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格坐“过山车”,背后原因大揭秘!
肉类食品网 http://www.meat360.cn 2025/4/28 20:00:04 关注:67 评论: 我要投稿
|
|
豆粕价格剧烈波动,市场现 “跳水” 行情
近期,豆粕市场呈现出极为显著的价格波动态势,犹如经历了一场 “过山车” 行情。此前,豆粕价格一路快速上扬,华北地区最高报价一度攀升至 4300 元 / 吨 ,引发行业内广泛关注。然而,热度尚未持续,市场形势迅速转变。近日,华北地区一位经销商为加速出货,给出 3800 元 / 吨的现货报价,较前一日大幅下降 500 元 / 吨,如此大幅度的价格下跌,在豆粕市场实属罕见。
这一价格的急剧下挫,迅速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稳定格局。此前因豆粕价格上涨而承受较大成本压力的下游企业,面对此轮价格暴跌,一时难以适应。在五一长假前,受备货需求以及终端畜禽刚性需求的双重支撑,工厂及贸易商纷纷大幅上调豆粕报价,市场出现抢购热潮。而如今价格的突然暴跌,使得高价囤货的企业面临较大成本损失,而一直保持观望的买家则获得了低价采购的契机。与此同时,东北、山东、华东及华南地区的豆粕价格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尽管跌幅不及华北地区明显,但仍对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在短短数日内,豆粕市场从价格高位迅速回落,其价格的戏剧性变化引发市场对背后影响因素的深入探究。
前期暴涨:大豆供应受阻,需求持续增长
(一)大豆检验检疫政策收紧,通关难度加大
近期,海关对进口大豆的检验检疫政策全面收紧,这一政策调整对豆粕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往,大豆货船通关周期通常为 5 天左右,而当前则需在港口等待 20 天以上 ,在天津港、青岛港及日照等港口,通关时间甚至长达 30 天以上,大量货船在港口外排队等候,形成了严重的通关拥堵现象。
此次政策调整具有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自 2025 年 4 月起,海关将进口大豆货船的检查模式由 “每五船抽查一船” 调整为全船逐批检验,旨在实现更为有效的溯源管理。这一改变显著增加了海关的检疫工作量。同时,新增的种衣剂残留、麦角菌、杂草种子等指标筛查,以及要求进口商额外提交大豆原产地熏蒸证明、港口装卸记录、运输温度监控数据等证明文件,使得检验流程更为复杂和严格。
另一方面,此前从巴西 ADM、嘉吉等五家公司进口的大豆中检测出化学污染、害虫和昆虫,以及从美国进口货物中发现大豆麦角和种衣剂超标等质量问题,促使海关对大豆质量安全予以高度重视。加之贸易形势的变化,部分美国大豆面临较高关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检验检疫政策的全面收紧。
这一政策调整使得工厂的大豆供应面临严峻挑战。大豆无法按时到厂,许多工厂不得不推迟开机时间,甚至部分工厂因原料短缺而被迫停机。据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4 月份国内主要油厂的开机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前两周开机率不足 30%,第三周虽回升至 37.1%,但整体仍处于较低区间 。低开机率直接导致豆粕产量大幅下降,市场上的豆粕库存迅速减少,引发了供应危机。
(二)终端需求旺盛,备货热潮加剧供需失衡
在大豆供应受阻的同时,豆粕的需求端表现出异常旺盛的态势。终端畜禽养殖行业中,生猪存栏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生猪养殖仍保持盈利状态,这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育肥和补栏仔猪的积极性,进而推动了对饲料的需求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 41731 万头,同比增加 881 万头,增长 2.2%;能繁母猪存栏自去年 5 月份止跌回升,至 2025 年一季度存栏量为 4039 万头,同比增加 47 万头,增长 1.2% 。
此外,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进入启动期,对饲料的需求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近几个月以来,国内饲料产量持续上升。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25 年 1 月至 2 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为 4920 万吨,同比增长 9.6%。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9.8%、9.2%、5.6% 。
尤为关键的是,五一长假前,饲料养殖企业纷纷进入备货阶段,而此时其库存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急需大量采购豆粕。在此背景下,市场对豆粕的需求急剧增长,下游主体甚至出现了抢购现货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豆粕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是供应的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是需求的持续攀升,豆粕价格在这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快速上涨,华北地区最高报价一度达到 4300 元 / 吨,创下阶段性价格新高。
如今暴跌:供应逐渐宽松,需求趋于谨慎
(一)大豆陆续通关,工厂开机率大幅提升
在市场对豆粕价格疯涨高度关注之际,市场情况发生了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港口外等待的大豆货船陆续完成检验检疫并通关。这些大豆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厂 ,为工厂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对于工厂而言,大豆的及时供应犹如一场 “及时雨”。此前,由于大豆紧缺,许多工厂不得不减产停机,而如今原料充足,在较好的压榨利润驱动下,工厂纷纷加大生产力度,开机率大幅提高。据相关数据显示,近期国内主要油厂的开机率持续回升,部分地区的开机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 。
开机率的提升直接带来了豆粕产量的显著增长。工厂生产繁忙,一袋袋豆粕被生产出来并运往各地。原本处于低位的豆粕库存逐渐得到补充,市场上的豆粕供应日益充足 。曾经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极大改善,豆粕市场的供需格局开始向供应方倾斜,为价格下跌奠定了基础。
(二)需求端观望情绪浓厚,订货量大幅下降
在豆粕供应逐渐宽松的同时,需求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随着豆粕价格的持续上涨,下游需求端的采购态度变得愈发谨慎。当豆粕价格攀升至高位后,市场接受程度明显降低,高价抢货的场景不再出现,市场更多地呈现出有价无市的状态。
此时,工厂外排队等待提货的车辆较多,这一现象使下游需求端察觉到潜在风险。他们担心大量车辆排队提货可能导致供应过剩,进而引发价格下跌。基于这种担忧,下游企业纷纷减少订货量,对豆粕的采购变得极为谨慎,部分企业甚至选择暂时观望,等待价格进一步回落 。
以饲料企业为例,尽管其对豆粕存在刚性需求,但在豆粕价格暴涨后,企业开始重新评估采购计划。不少饲料企业表示,豆粕价格已超出预期,在当前价格下大量采购将增加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因此,企业宁愿降低库存,也不愿在高价时大量囤货 。这种需求端的观望态度和订货量的大幅下降,使得豆粕市场的需求热度迅速降温,成为推动豆粕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
深度剖析:巴西大豆对市场的关键影响
在豆粕价格的剧烈波动过程中,巴西大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其市场动态对豆粕市场产生了显著的连锁反应 。
(一)巴西大豆到港预期大增,缓解市场供应焦虑根据最新市场预期,5 - 6 月巴西大豆到港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 5 月进口大豆到港量约为 1100 万吨,6 月更是高达 1300 万吨 。如此庞大的到港量将极大地缓解国内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
此前,由于大豆检验检疫政策收紧,大豆通关时间大幅延长,国内大豆库存持续下降,市场对大豆供应的担忧日益加剧 。而当前巴西大豆的大量到港预期,为国内市场注入了信心。充足的大豆供应将有效解决工厂的原料问题,使开机率得以维持在较高水平,豆粕产量也将随之稳定增长。市场上的豆粕供应逐渐宽松,之前因供应短缺引发的价格上涨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这一情况类似于干涸的池塘迎来大量水源注入,水位回升,市场供需逐渐恢复平衡。
(二)南美出口旺季,巴西积极拓展市场份额
二季度是南美大豆出口的黄金时期,作为南美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巴西积极把握这一机会扩大市场份额。在此期间,巴西大豆出口量大幅增加,对中国市场的供应也更为积极。
巴西积极拓展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市场需求巨大 。中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对豆粕这种优质饲料原料的需求持续攀升,为巴西大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巴西大豆在价格和品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与其他大豆生产国相比,巴西大豆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巴西大豆品质较为稳定,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大豆质量的严格要求。
因此,在出口旺季,巴西积极向中国市场出口大豆,不仅能够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能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大豆市场的地位 。大量巴西大豆涌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豆粕市场供应更加充足,对豆粕价格上涨形成了有力抑制。
(三)国内需求结构调整,进口需求呈现季节性变化受关税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对美豆和南美大豆的需求在不同季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美豆的出口旺季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而在此期间,由于关税因素,国内进口美豆的成本大幅增加,进口量相应减少。
为弥补四季度美豆进口量减少带来的缺口,国内在二三季度提前加大对南美大豆的进口力度 。这导致二季度国内对南美进口大豆的需求出现增量。这种需求结构的调整对豆粕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二季度,大量南美大豆的进口使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结构发生变化 。豆粕作为大豆的主要下游产品,其供应也受到直接影响。充足的大豆供应保障了豆粕的稳定生产,使豆粕市场供应更加充足。同时,这种需求结构的调整也改变了市场对豆粕价格的预期。由于供应增加,市场对豆粕价格的上涨预期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豆粕价格的上涨 。这一过程如同供需天平在需求结构调整的作用下逐渐向供应方倾斜,进而影响了豆粕价格走势。
后市展望:豆粕价格走势分析
展望未来,豆粕市场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南美大豆出口旺季,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处于高位,这将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国内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 。充足的大豆供应将使工厂能够维持较高开机率,稳定的豆粕产量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对豆粕价格形成有力压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豆粕价格将延续当前的下跌趋势,保持相对低位运行 。
然而,豆粕市场也不宜过度看空。尽管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但豆粕价格再次跌破前低的可能性较小 。一方面,随着国内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对豆粕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生猪存栏量的高位运行以及水产养殖的季节性增长,都将为豆粕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 。即使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需求端的稳定也将限制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
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大豆的生产、运输等环节易受到自然灾害、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如巴西大豆产区遭遇恶劣天气影响产量,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延误,都可能导致国内大豆供应再次紧张,进而引发豆粕价格波动 。例如,之前大豆检验检疫政策收紧就曾引发供应危机,可见市场变化对豆粕价格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对豆粕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而大豆的供应则受到种植面积、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因此,豆粕市场在经历短期调整后,长期仍有望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价格也可能在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中逐渐回升 。但在此过程中,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豆粕价格的波动。
市场众生相:不同市场参与者的境遇分析
豆粕市场的这一轮价格剧烈波动,使市场参与者的经营状况和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市场表现。
对于一直保持观望且未订购豆粕的用户而言,豆粕价格的暴跌为其提供了低价采购的机遇。他们此前因豆粕价格过高而保持谨慎态度,如今价格大幅下跌,使其具备了以更低成本采购的条件。这些用户计划抓住此次机会大量采购豆粕,为后续生产经营做好准备。 他们如同在市场波动中等待时机的投资者,终于迎来了合适的入场时机。
而订购了高价货且已提走货物的用户,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其货物可能尚在运输途中,尚未到达目的地,豆粕价格就已暴跌,这意味着其采购成本大幅增加 。面对手中高价采购的豆粕以及当前市场的低价,他们承受着较大的经济损失,内心充满无奈。高价采购的豆粕成为了企业运营的负担,他们感叹市场变化的迅速和不可预测性。
还有那些已订货但因工厂限量等原因正在排队或等待提货却尚未拿到货的买家,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们一方面担心继续提货将面临高价采购的困境,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若选择违约不再提货,又可能面临违约赔偿以及与供应商关系破裂的风险 。他们在这两种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内心备受煎熬。他们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期望价格回升以减少损失,但又担忧价格继续下跌导致损失进一步扩大。这种纠结的状态如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面临艰难决策的经营者。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