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市场:价格与环保的双重变奏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7/18 22:06:40 关注:50 评论: 我要投稿
|
|
猪价跳水,下半年行情凉凉?
近期,生猪市场发生显著变化,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剖析生猪价格波动原因,并探讨环保政策对养殖行业的影响。
价格下跌的四重奏
超涨后的回调之音
2024 年生猪体重变化呈现独特态势,5 月中旬达到峰值后持续下滑,当前仍处于增量降重阶段。在此背景下,7 月初生猪价格尚不具备趋势性上涨的基础。然而,大量二次育肥户集中入场,他们期望通过低价购入生猪、育肥后高价售出以获取利润。这一行为短期内推动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形成超涨局面。但由于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随着二次育肥整体规模大幅萎缩,价格随即开始回调下跌。
高温的供需变奏曲
近期高温天气对生猪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北方多地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在供应端,高温环境下大猪难以适应,养殖户担忧大猪健康,出栏积极性显著提高,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明显增加。从需求端来看,高温使人食欲下降,对高热量的猪肉需求减少,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清淡食物。供应增加与需求减少的双重作用下,生猪价格被压低。
企业降重的节奏之变
头部企业于 5 月底被约谈后,6 月迅速开启降重模式。单头猪重量下降,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猪肉供应,但头部集团的集中降重导致 6 月初价格大幅下跌。目前,头部集团降重节奏放缓,而腰部企业在 6 月下旬被约谈后,正处于降重高峰期。腰部企业生猪大量出栏,使得短期供应显著增加,对生猪价格形成压制。
南方疫情的恐慌旋律
近期南方疫情呈加重趋势,随着降水增多和气温升高,四川、重庆、湖南、广西等地疫病蔓延。农业部发布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预警。疫情本身对生猪影响有限,但引发养殖户恐慌情绪,导致恐慌性抛售。以四川为例,生猪相对价格大幅下跌,从高于全国平均价格降至低于全国平均价格,这种区域性价格下跌迅速波及全国,加剧生猪价格下行压力。
环保风暴,养殖行业的新挑战?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重启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行动,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养殖污染排查,与发改委联合农业部等多部门的生猪产能调控在时间上重合,引发市场关注。
政策重压下的理性审视
政策密集出台的背后
2024 年作为 “十四五” 收官之年,多项污染治理行动进入关键节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21 - 2025)》《“十四五”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等重要方案进入收官验收阶段。2025 年 5 月 16 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出明确要求,计划到 2027 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 40% 左右,到 2030 年取得明显成效,到 2035 年基本建成,这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环保压力。早在 5 月底发改委启动生猪产能调控之前,部分地方政府已提前开展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随着农业部下达减少 100 万头能繁母猪任务,环保整治成为实现产能调控的重要手段。此外,年初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大生猪养殖行业压力。
区域差异与应对之道
我国南北方地理条件差异显著,导致生猪养殖环保要求和治理方式不同。北方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养殖粪污处理以资源化利用为首要原则,排放标准相对宽松,对粪污处理设施要求较低。养殖场户通过租赁、协议排放等方式,配套足够土地消纳粪污,如东北部分养殖场将处理后的猪粪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南方地区水网密集、山区较多,地理条件复杂,可用于消纳粪污的土地有限,且多雨天气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排放标准更为严格,治理成本更高。南方可引入专业粪污处理企业进行集中处理,降低单个养殖场治理成本。
不同规模养殖户的压力剖析
散养户是环保监管难点,此次整治中面临环保压力,但无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改造。开拓还田路径仍是散养户最现实选择,通过与周边农户合作将粪污用于农田施肥,实现资源再利用。单体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因养殖数量多、粪污产生量大,面临更大压力。头部企业已开始探索应对策略,如采用污水内部循环减少污水排放量,部分大型养殖场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环保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政策柔性的一面
政策虽严格,但对不符合标准的养殖场户给予一定时间进行升级改造,设置 “缓冲期”。养殖场户可利用这段时间制定合理整改方案,投入资金和精力升级养殖设施和环保设备。对于确实无能力或无意愿升级改造的养殖场户,也给予一定时间进行清养处置,避免市场生猪供应大幅波动。
产能调控与环保的交织影响
此次环保整治与生猪产能调控同步进行,相互交织。与 2015 - 2017 年 “环保风暴” 不同,当时农业部积极引导鼓励养殖区增加产能,成功对冲清退产能,全国产能未受较大影响。本次环保整治处于生猪产能调控关键时期,各省面临调减产能任务,环保整治中清退的产能难以通过新增产能对冲,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能调控推进,使生猪产能回归合理水平。从长远看,有利于生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可能给部分养殖户带来困难。
未来展望:在变局中寻找平衡
当前,生猪价格下跌和环保压力是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的两大挑战。但危机中蕴含机遇,从价格波动看,近期生猪价格下跌促使养殖户和企业更加理性看待市场。随着市场自我调节,供应减少、需求恢复,生猪价格有望回升。养殖户可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时间,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在环保政策方面,虽然压力巨大,但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契机。养殖场户加大环保设施和技术投入,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政府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养殖户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转型期。未来,生猪养殖行业需在价格波动和环保政策双重影响下寻找新的平衡与发展方向,不断适应变化、积极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