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预制菜“狂飙”:从企业数据看行业风云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7/17 11:13:14 关注:78 评论: 我要投稿

  预制菜企业注册量:走出疫情阴霾,迎来新高峰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历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其中企业注册量的动态变化堪称这部史诗中的关键章节。依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截至当前,我国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已超 7.3 万家,这一庞大数值充分彰显了预制菜行业当下的繁荣景象。
  回顾过往,2024 年无疑是预制菜企业注册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再度达到新高峰。在这一年,预制菜行业仿若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众多创业者与企业纷纷投身该赛道,全年注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进入 2025 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 8000 余家,延续着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一数据背后,映射出预制菜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企业注册数量的趋势来看,除受疫情影响的三年外,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数量受到显著制约,发展步伐被迫放缓。疫情期间,整个餐饮行业遭受重创,预制菜行业亦难以幸免。堂食受限、物流受阻、消费需求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预制菜企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新注册企业数量大幅减少 。即便如此,预制菜行业仍在逆境中积极探索前行,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开发适合家庭消费的产品等方式,努力维系行业的生机与活力。
  区域分布:鲁豫苏领跑,预制菜产业的地域密码在预制菜企业的区域分布格局中,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表现突出,占据领先地位,分别拥有超 9200 余家、7800 余家和 6500 余家预制菜相关企业 。这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地域发展逻辑,诸多因素共同促成了鲁豫苏在预制菜产业上的优势。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素有 “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 的美誉 。2021 年,山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 1100 亿斤大关,居全国第三位,蔬菜总产量 8801.1 万吨,稳居全国首位 。丰富且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稳定且成本可控的原料供应。潍坊作为山东农业的佼佼者,肉、菜、奶、蛋、水产等原料供应充足,是全国四个年产蔬菜千万吨级、肉百万吨级的城市之一 。其下辖的寿光市,是国内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2021 年蔬菜年产量达 379.8 万吨 ;诸城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还是全国最大的肉鸡、淀粉生产基地,拥有最大的禽类屠宰设备制造基地 。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众多预制菜企业在此扎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
  河南同样是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庞大的消费市场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 。充足的粮食供应不仅为预制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发达的交通网络有利于预制菜产品的快速运输和配送,能够高效地将产品送达全国各地的市场,大大缩短了产品的流通时间,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对预制菜的市场需求旺盛 。江苏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产品品质优良,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江苏的工业基础雄厚,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成熟,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例如,江苏拥有先进的食品加工生产线和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能够确保预制菜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
  司法案件背后:预制菜企业的风险与挑战
  在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悄然浮现 —— 涉及司法案件的预制菜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 7.34% 。这一比例虽看似不高,但鉴于预制菜企业庞大的基数,其背后所反映出的行业风险与挑战不容小觑。
  从法律问题的类型来看,食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预制菜作为直接入口的食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对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例如,2024 年某知名预制菜企业就因产品中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该企业不仅面临大量的消费者投诉和退货,还受到了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预制菜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随着预制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于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侵权问题逐渐凸显。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抄袭其他企业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或品牌标识,从而引发知识产权纠纷。比如,某两家预制菜企业就曾因一款酸菜鱼预制菜的包装设计相似而对簿公堂,双方均声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权 。这类纠纷不仅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氛围和发展秩序。
  除食品安全和知识产权问题外,预制菜企业还可能面临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其他法律问题。在供应链环节,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合同履行问题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在企业内部,劳动用工的不规范可能导致劳动纠纷。这些问题都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法律风险 。
  农村宴席:预制菜的新战场与文化争议
  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预制菜已悄然成为宴席餐桌上的主角,这种变化正深刻影响着农村的饮食文化和社交生活。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3 年农村宴席预制菜渗透率已达 58%,三年间暴涨 400% ,这一数据直观展现了预制菜在农村宴席市场的迅猛扩张态势。走进农村宴席的后厨,曾经摆满新鲜食材的案板变得空空荡荡,取而代之的是一袋袋、一盒盒的预制菜 。厨师们只需将预制菜拆包、加热,一道道 “现成” 的菜品便迅速摆上餐桌,曾经那种全村人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准备宴席的场景逐渐成为回忆。
  预制菜能在农村宴席中迅速普及,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预制菜的低成本全包模式对主家与宴席承办方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在江苏盐城的一场婚宴上,承办商核算过相关成本:传统宴席(10 桌)需要 3 名帮厨提前忙碌 3 天,人工成本 400 元;而预制菜宴席(20 桌)仅需 1 人操作 4 小时,人工成本 150 元 。“一桌预算 700 元,用预制菜能赚 120 元,要是现做,最多也就赚 50 元。” 对于主家而言,婚丧嫁娶所收的礼金相对固定,在保证宴席看起来体面的前提下追求实惠,成为普遍诉求 。而从承办方来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 2.98 亿,传统的 “邻里互助” 模式难以为继 。过去那种全村妇女围坐切菜的场景,如今已被 “8 分钟宴席套餐” 所取代。与此同时,冷链物流技术的突破,让预制菜的保质期延长至 12 个月 。某品牌推出的 28 道菜套餐,能够覆盖从婚宴到寿宴的各种场景需求,完美适配农村宴席 “集中采购、即时上桌” 的特点。
  除经济成本因素外,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是推动预制菜普及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中具备烹饪能力的人员越来越少,宴席操办变得愈发困难 。在小长假期间,如五一、国庆或春节,农村宴席需求激增,但人手不足迫使一些地区不得不转向预制菜以解燃眉之急 。另外,供应链的下沉也为预制菜进入农村宴席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冷链物流的不断完善,使得预制菜能够更便捷地送达乡镇,解决了预制菜运输和储存的难题,让预制菜能够顺利摆上农村宴席的餐桌。
  然而,预制菜在农村宴席的普及也引发了诸多文化情感与消费体验方面的争议 。从文化情感角度来看,预制菜虽然保留了传统菜式的外观,但口感却常常难以达到预期,难以还原记忆中的味道 。许多宾客反映,现在参加农村宴席就像 “开盲盒”:预制的梅菜扣肉肥腻不堪,清蒸鱼带有冰箱味,没热透的狮子头,咬开中心还是冰碴子 。在安徽的一场丧宴上,服务员直接将未拆封的预制罐头端上桌,宾客只能自己动手倒出莲藕炖排骨,这样的场景引发了网友的强烈批评,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曾经,农村宴席上的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 。为准备一场宴席,村民们会提前多日忙碌,自家养的猪、鸡,地里种的新鲜蔬菜,都被精心挑选用于宴席 。掌勺的大厨更是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独特手艺,为宴席打造出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 。而如今,预制菜的出现,让这些充满温情的场景逐渐消失,当记忆中柴火慢炖的红烧肉被流水线产品替代,当 “三蒸九扣” 的传统技艺让位于微波炉加热,预制菜正在削弱乡土社会最后的情感纽带 。在湖南祁阳,当地将传统的 “十甲碗” 制成预制菜后,年轻一代已无法辨识传统工艺,这项省级非遗正面临着 “人亡艺绝” 的危机 。那些曾经珍藏着当地宴席精髓的食谱,如扣鸡需用农村土鸡干蒸两小时,膀肉要经六道工序才能软糯入味,如今也渐渐被人们遗忘。
  在消费体验方面,预制菜也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美食的期待 。由于预制菜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储存和运输,再加上加热方式的限制,其口感和新鲜度往往大打折扣 。在一些农村宴席上,甚至出现了预制菜没热透就端上桌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宾客的用餐体验 。此外,预制菜的广泛使用还使得宴席的仪式感逐渐消退 。过去,农村宴席是全村人欢聚一堂、交流互动的重要场合,人们在准备宴席和用餐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而现在,预制菜的使用让宴席的准备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相应减少,宴席的热闹氛围和人情味也随之变淡 。
  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展望
  预制菜行业在经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后,已成为餐饮行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预制菜行业有望在多个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变革。
  随着预制菜行业的迅速扩张,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将逐步完善 。目前,预制菜行业在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生产工艺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但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预制菜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正在逐步出台 。例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制菜》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将有助于规范预制菜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
  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预制菜赛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未来,那些具备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大型企业将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 。一些具有特色产品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也将在细分市场中找到自身的发展空间 。例如,一些专注于地方特色预制菜的企业,通过挖掘和传承地方美食文化,打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预制菜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
  技术创新也将成为预制菜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制菜企业将不断加大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例如,在食品保鲜技术方面,液氮速冻锁鲜技术、“热保鲜” 技术等的应用,将有助于延长预制菜的保质期,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在生产工艺方面,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预制菜行业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精准研发产品,优化营销策略 。
  预制菜行业还将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部分消费者仍然对预制菜的品质和安全存在疑虑 。预制菜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预制菜的生产过程和优势 。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也可能对预制菜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降低成本风险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肉类食品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7月17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 0.39%2025/7/17 15:15:15
预制菜:餐饮行业的破局密码2025/7/17 8:48:50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明确规定“使用预制菜的商家必须提前告知消费者”的建2025/7/16 17:59:59
7月16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上涨0.81%2025/7/16 15:16:40
预制菜行业:从政策到市场,从现状到未来2025/7/16 9:12:05
7月15日,预制菜概念板块下跌1.52%2025/7/15 15:19:5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咨询热线:13520072067  电子邮箱:cvonet@126.com  客服QQ:1048637528 肉类食品网客服QQ 肉类食品网

肉类食品网主办
版权所有 肉类食品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15680号
公司名称:一米优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鑫隅三街11号院11号楼2层101-262 电话:010-65283357 1352007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