对于怀孕的母猪,系统则会提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求。
智能环控系统为猪只打造一个四季如春的舒适家园。它时刻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参数,并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自动调节环境条件。在炎热的夏季,系统会自动开启降温设备,如水帘、风扇等,降低猪舍温度,防止猪只中暑;在寒冷的冬季,系统则会启动加热设备,保持猪舍温暖。同时,它还能通过空气过滤系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病菌和异味,为猪只提供清新、健康的空气。
这些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为牧原带来显著效益。在提高养殖效率方面,智能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大幅缩短养殖周期。智能饲喂系统能够精准投喂,使猪只生长速度更快,育肥时间缩短,出栏次数增加。据统计,采用智能化养殖后,牧原的养殖效率提升了 30% 以上。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以往需要大量人工进行的饲喂、巡检、环境调控等工作,现在大部分都可由智能设备完成。在一个智能化的育肥猪舍,一名饲养员可以轻松管理 2000 - 3000 头生猪,而在传统养殖模式下,同等规模的猪舍则需要数倍的人力。养殖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猪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有效降低猪只的死亡率。智能饲喂系统提供的精准营养,也使得猪肉的品质更加优良,口感更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不追猪周期,只守创新路
在生猪养殖行业,“猪周期” 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它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左右着市场上猪肉价格的起伏,也影响着众多养殖企业的兴衰。所谓猪周期,是指猪肉价格呈周期性波动的经济现象,其循环轨迹通常为:肉价高时,养殖户受利益驱使增加母猪存栏量,导致生猪供应大幅增加;随后市场供过于求,肉价下跌,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又大量淘汰母猪,使得生猪供应减少;供应减少后,肉价再次上涨,如此周而复始。据相关数据统计,每轮猪周期大约持续 3 - 4 年,价格上涨平均时长为 20 个月,下跌平均时长为 27 个月。
在这个充满周期性波动的行业里,牧原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定力,始终坚守创新之路,通过不断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成功应对猪周期的挑战,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技术创新是牧原应对猪周期的关键武器。在育种技术方面,牧原建立先进的种猪育种体系,采用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猪,如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等。通过持续的育种创新,牧原的种猪质量不断提升,为生猪养殖提供坚实的种源保障。在疫病防控技术上,牧原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猪病 “天网工程”,对生猪相关的多种疾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通过实时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隐患,有效降低疫病对猪群的影响,提高养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降低成本也是牧原在猪周期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养殖环节,牧原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养殖,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智能饲喂系统能够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精准投喂饲料,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在饲料成本控制上,牧原通过研发低豆粕日粮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降低对高价豆粕的依赖,开发出成本更低、营养更均衡的饲料。牧原还积极拓展产业链,通过建立屠宰厂,实现养殖和屠宰的协同发展,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在 2018 - 2019 年的非洲猪瘟疫情期间,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市场上猪肉价格大幅下跌,众多养殖企业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牧原凭借其在疫病防控技术上的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成功抵御疫情的冲击,不仅保持猪群的健康,还通过降低成本,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在 2023 年,尽管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养殖行业整体亏损,但牧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成本挖潜,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状况。
让养猪成为体面的职业:行业新愿景
秦英林心中怀揣着一个宏大而美好的愿景,即让养猪行业彻底摆脱传统印象中 “脏、累、苦” 的标签,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尊重的体面行业,使从业者能够自豪地从事这份工作。
在他的设想中,未来的养猪从业者将不再是整日与脏臭环境为伴、靠繁重体力劳动维持生计的形象。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养猪业的深度应用,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他们能够在舒适的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屏幕实时监控猪舍的情况,借助智能设备远程操控各项养殖工作。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在猪舍中穿梭巡检,及时发现猪只的健康问题;智能饲喂系统精准投喂饲料,无需人工费力搬运和投喂;自动清粪系统高效清理猪舍粪便,保持环境整洁。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减轻从业者的劳动强度,还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养殖质量。
创新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驱动力。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养猪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变革。在育种技术上的创新,培育出更优良的猪种,提高生猪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从源头上提升养殖效益。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保障猪群的健康,也让从业者无需再时刻担忧疫病带来的巨大损失。智能化养殖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是让养猪变得更加轻松、高效、精准。
秦英林的这一愿景,不仅是对养猪行业从业者的关怀,也体现了他对整个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长远规划。当养猪行业成为一个体面的、受人尊重的行业时,就能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智慧,推动养猪业朝着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创新之光,照亮传统行业未来
在秦英林的引领下,牧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养殖场,发展成为全球生猪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这无疑是创新创造的商业奇迹。牧原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智能化养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为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更为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的浪潮必将继续席卷传统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变革。那些勇于创新、积极拥抱科技的企业,将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推动传统行业实现华丽转身,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创新之光的照耀下,传统行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